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24,分315页显示  上一页  137  138  139  140  141  143  144  145  146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王昌(荣之 )
周之翰(子宣 )
乔篑成(达之 仲山 )
胡之纯(穆仲 )
王进之
许谦(益之 白云山人 文懿 世称 白云先生 )
伯德履信(顺之 )
盛钦(敬之 )
周权(衡之 此山 )
赵天纲(之维 )
释水盛(竺源 无住翁 世称 之为实录 范 )
赡思(得之 )
钱良右(翼之 江村民、江村民人 )
潘明之
郭畀(天锡、佑之 云山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益都人,字荣之。世祖至元三十年任镇江路提控案牍。成宗元贞二年十二月辟镇江路通政院令史。累迁馀杭县尹,除徽州路推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6—1330 【介绍】: 元大都人,字子宣,以父荫擢侍仪舍人,文宗时官至冠州知州。尝撰《朝仪备录》和《朝仪纪原》以进。及官淮安,治狱多平反,民大称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大都人,字达之,号仲山。至元十八年任秘书郎。历两浙运司副使、江浙行省员外郎、翰林直学士,出为东平路总管。皇庆二年迁瑞州路,终饶州路总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8 【介绍】: 宋元间婺州永康人,字穆仲。胡之纲弟。以经术文学名。宋咸淳十年进士。践履如古独行者,文尤明洁可诵。
全宋诗
胡之纯,字穆仲,永康(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以德行、文章与兄之纲、从弟长孺合称三胡。事见清光绪《永康县志》卷七《胡长孺传》附。
王进之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进之,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月泉吟社第四十七名,署名临清。又为第四十九名,署本名。事见《月泉吟社诗》。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0—1337 【介绍】: 元金华人,字益之,号白云山人。幼孤,力学。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教授乡里,不应辟举。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卒谥文懿。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
元诗选
谦字益之,金华人。受业于仁山金履祥,尽得所传之奥。浙东宪府闻其名而辟之,弗就。廉访使刘廷直、副使赵宏伟先后举茂才异等,复以遗逸荐,皆固辞。延祐初,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不惮百舍重趼而至。著录者千馀人,随其材分,皆有所得,独不以科举之文授人。曰:此义利所由分也。不出里闾者四十年,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至元三年卒,年六十有八。世称白云先生,赐谥文懿。所著有《读四书丛说》、《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观史治忽几微》若干卷行世。先是北山何基,得朱子之传于黄勉斋,而鲁斋王柏又师友于北山,仁山金氏,则学于鲁斋而及登何氏之门者也。学者推原统绪,以三先生为朱子之世适,而文懿实任其传。江浙行省为请于朝,建「四贤书院」以奉祠事。其所传《白云集》四卷,亦多扶翼经义,张维世教之言。徒以词章论之,浅矣。
伯德履信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冀宁平定州人,字顺之。笃志好学。博通经史。成宗大德初以乡荐领忻州学事,正己率人,人皆化之。后解官归里,于苌池村建义学,教诲生徒,多所造就。
盛钦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杭州馀杭人,字敬之。成宗大德间为江淮财赋府总管。读书明理,清勤有节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处州人,字衡之,号此山。磊落负隽才。工诗。游京师,袁桷深重之,荐为馆职,弗就。益肆力于词章。有《此山集》。
