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枝叶(枝葉) 拼音:zhī yè
1.树枝和树叶。《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另结一枝开头牡丹,花朵丰满,枝叶繁茂,人工做不来的。」
2.宗族的后代、子孙。《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号位已绝于天下,尚犹枝叶相持,莫得居其虚位。」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他须是你裴家枝叶。」
3.次要或从属的人、事、物。《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后汉书。卷五四。杨震列传》:「旧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秉执,而今枝叶宾客布列职署。」
4.事情的旁出部分。《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我再打一个禀帖,销了案,打发这奴才走清秋大路,免得又生出枝叶来。」《红楼梦》第二九回:「看来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但都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
5.比喻琐碎的事。《儒林外史》第四回:「前任潘父母做的时节,实有万金。他还有些枝叶,还用著我们几个要紧的人。」
2.宗族的后代、子孙。《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号位已绝于天下,尚犹枝叶相持,莫得居其虚位。」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他须是你裴家枝叶。」
3.次要或从属的人、事、物。《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后汉书。卷五四。杨震列传》:「旧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秉执,而今枝叶宾客布列职署。」
4.事情的旁出部分。《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我再打一个禀帖,销了案,打发这奴才走清秋大路,免得又生出枝叶来。」《红楼梦》第二九回:「看来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但都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
5.比喻琐碎的事。《儒林外史》第四回:「前任潘父母做的时节,实有万金。他还有些枝叶,还用著我们几个要紧的人。」
《漢語大詞典》:外物
(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庄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 龙逄 诛, 比干 戮, 箕子 狂, 恶来 死, 桀 紂 亡。” 南朝 梁 沈约 《述僧中食论》:“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扰之。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浓。” 唐 高适 《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诗:“谈空忘外物,持诫破诸邪。” 宋 曾巩 《救灾议》:“先王之於救灾,髮肤尚无所爱,况外物乎!” 明 方孝孺 《赠林公辅序》:“彼或不知自身重而为外物所移夺者,自轻者也。”
(2).谓超脱于物欲之外。《庄子·大宗师》:“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外物弃志,涤荡机变,忘富逸贵,杜遏劝沮,不恤乎穷,不荣乎达,不戚乎毁,不悦乎誉,道家之业也。”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诗:“劳生愧 严 郑 ,外物慕 张 邴 。”
(3).指外界的人或事物。《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讯访东宫玄圃,乃有栢屋,制甚古拙,臣乃欲坏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于前,且补接既多,不可见移,亦恐外物或为异论,不审可有垂许送东府斋理不?”《梁书·陶弘景传》:“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为务。” 唐 元稹 《赠乐天》诗:“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宋 陆游 《感怀》诗:“一窗修灯下,超然傲 羲 轩 。外物自变迁,内景常默存。”
(2).谓超脱于物欲之外。《庄子·大宗师》:“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外物弃志,涤荡机变,忘富逸贵,杜遏劝沮,不恤乎穷,不荣乎达,不戚乎毁,不悦乎誉,道家之业也。”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诗:“劳生愧 严 郑 ,外物慕 张 邴 。”
(3).指外界的人或事物。《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讯访东宫玄圃,乃有栢屋,制甚古拙,臣乃欲坏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于前,且补接既多,不可见移,亦恐外物或为异论,不审可有垂许送东府斋理不?”《梁书·陶弘景传》:“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为务。” 唐 元稹 《赠乐天》诗:“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宋 陆游 《感怀》诗:“一窗修灯下,超然傲 羲 轩 。外物自变迁,内景常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