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90,分86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核举
恩举
调举
妙举
胪举
揭举
举撮
举大计
举箕
举炮
举丝
举莛
举莛
举休
举谣言
《漢語大詞典》:核举(覈舉)
审核荐举。后汉书·卢植传:“用良者,宜使州郡覈举贤良,随方委用,责求选举。”
分類:审核荐举
《漢語大詞典》:恩举(恩舉)
恩赐举人。 清 代凡乡试毕三场而未中式的八十岁以上的士子,分别贡、监生员,合例者请旨赏给举人或举人副榜,称恩举。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这位举人姓 陈 ……他年纪已经老了,接连下了十好几科都不能及第,但到最后的一科也就公然中了。中的虽然是恩举,当然也是很光耀的事。”
《漢語大詞典》:调举(調舉)
科举。太平广记卷一八二引 唐 丁用晦 《芝田录·崔蠡》:“此人调举久不第,亦颇有屈声。 蠡 未几服闋,拜尚书右丞,知礼部贡举。此人就试, 蠡 第之为状元。”
分類:科举
《骈字类编》:妙举(妙举)
曹植文方牧妙举钦于恤民
《漢語大詞典》:胪举(臚舉)
列举。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承命析其原委,姑臚举其不同者言之,不敢稍涉武断也。” 梁启超 《致伍秩庸星使书》:“若蒙採择,更当臚举,伏惟裁察。” 许杰 《假使鲁迅今天还活着》:“问题可正多着呢,我们且不再胪举了吧!”
分類:列举
《漢語大詞典》:揭举(揭舉)
列举;提出。 郭沫若 《历史人物·屈原研究》:“我们且把他所称道的‘前王’和‘前圣’索性开一个清单在下面吧……以上一共揭举了十六项,还有些次一等的贤人我没有举出。” 王西彦 《夜宴》五:“接任后第一次向学生训话,他就用慷慨激昂的语调揭举了三章约法。”
分類:列举提出
《漢語大詞典》:举撮(舉撮)
犹择取。 宋 司马光 《进〈资治通鉴〉表》:“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为编年一书。”
分類:择取
《漢語大詞典》:举大计(舉大計)
犹举大事。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 、 吴广 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韵府拾遗 支韵》:举箕(举箕)
礼记疏以帚加置箕上两手举箕也
《漢語大詞典》:举炮(舉砲)
放炮。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督抚·李见罗中丞:“ 李 每日放衙二次,通接宾客,收发文书,但不鼓吹举砲。”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督抚·列营举炮:“近年中外备兵使者,早、晚堂俱举砲。”
分類:放炮
《漢語大詞典》:举丝(舉絲)
古代官方对民间的一种信贷形式。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臣在 宋州 ,举丝四万餘两在民间。” 胡三省 注:“举丝者,以货物贷与民,至丝熟而徵其丝。”
分類:官方民间
《韵府拾遗 迥韵》:举莛(举莛)
庄子举莛与楹
《韵府拾遗 青韵》:举莛(举莛)
庄子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谲怪道通为一
《高级汉语词典》:举休
举止;举动
《漢語大詞典》:举谣言(舉謡言)
汉 代,朝臣为了解民风民意而搜集民间谣谚等返奏朝廷,谓之:“举謡言”。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三公听採长史臧否,人所疾苦。还,条奏之,是为举謡言也。”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后詔三府掾属举謡言, 滂 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