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63,分165页显示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5  76  77  7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穷不失义
取义成仁
亲问经义
琴义
怯八义
轻死重义
轻身殉义
轻身重义
轻生重义
轻财贵义
轻财好义
轻财仗义
轻财重义
农民起义
奴隶主义
《國語辭典》:穷不失义(窮不失義)  拼音:qióng bù shī yì
即使穷困,也不违背正道而作不义之事。《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漢語大詞典》:取义成仁(取義成仁)
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宋 文天祥 《自赞》:“ 孔 曰成仁, 孟 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方正学》:“ 孝友 作诗曰:吾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 陈毅 《梅岭》诗之三:“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分類:牺牲生命
《分类字锦》:亲问经义(亲问经义)
魏书孝文帝纪:太和十六年四月甲寅,幸皇宗学,亲问博士经义。
分类:学校
《骈字类编》:琴义(琴义)
宋史艺文志:刘籍琴义一卷。
《漢語大詞典》:怯八义(怯八義)
见“ 怯八艺 ”。
《漢語大詞典》:怯八艺(怯八藝)
旧时 北京 人对在京做工、卖艺或经商的外乡人的蔑称。《旧京风俗志》:“斯对於争逐什一之商贾与终日操作之劳工,皆不愿为之。不止不愿为也,抑且贱视之,尤於工艺界为滋甚。故有怯八艺之嘲謔语。既存鄙夷之念,自无亲近之举。”亦作“ 怯八义 ”。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九:“有时候巡警叫他‘怯八义’、‘傻铛铛’…… 赵四 未免发怒,因为他对于这些名词,完全寻不出意义。”
《漢語大詞典》:轻死重义(輕死重義)
见“ 轻死重气 ”。
《漢語大詞典》:轻死重气(輕死重氣)
谓以义气为重而不怕死。 汉 张衡 《西京赋》:“都邑游侠, 张 赵 之伦,齐志 无忌 ,拟跡 田文 ,轻死重气,结党连羣。”亦作“ 轻死重义 ”。旧唐书·崔融传:“若乃富商大贾,豪宗恶少,轻死重义,结党连羣。”
《漢語大詞典》:轻身殉义(輕身殉義)
谓轻视生命而为正义事业牺牲。太平御览卷四四一引 晋 杜预 《女记》:“当时闻之,人无勇怯,莫不强胆增气,轻身殉义,攘袂高谈称羡。”
《國語辭典》:轻身重义(輕身重義)  拼音:qīng shēn zhòng yì
不在乎生死而重视正义公理。《抱朴子。内篇。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汉。申屠蟠 奏记外黄令梁配:「当时闻之,人无勇怯,莫不张胆增气,轻身重义。」也作「轻生重义」。
《國語辭典》:轻生重义(輕生重義)  拼音:qīng shēng zhòng yì
不珍惜生命而注重公理正义。《晋书。卷五十八。周处等传。史臣曰》:「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亡躯,可谓志节之士也。」也作「轻身重义」。
分類:轻生重义
《國語辭典》:轻身重义(輕身重義)  拼音:qīng shēn zhòng yì
不在乎生死而重视正义公理。《抱朴子。内篇。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汉。申屠蟠 奏记外黄令梁配:「当时闻之,人无勇怯,莫不张胆增气,轻身重义。」也作「轻生重义」。
《國語辭典》:轻财贵义(輕財貴義)  拼音:qīng cái guì yì
轻视财物而看重道义。《三国志。卷五十六。吴书。朱桓传》:「然轻财贵义,兼以彊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也作「轻财好义」、「轻财重义」。
《國語辭典》:轻财好义(輕財好義)  拼音:qīng cái hào yì
轻视金钱而喜欢行善助人。《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又会走马放箭,每发一箭,不差毫釐,轻财好义。」《喻世明言。卷三十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原来汪革素性轻财好义,枢密府里的人,一个个和他相好。」也作「轻财贵义」、「轻财重义」。
《國語辭典》:轻财仗义(輕財仗義)  拼音:qīng cái zhàng yì
秉持公理正义,不看重钱财。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飞云渡》:「意谓非久于人世,乃不娶妻、不事生产作业,每以轻财仗义为志。」《儿女英雄传》第一一回:「不想这强盗里边,也有如此轻财仗义的。」也作「仗义轻财」。
《國語辭典》:轻财重义(輕財重義)  拼音:qīng cái zhòng yì
轻视钱财而看重道义。《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淩统传》:「虽在军旅,亲贤接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也作「轻财贵义」、「轻财好义」。
《高级汉语词典》:农民起义  拼音:nóng mín qǐ yì
为反抗地主阶级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农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
分类:农民起义
《漢語大詞典》:奴隶主义(奴隸主義)
指不求深思只知一味盲从的处事原则。 毛泽东 《整顿党的作风》:“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