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举贤任能(舉賢任能)  拼音:jǔ xián rèn néng
荐举任用有贤德才能的人。参见「举贤使能」条。《三国演义》第二九回:「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國語辭典》:举贤使能(舉賢使能)  拼音:jǔ xián shǐ néng
荐举任用有贤德才能的人。语本《礼记。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也作「进贤任能」、「举贤任能」。
《搜韵词典》:举贤使能,举贤任能  拼音:jǔ xián shǐ néng,jǔ xián rèn néng
推举品行正直的人,起用才能出众的人
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东,我不如卿。——《三国演义》
《韵府拾遗 洽韵》:举胁(举胁)
仪礼·特牲馈食礼》:举肩。注:举,先正脊,后肩,自上而郤下,絭而前。疏:先举正脊,自上也;次举胁,即郤也;后举骼,即下絭也;终举肩,即前也。
《分类字锦》:举行学规(举行学规)
宋史·职官志》:国子监正、录,掌举行学规,凡诸生之戾规矩者,待以五等之罚,考校训导,如博士之职。
分类:师儒
《分类字锦》:举秀兴廉(举秀兴廉)
常衮《授张谓礼部侍郎制》:秩元祀,春官职焉。举秀兴廉,国朝兼领,非文儒硕茂,鉴裁精实,重于一时者,不在此地。
分类:礼部
《國語辭典》:举眼无亲(舉眼無親)  拼音:jǔ yǎn wú qīn
放眼望去,没有一个亲人。形容孤单无依。元。施惠《幽闺记》第二八出:「兴福举眼无亲,进退无门。」明。邵璨《香囊记》第三二出:「裙钗守困贫,寄食他家举眼无亲。」也作「举目无亲」。
《國語辭典》:举目无亲(舉目無親)  拼音:jǔ mù wú qīn
放眼望去,没有一个亲人。形容孤单无依。《三国演义》第三六回:「近汝弟康丧,举目无亲。」《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弄得黎定辉举目无亲,沉沉官署,没一个人可以谈得的。」也作「举眼无亲」。
分類:孤单无依
《國語辭典》:举一反三(舉一反三)  拼音:jǔ yī fǎn sān
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列举一例而能晓喻其他各事。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则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所以重得罪于圣人矣。」
《國語辭典》:举一废百(舉一廢百)  拼音:jǔ yī fèi bǎi
专注于一事,而把其馀的废弃。比喻太过武断、主观。《孟子。尽心上》:「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高级汉语词典》:举以丧名
有所举动而丧失名誉
《分类字锦》:举用清正(举用清正)
魏志·毛玠传》:玠尝为东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
分类:吏部
《分类字锦》:举用甄明(举用甄明)
晋书·崔洪传》:迁吏部尚书,举用甄明,门无私谒。
分类:吏部
《漢語大詞典》:举直厝枉(舉直厝枉)
见“ 举直错枉 ”。
《漢語大詞典》:举直错枉(舉直錯枉)
起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论语·为政》:“ 哀公 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 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错,置也。举正直之人用之,废置邪枉之人,则民服其上。”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举直错枉,谭思旧制。”亦作“ 举直厝枉 ”、“ 举直措枉 ”。后汉书·杨彪传:“今天下缨緌搢绅,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 汉 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 唐 权德舆 《陆宣公〈翰苑集〉序》:“其在相位也,推贤与能,举直措枉。”
《國語辭典》:举直措枉(舉直措枉)  拼音:jǔ zhí cuò wǎng
语本《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指选任正直贤良之士,罢黜奸佞邪媚之人。《后汉书。卷七三。公孙瓒传》:「绍不能举直措枉,而专为邪媚。」《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怀柔万姓,经营四方;举直措枉,较如画一。」
《漢語大詞典》:举直错枉(舉直錯枉)
起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论语·为政》:“ 哀公 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 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错,置也。举正直之人用之,废置邪枉之人,则民服其上。”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举直错枉,谭思旧制。”亦作“ 举直厝枉 ”、“ 举直措枉 ”。后汉书·杨彪传:“今天下缨緌搢绅,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 汉 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 唐 权德舆 《陆宣公〈翰苑集〉序》:“其在相位也,推贤与能,举直措枉。”
《漢語大詞典》:举直错枉(舉直錯枉)
起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论语·为政》:“ 哀公 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 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错,置也。举正直之人用之,废置邪枉之人,则民服其上。”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举直错枉,谭思旧制。”亦作“ 举直厝枉 ”、“ 举直措枉 ”。后汉书·杨彪传:“今天下缨緌搢绅,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 汉 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 唐 权德舆 《陆宣公〈翰苑集〉序》:“其在相位也,推贤与能,举直措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