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726
典故
200
词典
2688
分类词汇
5
佛典
110
其它
4723
共7726,分516页显示
上一页
97
98
99
100
1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103
104
105
106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希世之宝
希世之珍
席上之珍
舞马之灾
西河之痛
先入之见
徙木之信
阋墙之祸
系臂之宠
睚眦之私
睚眦之嫌
穴处之徒
血肉之躯
烟火之警
言下之意
《国语辞典》:
希世之宝(希世之宝)
拼音:
xī shì zhī bǎo
世间罕有的宝物。《老残游记》第三回:「此书世上久不见了,季沧苇、黄丕烈诸人俱未见过,要算希世之宝呢!」也作「希世之珍」。
分类:
世间
罕有
宝物
《国语辞典》:
希世之珍
拼音:
xī shì zhī zhēn
世间罕有的宝物。《东周列国志》第九六回:「秦王展开锦袱观看,但见纯白无瑕,宝光闪烁,雕镂之处,天成无迹,真希世之珍矣。」也作「希世之宝」。
分类:
世间
罕有
宝物
《国语辞典》:
席上之珍
拼音:
xí shàng zhī zhēn
语出《礼记。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比喻美善的德性或人才。《幼学琼林。卷三。珍宝类》:「贤乃国家之宝,儒为席上之珍。」《
红楼梦
》第一一五回:「世兄是锦衣玉食,无不遂心的,必是文章经济高出人上,所以老伯钟爱,将为席上之珍。」也作「席珍」、「席珍待聘」。
分类:
美善
德性
人才
《国语辞典》:
舞马之灾(舞马之灾)
拼音:
wǔ mǎ zhī zāi
晋代索紞善术数占候,黄平梦舍中马舞,索紞推其将有火灾,俄而应验。见《晋书。卷九五。艺术传。索紞传》。后比喻火灾。
分类:
晋代
术数
占候
舍中
中马
《国语辞典》:
西河之痛
拼音:
xī hé zhī tòng
西河,今陕西省韩城县至华阴县一带。子夏在孔子死后,隐居于西河,魏文侯尊他为师,其子死,哭瞎眼睛,曾参前往吊丧,子夏泣诉,曾子怒而举其三罪。典出《礼记。檀弓》。后以西河之痛为悼人丧子的挽联。
分类:
西河
陕西
华阴县
《国语辞典》:
先入之见(先入之见)
拼音:
xiān rù zhī jiàn
事先就已经形成的看法。如:「这不过是我的先入之见,并未经过求證。」
分类:
事先
已经
看法
《国语辞典》:
徙木之信
拼音:
xǐ mù zhī xìn
本为商鞅变法时,募民徙木,而予金以示信的故事。见《史记。卷六八。商君传》。后用为取信于民的手段。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徙木之信必行,则民不惑,此政之先也。」也作「徙木立信」、「移木之信」。
分类:
商鞅
变法
法时
示信
《国语辞典》:
阋墙之祸(阋墙之祸)
拼音:
xì qiáng zhī huò
因兄弟相争或国家、集团内部的争斗所产生的灾祸。如:「阋墙之祸,殃及无辜。」
分类:
兄弟
相争
国家
内部
争斗
产生
灾祸
《国语辞典》:
系臂之宠(系臂之宠)
拼音:
xì bì zhī chǒng
晋武帝徵选美女进宫,用绛纱系其臂上,表示入选。见《晋书。卷三一。武悼杨皇后传》。后世多用以形容宫女受到君王的专宠。
分类:
晋武帝
选美
美女
女子
《国语辞典》:
睚眦之私(睚眦之私)
拼音:
yá zì zhī sī
怒目而视的私人怨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元史。卷二○五。奸臣传。铁木迭儿传》:「铁木迭儿恃其权宠,乘间肆毒,睚眦之私,无有不报。」也作「睚眦之怨」。
分类:
怒目而视
私人
怨恨
极小
《国语辞典》:
睚眦之嫌(睚眦之嫌)
拼音:
yá zì zhī xián
怒目而视的嫌隙怨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旧唐书。卷五○。刑法志》:「睚眦之嫌,即称有密,一人被告,百人满狱。」也作「睚眦之怨」。
分类:
怒目而视
嫌隙
怨恨
极小
《国语辞典》:
穴处之徒(穴处之徒)
拼音:
xuè chǔ zhī tú
比喻知识浅陋、见识不广的人。《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王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人人抵掌,欲为不善之计。」唐。章怀太子。注:「穴处,言所识不远也。」
分类:
知识
浅陋
见识
不广
人
章怀太子
《国语辞典》:
血肉之躯(血肉之躯)
拼音:
xiě ròu zhī qū
由血液和肌肉组成的躯体。《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百体非血肉之躯,五官有贵贱之别。」
分类:
血液
肌肉
躯体
《国语辞典》:
烟火之警(烟火之警)
拼音:
yān huǒ zhī jǐng
边界告急烽火。指外患相抗的战争。《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初,北边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
分类:
边界
告急
烽火
外患
相抗
战争
《国语辞典》:
言下之意
拼音:
yán xià zhī yì
话中的涵意。如:「他说了这么多,言下之意就是希望老师能答应他的请求。」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