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88,分180页显示  上一页  141  142  143  144  145  147  148  149  15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赤子之心
出震之君
初生之犊
初生之犊不惧虎
初生之犊不畏虎
楚越之急
处之绰然
处之泰然
处之晏然
处之夷然
处之怡然
楚囊之情
楚歌之计
楚汉成皋之战
出境之才
《國語辭典》:赤子之心  拼音:chì zǐ zhī xīn
如赤子般善良、纯洁、真诚的心地。《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唐。柳宗元 亡姊前京兆府参军裴君夫人墓志:「必敬必亲,下以不失其赤子之心,姻族归厚,率由是也。」
《漢語大詞典》:出震之君
传说 伏羲 之母履大人迹于 雷泽 ,感孕而生 伏羲 于 成纪 。 伏羲 以木德王,主春令,故《易·说卦》有“帝出乎震”之语,后因称 伏羲 为“出震之君”。 唐 孔颖达 《〈尚书正义〉序》:“其泉源所渐,基於出震之君。黼藻斯彰,郁乎如云之后。”参见“ 出震 ”。
《漢語大詞典》:出震
八卦中的“震”卦位应东方。出震,即出于东方。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伏惟陛下出震等於 勛 华 ,鸣谦同於 旦 奭 。握图秉鉞,将在御天;玉胜珠衡,先彰元后。”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继明悬日月,出震统乾坤。” 宋 苏辙 《代张公谢致仕表》:“復缘出震之初,与闻冯几之命,曲加恩礼,度越典常。”
分類:八卦东方
《國語辭典》:初生之犊(初生之犢)  拼音:chū shēng zhī dú
刚出生的小牛。语本《庄子。知北游》:「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后用以称胆大敢为,无所畏惧的年轻人。《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黄天禄年纪虽幼,原是将门之子,传授精妙,鎗法如神,不分起倒,一勇而进。正是初生之犊猛于虎。」
《國語辭典》:初生之犊不惧虎(初生之犢不懼虎)  拼音: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jù hǔ
刚出生的小牛不惧怕老虎。比喻阅历不深的年轻人,胆大敢为,无所畏惧。《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天祥年方十七岁,正所谓初生之犊不惧虎,催开战马,摇手中鎗冲杀过来。」也作「初生之犊不怕虎」、「初生之犊不畏虎」。
《國語辭典》:初生之犊不畏虎(初生之犢不畏虎)  拼音: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
刚出生的小牛不惧怕老虎。比喻阅历不深的年轻人敢说敢做,无所畏惧。如:「刚进入社会工作的人常秉著初生之犊不畏虎的锐气奋勉不懈,希望有所建树。」
《漢語大詞典》:楚越之急
春秋 时 楚 越 两国先后遭 吴 入侵,后因以“楚越之急”泛指面临外敌入侵,国事危急。魏书·百济传:“知 高丽 阻强,侵軼卿土……使兼 申胥 之诚,国有 楚 越 之急,乃应展义扶微,乘机电举。”
《漢語大詞典》:处之绰然(處之綽然)
谓处于险促的境地而显得宽绰坦然。 宋 程颐 《明道先生行状》:“人皆病於拘碍,而先生处之绰然。”
《國語辭典》:处之泰然(處之泰然)  拼音:chǔ zhī tài rán
遇到事情时态度镇定,神色自若。《宋史。卷四五○。尹谷传》:「江陵大府,雄据上流,表里襄、汉,西控巴蜀,南扼湖、广,兵民杂处,庶务丛集,霆随事裁决,处之泰然。」《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覈菜茹,处之泰然。」也作「泰然居之」、「泰然处之」。
《漢語大詞典》:处之晏然(處之晏然)
同“ 处之泰然 ”。 宋 秦观 《圆通禅师行状》:“事虽交至错出,处之晏然。” 宋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太祖开宝六年:“枢密副使 沈义伦 居第卑陋,处之晏然。”
《漢語大詞典》:处之夷然(處之夷然)
同“ 处之泰然 ”。 晋书·王承传:“ 承 每遇艰险,处之夷然。”
《漢語大詞典》:处之怡然(處之怡然)
同“ 处之泰然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至日,乃往 荆州 门下书佐家,处之怡然。”
《漢語大詞典》:楚囊之情
左传·襄公十四年:“ 楚 子囊 还自伐 吴 ,卒。将死,遗言谓 子庚 :‘必城 郢 !’君子谓 子囊 忠……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后因以“楚囊之情”谓爱国之情。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公临危审正,载惟话言, 楚 囊 之情,惟几而弥固。”
分類:爱国
《漢語大詞典》:楚歌之计(楚歌之計)
汉书·高帝纪下:“﹝ 刘邦 ﹞ 围羽 垓下 。 羽 夜闻 汉 军四面皆 楚 歌,知尽得 楚 地, 羽 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后因用“楚歌之计”谓攻心之术。 清 袁于令 《西楼记·集艳》:“ 于叔夜 相公思想 穆素徽 妹子,一病不痊……要多请几位姊妹去与他解闷喫酒,散他念头。待念头散了,就好去收他,也是个‘楚歌之计’。”
《漢語大詞典》:楚汉成皋之战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楚汉战争中,项羽在实力优势的情况下,一度打败刘邦,占荥阳、成皋,派大司马曹咎守成皋。公元前203年,曹咎引军渡汜水(在今河南荥阳境内),欲与汉军决战,刘邦乘其半渡之际发动进攻,大败楚军,收复成皋。
《分类字锦》:出境之才
吴志孙皓传:宝鼎元年正月,遣大鸿胪张俨、五官中郎将丁忠吊祭晋文帝。注:吴录曰:俨以博闻多识,拜大鸿胪,使于晋。皓谓俨曰:今南北通好,以君为有出境之才,故相屈行。
分类:奉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