元诗选
权字衡之,别号此山,处州人。磊落负隽才,不得志,一旦束书走京师,见袁伯长,伯长大异之,谓其诗意度简远,而议论雄深,可以选预馆职,力荐诸朝,弗就。乃益肆力于词章,欧阳原功亦盛称之。陈众仲复为选其最佳者,题曰《周此山诗集》。原功见之,以为益倍神采。原功尝为之序云:「宋金之季诗人,宋之习近骫骳,金之习尚号呼,南北混一之初,犹或守其故习,今则皆自刮劘而不为矣。世道其日趋于盛矣乎!」有元之诗,每变而上,伯长、原功、众仲,皆文章钜公,善于持论,特借此山诗发之耳。揭曼硕谓诗之正,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而其变,如风云雷雹、龙腾虎踯。要在尽其常,通其变而已。惜不得与衡之共论之。衡之句法,实多可观,如《荷亭》云:「风细晨气润,月澄夜香寒。」《村溪即事》云:「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倦游》云:「断猿明月曙,疏雨碧梧秋。」《村行》云:「桥断春堤多积雨,溪深野碓自舂云。」《访陈子高》云:「竹深四壁生虚籁,山近半村无夕阳。」又如:「芳朮旋收同茗煮,落花閒拾和香烧。」「鸠雨欲晴桑叶晚,燕泥新湿杏花馀。」即众仲所谓简淡和平,而语多奇隽者也。
词学图录
周权(1295-1307) 字衡之,号此山。处州松阳(今属浙江)人。有《此山集》,词在集中。
赵天纲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5—1343 【介绍】: 元彰德路安阳人,字之维。赵思恭子。文宗至顺二年除南台御史,入为监察御史,历淮东、山东二道宪佥,升广西廉访副使,顺帝至正初改湖南。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水盛。字竺源。自号无住翁。饶之乐平范氏子。十七依罗山院尝公。尝使从儒者学。而师每习禅定。且针指出血。书金刚经。尝呵之。师云。学儒可敌生死耶。从度走。谒月庭忠公于蒋山。端坐一室。以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及山河大地。咸摄入一念。始觉变易。继凝定。双瞳与合为一。污从眦流。亦不知所楚。后三四日。见色闻声。渐摇撼不动。遂发愿云。吾此生不能作佛。当入无间地狱也。傍观者。为之吐舌。俄过匡庐。止东林。复奋云。今夕必就蒲茵上死尔。即正襟趺坐。加精进力。夜参。半至极切孤危之际。捐命一跃不觉。如出荆棘之丛。所履之地忽尔平沉。而秋空素月。连娟独炤。返观自身。湛湛澄澄。唯一念不忘耳。洎归罗山。方全体顿现。偶阅妙喜明心见性。非桑门事之辞。又复致疑。越五载。会孤舟济公于蒋山。有所言不契。复往无为。见无能教公。举济言质之。无能云。为汝不解故也。师忽大省。尽脱去玄妙知解。历观从前所悟。皆梦中尔。无能。抚其背而记之云。尔后当大弘吾宗也。师辞去。东游四明天童。已而归息浮梁。既隐于南巢。巢民柳氏。割山地建兰若。以栖师。地当五峰之下。旧有龙潭五所。闻师至。悉乘风雷徙去。天历己巳。遣官以聘起师。主西湖之妙果。师弘阐宗旨。震撼四方。学徒一集。至有不远万里而来者。时已行役僧之令。师引退。返南巢故隐。而向慕者。愈众。宗藩宣让王。累遣使者致师。师以老病固辞。淮西廉访使斡公王伦徒。监察御史常公道夫。尤极趍仰。集贤学士傅公立。月湾先生吴公存。与师为世外交甚笃。月湾至有晚始闻道之叹。师常瞩学徒云。凡剃发染衣。当洞诸佛心宗。行解相应。以正悟之境。灵灵自炤。岁久月深。具大无畏。如透水月华。万浪千波。触之不散。方不被生死阴魔所惑。此师生平实證实悟者。故亦用是以诲人也。师制行峻绝。有壁立万仞之意。广信祝蕃远尝云。番阳竺源。吴中断崖。其人类孤峰悬崖。可仰望而不可攀跻。人称之为实录。至正丁亥夏四月。召四众戒饬之。引纸膝上书偈。端坐而逝。将葬。是夜有光。如匹练自天际下烛。交相通贯。未几。散布五峰之顶。复合于塔中。弥三夕乃止。巢之居民。凡数十里聚观骇异之。世寿七十有二。僧腊五十又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水盛,字竺源,自号无住翁,姓范氏,乐平人也。母氏徐,生盛时,祥光照室。及成童,以嬉戏为佛事。年十七依罗山院僧常。初就塾师讲习文义,而盛每从静坐习禅定,且刺指濡血书《金刚经》。常呵之曰:“汝不先明文理,顾能深入禅关耶。”盛曰:“学佛了明生死,岂若儒者拘守章句乎。”及受度,谒月庭忠于蒋山,而孤舟济方居首庭,以皖山诲蒙山者诲之。盛抚几叹曰:“吾已见二老矣。”