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463
典故
24
词典
1187
分类词汇
34
佛典
396
其它
822
共2463,分165页显示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74
75
76
77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觕义
存在主义
词严义密
词严义正
词义典正
辞简义赅
辞不达义
辞严义正
辞义瑰玮
槌仁提义
弃义倍信
气义相投
歧义
秋收起义
情深义重
《漢語大詞典》:
觕义(觕義)
大略。 章炳麟
《菌说》
:“虽然, 禹 与 箕子 之陈
《洪范》
,亦草创之初得其觕义耳!”
分類:
大略
《國語辭典》:
存在主义(存在主義)
拼音:
cún zài zhǔ yì
一种对现代西方深具影响力的哲学。此种哲学最先在探讨存在的意义,继而阐明存在的方式,及人的存在与上帝超越性的关系。代表的思想家有丹麦的齐克果、德国的海德格、法国的沙特等人。这种学说强调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先存在才决定他的本质(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同于传统哲学的本质先于存在,认为所有人天生本质一致,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存在(无论何时代、何地域的人都一样)。此差异成为其主要特色。
分類:
存在主义
现代
西方
哲学
学学
学说
说和
流派
存在
《國語辭典》:
词严义密(詞嚴義密)
拼音:
cí yán yì mì
文词严谨,义理周密。明。李昌祺《剪灯馀话。卷三。幔亭遇仙录》:「宋朝诸儒所述,皆明白正大,词严义密无馀蕴。」
分類:
措词
严谨
道理
《國語辭典》:
词严义正(詞嚴義正)
拼音:
cí yán yì zhèng
措辞严厉,理由正当。《野叟曝言》第六回:「世兄侃侃而谈,词严义正,孩儿汗下通体。」也作「义正词严」。
分類:
措词
严肃
道理
理正
正当
《分类字锦》:
词义典正(词义典正)
周书王袖庾信传论:洎乎有魏,定鼎沙朔,南包河淮,西吞关陇。当时之士,有许谦、崔宏、崔浩、高允、高闾、游雅等,先后之间,声实俱茂,词义典正,有永嘉之遗烈焉。
分类:
文章
《漢語大詞典》:
辞简义赅(辭簡義賅)
文辞简要,意义完备。
《
清史稿·刑法志一
》
:“诸臣以律文昉自
《唐律》
,辞简义賅,易致舛讹,於每篇正文后增用总注,疏解律义。”
分類:
文辞
简要
意义
完备
《漢語大詞典》:
辞不达义(辭不達義)
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语本
《
仪礼·聘礼
》
:“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清 顾张思
《土风录》
卷十二:“语言糊涂曰辞不达义。”亦作“ 辞不达意 ”。 宋
罗烨
《
醉翁谈录·崔木因妓得家室
》
:“但恐小子不才,辞不达意。”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自序》
:“所记皆寻常世俗杂务,且其辞不达意者,间亦有之。” 陈梦家
《论简朴》
:“当然有些人辞不达意并不是为了说话故意要花藻,而是由于思路不清,缺乏条理和逻辑性。”
分類:
文章
确切
地表
表达
达意
意思
《國語辭典》:
辞严义正(辭嚴義正)
拼音:
cí yán yì zhèng
措辞严厉,道理正大。宋。
张孝祥
明守赵敷文
:「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也作「义正词严」。
分類:
措辞
严肃
道理
理正
正当
《分类字锦》:
辞义瑰玮(辞义瑰玮)
晋书左思传:陈留卫瓘为思赋,作略解序曰:余观三都之赋,言不苟华,必经典要,品物殊类,禀之图籍,辞义瑰玮,良可贵也。
分类:
诗赋
《漢語大詞典》:
槌仁提义(槌仁提義)
抛弃仁义。 明
胡应麟
《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
:“ 周 ( 庄周 )方槌仁提义,废礼絶乐,欲以一人私臆,扫百代名教而空之。”参见“ 槌提 ”。
分類:
抛弃
仁义
《漢語大詞典》:
槌提
弃掷;抨击。
《增韵·灰韵》
:“槌,掷也。
《扬子》
:‘槌提仁义’。”按,今本
《法言·问道》
作“搥”。 宋
苏轼
《叶嘉传》
:“ 嘉 以皁囊上封事,天子见之……因顾谓侍臣曰:‘视 嘉 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 嘉 。” 宋
程大昌
《
考古编·庄子论
》
:“至於放言已极,太无町畦, 周 亦自伤其过也……其真荡放无检,如‘槌提’‘絶灭’所云也哉。” 明
胡应麟
《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
》
:“ 王充 氏
《
论衡
》
八十四篇…… 刘子玄 槌提 班 马 ,不遗餘力;而独尊信是书。”
分類:
抨击
《漢語大詞典》:
弃义倍信(棄義倍信)
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 背 ”。
《
荀子·强国
》
:“古者 禹 汤 本义务信而天下治, 桀 紂 弃义倍信而天下乱。”
分類:
背离
信义
讲道
道义
不守
守信
信用
《國語辭典》:
气义相投(氣義相投)
拼音:
qì yì xiāng tóu
志趣、情义互相投合。金。王若虚〈林下四友赞〉:「吾四人者,臭味相似而气义相投也,故不结而合,既合而欢。」也作「气谊相投」。
分類:
志趣
情谊
相投
投合
《國語辭典》:
歧义(歧義)
拼音:
qí yì
同一种语言形式,可以表达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意义的语言现象。例如「他已经走了半个多小时了」,「走」可以理解成「行走」,也可以理解成「离开」。又如「这个人谁都认识」,可以理解成「这个人认识所有的人」,也可以理解成「这个人谁都认识他」。
分類:
谓语
语言文字
意义
明确
几种
可能
解释
《高级汉语词典》:
秋收起义
拼音:
qiū shōu qǐ yì
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和领导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一带工农举行的武装起义
《國語辭典》:
情深义重(情深義重)
拼音:
qíng shēn yì zhòng
情义深长。《晋书。卷六十七。温峤传》:「且自顷之顾,绸缪往来,情深义重,著于人士之口。」
分類:
情义
深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