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87,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义男儿
义脉
义疾
义壑
义和拳
义殿
义平
鬻义
渊义
访义
画义
含义
贬义
褒义
党义
《國語辭典》:义男儿(義男兒)  拼音:yì nán ér
情人。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借你那年纪小的大姐,与俺官人递三杯酒,叫三声义男儿。」《孤本元明杂剧。黄花峪。第一折》:「你问那秀才,借他浑家来,与我递三杯酒,叫我三声义男儿。」
分類:俗语情夫
《漢語大詞典》:义脉(義脈)
文辞的意义和脉络。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若统绪失宗,辞味必乱。义脉不流,则偏枯文体。”
《漢語大詞典》:义疾(義疾)
肺痨的别称。 宋 陶谷 清异录·义疾:“他疾惟一臟受病,劳瘵则异矣,次第传变,五臟百脉俱伤并絶,然后奄丧。人死则有虫出,中者病如前人,非死不已。一传十,十传百,展转无穷,故号义疾。”
分類:肺痨
《漢語大詞典》:义壑(義壑)
渊深的义理。壑,丘壑,喻深奥之处。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词峰云鬱,触剑石以飞扬;义壑泉奔,横玉轮而浩荡。” 唐 杨炯 《右将军魏哲神道碑》:“乔林扫日,惊白凤於词条;壁水澄天,骇雕龙於义壑。”
《國語辭典》:义和拳(義和拳)  拼音:yì hé quán
清廷中叶后的秘密组织。义和拳源于咸丰、同治年间的乡团,本来是乡民为抵禦外来侵略而习拳,后来逐渐演变为抵禦洋枪洋炮,诈言可以刀枪不入,原称为「义和拳」。后改称为「义和团」。参见「义和团」条。
《國語辭典》:义和团(義和團)  拼音:yì hé tuán
清朝中叶后的秘密会党。义和团运动的特点之一是分散性的,在各地方有不同的名称,有大刀会、义和拳、红灯照、梅花拳、金钟罩、铁布衫,长期蔓衍于山东、直隶一带,他们利用设立神坛、画符请神等迷信方法秘密聚众,教授信众修炼一种据称可以令人刀枪不入的拳法,称为「义和拳」。后来转而支持清朝极力排外,改喊「扶清灭洋」。因清廷守旧派袒护,藉以驱除外人,到处焚杀教士、教民,劫掠教堂,横行京、津间,导致八国联军之祸。
《漢語大詞典》:义殿(義殿)
佛教语。佛殿。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禪楼却月,义殿翔鵾。”
《韵府拾遗 庚韵》:义平(义平)
新语君以仁治臣以义平
《漢語大詞典》:鬻义(鬻義)
施恩惠以博取正义之名声。 南朝 齐 王融 《回向佛道篇颂》:“市交鬻义衒虚名,三墨纷紜殊不会。”
《漢語大詞典》:渊义(淵義)
精深的义理。《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遂乃陵越典度,偃倨尊戚,失随方之眇迹,迷製化之渊义。”
分類:精深义理
《漢語大詞典》:访义(訪義)
探求文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尚书则览文如诡,而寻理即畅;春秋则观辞立晓,而访义方隐。”
分類:探求文义
《骈字类编》:画义(画义)
图尽见闻志张文㦤性喜书画爱护尤勤每张画必先施帟幕画义以白玉为之 苏轼答秦太虚书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过百五十钱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平旦用画义挑取一块藏去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
《國語辭典》:含义(含義)  拼音:hán yì
包含的意义。如:「这句话的含义很深,值得细细思量。」也作「涵义」。
《國語辭典》:贬义(貶義)  拼音:biǎn yì
合有负面评价、贬损或不赞同的意义。如:「贬义词」。
《国语辞典》:褒义(褒义)  拼音:bāo yì
字句里含有称许或赞美的意思。如:「论著题辞往往寓含褒义,不见得尽符事实,读者仍须思辨判断。」
《漢語大詞典》:党义(黨義)
指一个政党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这一回,新月社的‘自由言论’遭了压迫,照老办法,是必须对于压迫者,也加以压迫的,但《新月》上所显现的反应,却是一篇《告压迫言论自由者》,先引对方的党义,次引外国的法律,终引东西史例,以见凡压迫自由者,往往臻于灭亡:是一番替对方设想的警告。” 钱锺书 《围城》六:“在他们心目中, 鸿渐 的地位比教党义的和教军事训练的高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