乃端坐一室,以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豪窍,及河山大地咸摄入一念,始觉变易,继凝定双眸,与念为一,汗从背出,亦不知所楚。后三四日,见色闻声渐撼摇不动,乃自信法决可證。因取所携帙,以火焚之,且发愿云:“吾生非深入佛海,当入无间狱也。”闻者惊叹。俄过匡庐,止东林,闻有僧所见不异云门,盛往叩焉。僧以无诚心让之。盛复自厉曰:“今夕必就蒲茵上死尔!”即正襟趺坐,加精进力,如临万人敌,如操滩上舟,不遑他接,夜牛参至极切孤危之际,捐命一跃,不觉如出荆棘,所履之地,忽尔平沈,而秋空素月,娟娟独照,返观自身,湛湛澄澄。唯一念之不忘,犹以坠于断灭,益进弗懈,或静或动,未尝间断。洎归罗山,方全体顿见,十方世界,举皆现前,参之诸祖契證,如镜照镜,坦然明白,自以为开悟。及掌藏钥东林,偶阅“妙喜明心见性非桑门事”之辞,又复致疑,不能释者数日。或谓之曰:“法离唇吻,道绝言诠。子何太滞也。”于是胸中又荡然如洗,然不敢谓已至也。越五年,重晤济于蒋山,济曰:“蒙山尝言栽松道者不具二缘而生,达摩葬熊耳后只履西归,果神通耶,抑法如是也?”盛云:“此形神俱妙而已。”济云:“不然,子他日当知之。”复往无为(州)见无能,教以济所举之言质之。 无能云:“为汝弗解故也。”盛忽大省,尽脱去玄妙知解,历观从前所悟如通宵一梦,梦时非无,及至觉后,绝无所得矣。无能抚其背而祝之曰:“尔后当大弘吾宗也。”盛复辞去,游四明天童。已而归息浮梁之凤游山。时海印如方长荐福,请分座说法。久之,往隐于南巢,巢民柳氏割山地建兰若,延盛居之。地当五峰之下,旧有龙潭五,及盛至,悉乘风雷徙去。元天历己巳,起主西湖之妙果寺,弘阐宗旨,震憾四方,学侣云蒸,有不远数千里而来者。郡守戍将虚己求道,日不暇给。时军书旁午,令僧充役,盛请于郡守刘公,特免其科繇。未几,返南巢故隐,而向慕者愈众,宗藩宣让王累遗使者欲邀致之,以老病固辞。至正丁亥夏四月二十四日黎明,召四众戒勖之,且云:“世尊有言,我今背痛,将入涅槃。吾其时矣。”引纸书偈,端坐而逝。初盛尝自营葬塔于山下,是夜有光如匹练,交烛通贯,顷之,散布峰顶,复合于塔中,弥三夕乃止,巢之居民数十里聚观,骇之。弟子慧月、慧观等奉遗骨瘗焉。寿七十三,腊五十三。 盛制行峻绝,有壁立万仞之意。每垂三关语以示人,多有不契其机者。然其淬砺学徒,必使洞明诸佛心宗,行解相应,以正悟之境自照,久之如透水月华,万浪千波,触之不散,方不被生死阴魔所惑。此盖一生实證实悟,故以之诲人,真切如此。所著语录,虞公邵庵既为之序而行之。宋文宪公濂,复捃其事而铭其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8—1351 【介绍】: 元真定人,先世来自大食,字得之。为翰林学士承旨王思廉弟子,博极群籍,通天文、算数、水利等学。文宗时召为应奉翰林文字,进所著《帝王心法》,帝称善。诏预修《经世大典》,以论议不合求去。顺帝至元二年拜陕西行台监察御史,上封事十条,皆群臣所不敢言者。改佥浙西肃政廉访司事,以病免归。至正间,屡召不起。有《镇阳风土记》、《续东阳志》、《重订河防通议》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8—1344 【介绍】: 元平江路人,字翼之,号江村民。武宗至大中署吴县儒学教谕,受代后,不复出。工书,篆隶真行小草无不精绝。有《江村先生集》。
元诗选
钱教谕良右(一作祐)良右,字翼之,平江人。言谈举止,济济有儒者意。吴兴赵孟頫、巴西邓文原遇之尤厚,数引拔之,良右殊无仕进意。至大中,署吴县儒学教谕。已代去,辄不复出。閒居三十年,一室萧然,坐客常满,咏歌酣嬉无虚日。聊城周驰举良右宜在馆阁,未报。会被旨择工于书者,俾书《农桑辑要》、《大学衍义》,有司悉起良右以应令,竣事。交章荐,亦不报。至正四年以疾卒于家,年六十七。有诗文杂著若干卷,虞学士集为之序。翼之于古篆、隶、真、行、小草无不精绝,豪家贵人往往传藏以为珍玩。或有所挟而强使为之,虽百金弗顾也。晚自号江村民人,因以江村先生称之。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吴郡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人。武宗至大间为嘉兴尉。性刚明,能折节下民。尝聘许谦教其县民,谦未赴,明之亦解职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0—1335 【介绍】: 元镇江丹徒人,字天锡,一字佑之,号云山。历饶州路鄱江书院山长、青田县腊源巡检、江浙行省掾吏。气岸雄豪。工书画。尝从学于赵孟頫,极得其法。善画竹石窠木。有《快雪斋集》、《云山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