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
词典
1
分类词汇
7
分类词汇
推择
举选
京削
推选
保送
方司格
孝弟力田
《漢語大詞典》:
推择(推擇)
推举选拔。
《
史记·淮阴侯列传
》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 南朝 宋 鲍照
《谢永安令解禁止启》
:“邀世逢辰,谬及推择,恩成曲积,荣秩兼过。” 宋
梅尧臣
《赐书》
:“善经有意尊儒甚,推择方知待士高。” 清 恽敬
《新喻东门漕仓记》
:“三代之时,自诸侯、卿、大夫、士皆其国人,而邻长、里宰、酇长、鄙师,即同井庐以行相推择者。”
分類:
推举
举选
选拔
《漢語大詞典》:
举选(舉選)
(1).推举选拔。
《
新唐书·关播传
》
:“陛下虽求贤,又使举荐,然止得求名文辞士;焉有有道贤人肯奉牒丐举选邪?”
(2).指科举。 唐
韩愈
《赠侯喜》
诗:“半世遑遑就举选,一名始得红颜衰。” 宋
叶适
《宋故宣教郎姚君墓志铭》
:“士之一身与其父母兄弟妻子,皆繫命於举选之得失,何也?以其荣悴异焉。”
分類:
推举
科举
举选
选拔
《漢語大詞典》:
京削
宋 代制度,高、中级官员每年可向朝廷荐举选人,经过磨勘改为京官。荐举选人改为京官有名额限制,一个名额称一“京削”。 宋
苏轼
《与孙子发书》
:“其子 迪简 亦善吏,某已举之矣,欲告提刑大夫。来年一京削,敢烦 子发 为道此恳,或持此简呈宪使。” 宋
周密
《
齐东野语·嘲觅荐举
》
:“有同官初至者,偶问其京削欠几何?答云:‘欠一二纸。’”
分類:
制度
中级
官员
每年
朝廷
荐举
举选
选人
《國語辭典》:
推选(推選)
拼音:
tuī xuǎn
推荐选拔。《战国策。齐策四》:「士生平鄙野,推选则禄焉。」
分類:
推选
推举
举选
选任
《國語辭典》:
保送
拼音:
bǎo sòng
一种对于具有特殊才能或优异学业成绩的学生,依规定不必参加考试或甄选,而准其就读的入学办法。如:「保送升学」。《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来到外国做钦差,连几个学生都不肯保送,这样不顾同类的人,我们也不用理他了。」
分類:
保举
举选
选送
《漢語大詞典》:
方司格
北魏 时诏各郡按氏族门第高低以次举选人才的一种方式。
《
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
》
:“ 魏太和 时,詔诸郡正,列本土姓族次第,为举选格,名曰‘方司格’。”
分類:
氏族
门第高
以次
举选
选人
人才
《國語辭典》:
孝弟力田
拼音:
xiào tì lì tián
汉代选举官吏的科目。以孝弟为天下的大顺,力田为民生的本源而得名。《汉书。卷二。惠帝纪》:「春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
分類:
科举
选拔
举选
官吏
选士
科目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