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立义(立義)
(1).奉行大义。礼记·儒行:“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孔颖达 疏:“所立必存义也。”国语·晋语九:“方臣之少也,进秉笔,赞为名命,称於前世,立义於诸侯。”管子·轻重丁:“故 桓公 推仁立义,兄弟相戚,骨肉相亲,此之谓繆数。” 唐 刘叉 《怨诗》:“丈夫不立义,岂如鸟兽情?”
(2).犹举义。周书·魏玄传:“ 玄 遂率募乡曲,立义於 关 南。”北史·司马裔传:“ 周文 令 山东 立义诸将等能率家入 关 者,并加重赏。”
(3).确立观点;取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是立义选言,宜依经以树则。”隋书·经籍志一:“又有《业诗》,奉朝请 业遵 所注,立义多异,世所不行。”
《漢語大詞典》:抗义(抗義)
(1).举义。晋书·王敦传:“ 刁协 、 刘隗 立朝不允, 敦 抗义致讨。”
(2).见“ 抗议 ”。
分類:举义
《國語辭典》:抗议(抗議)  拼音:kàng yì
1.对他方的意见或措施作反对的表示。《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群僚无敢言,植独抗议不同。」
2.持论正直。《后汉书。卷四三。何敞传。论曰》:「乐、何之徒抗议柱下,故能挟幼主之断,剿奸回之偪。」
《國語辭典》:义举(義舉)  拼音:yì jǔ
正义的举动。《儒林外史》第九回:「所以娄公子这一番义举,做梦也不得知道。」《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想开个小小女学堂,但只也要三千块左右,那二千多竟没处设法。你可能筹画筹画,赞成此番义举?」
《漢語大詞典》:建义(建義)
谓兴义军,举义旗。晋书·诸葛长民传:“及 刘裕 建义,与之定谋,为扬武将军。” 宋 沈作哲 寓简卷三:“ 唐 文皇帝 未建义时,尝饮酒醉卧 刘文静 家。”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二:“是故建义于郡县者,皆文臣及儒生也。”
分類:义军举义
《國語辭典》:首义(首義)  拼音:shǒu yì
1.首先率众,归于正义。唐。韩愈平淮西碑〉:「魏将首义,六州降从。」
2.首倡起义。唐。杜甫别张建封〉诗:「刘裴建首义,龙见尚踌躇。」
3.揭示主旨。汉。王充《论衡。正说》:「夫春秋之有年也,犹尚书之有章。章以首义,年以纪事。」
《国语辞典》:云南起义(云南起义)  拼音:yún nán qǐ yì
民国四年袁世凯图谋称帝,蔡锷赴云南与唐继尧共举义,电袁取消帝制,并组护国军,出兵入川屡败袁军,西南各省相继响应,袁乃撤消帝制,忧恚而死,世称此役为「云南起义」。也称为「护国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