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83,分106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举典
举贷
举大事
二举
举王
举保
鸟举
道举
拔举
殿举
乍举
十举
棹举
弹举
快举
《韵府拾遗 铣韵》:举典(举典)
左传:忘经而多言举典。
《漢語大詞典》:举贷(舉貸)
放债。北齐书·李元忠传:“其家人在乡,多有举贷求利。” 宋 司马光 《言赈赡流民札子》:“若富室有蓄积者,官给印历,听其举贷,量出利息。”
分類:放债
《漢語大詞典》:举大事(舉大事)
指发动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史记·项羽本纪:“ 项氏 世世将家,有名於 楚 ,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
《骈字类编》:二举(二举)
元史选举志:乡试会试,若有怀挟及令人代作者,汉人、南人有居父母丧服应举者,并殿二举。
《国语辞典》:举王(举王)  拼音:jǔ wáng
兴起之王。《战国策。燕策二》:「臣闻当世之举王,必诛暴正乱。」
分类:兴起
《国语辞典》:举保(举保)  拼音:jǔ bǎo
推荐担保。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哥哥可有甚么好亲事举保?将来就劳哥哥主婚,成就这门亲事。」元。无名氏《符金锭》第三折:「小官来举保一庄亲事来。」
《國語辭典》:鸟举(鳥舉)  拼音:niǎo jǔ
鸟类飞翔。比喻行动快速。《汉书。卷六四上。主父偃传》:「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
分類:鸟飞定处
《漢語大詞典》:道举(道舉)
以道家学说课试取士。始于 唐玄宗 开元 二十九年。 唐 高彦休 《高阙史·太清宫玉石像》:“ 明皇 朝,崇尚 元元圣主 之教,故以道举入仕者,岁岁有之。” 唐 钱起 有《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有道举, 元宗 时 开元 二十九年,始置崇元学,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亦曰道举。”
《漢語大詞典》:拔举(拔舉)
选拔推荐。庄子·天地:“官施而不失其宜,拔举而不失其能。” 成玄英 疏:“施令设官,取得宜便,拔擢荐举,不失才能。”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 王甫 曰:‘卿辈皆相拔举,迭为脣齿;其不合则见排摈,非党而何?’”
《漢語大詞典》:殿举(殿舉)
科举考试中,因文理纰缪或犯规、舞弊等,罚停考若干科,称“殿举”。宋史·选举志一:“﹝ 乾德 元年﹞定诸州贡举条法及殿罚之式:进士‘文理紕繆’者殿五举,诸科初场十‘不’殿五举,第二、第三场十‘不’殿三举,第一至第三场九‘不’并殿一举。殿举之数,朱书于试卷,送中书门下。”
《韵府拾遗 语韵》:乍举(乍举)
邢邵新宫赋:若密云之乍举,似鹏翼之中垂。
《骈字类编》:十举(十举)
宋史选举志:太平兴国二年,御殿覆试,内出赋题,赋韵平侧相间,依次而用。命李昉、扈蒙第其优劣为三等,得吕蒙正以下一百九人。越二日,覆试诸科,得二百人,并赐及第。又阅贡籍,得十举以上至十五举进士、诸科一百八十馀人,并赐出身。
《骈字类编》:棹举(棹举)
骆宾王畴昔篇见舟移下。白居易早发赴洞庭诗见舟移下。
《漢語大詞典》:弹举(彈舉)
弹劾检举。《南史·萧思话传》:“所以从来弹举,虽在空文,而许以推迁。”旧唐书·刘洎传:“左丞 戴胄 、右丞 魏徵 ,并晓达吏方,质性平直,事应弹举,无所迴避。”
分類:弹劾检举
《漢語大詞典》:快举(快舉)
(1).谓痛快地举杯饮酒。 宋 杨万里 《寒食对酒》诗:“醒时本强饮,醉后忽快举,一盃至三盃,一二三四五。”
(2).快意的举动。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特制 张君 之主,配享祠中,俾知 宋 儒道统,实渊源於徵君之衣鉢,亦千秋之快举也。” 鲁迅 《准风月谈·冲》:“各国的兵警喜欢用水龙冲, 俄皇 曾用 哥萨克 马队冲,都是快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