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6
词典
2
分类词汇
44
共44,分3页显示
1
2
3
2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豪大
适主
三将军
坐纛旗儿
大将
元帅
白羽
玉帐
牙旗
大帅
安抚使
统帅
戎首
白旗
牙门
《漢語大詞典》:
豪大
(1).主帅。古代部落的首领。
《
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四年
》
:“ 段辽 以其弟 兰 既败,不敢復战,帅妻子、宗族、豪大千餘家,弃 令支 ,奔 密云山 。” 胡三省 注:“豪大,犹言豪帅也。是时东北夷率谓主帅为大,部帅曰部大,城主曰城大是也。”
(2).犹浩大。 宋
程大昌
《
演繁露·洛阳桥
》
:“伐石跨溪而桥,知潮力豪大,徒柱不能胜。”
分類:
主帅
浩大
部落
首领
《漢語大詞典》:
适主(適主)
(1).指军队的主帅,正帅。
《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
:“军无适主,一举可灭。”
(2).泛指作主者。 清
郑燮
《赠国子学正侯嘉璠弟》
诗:“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3).指丧主。主持丧事的嫡长子。 唐
柳宗元
《先太夫人河东县太君归祔志》
:“又今无适主以葬,天地有穷,此寃无穷。”
分類:
军队
丧主
作主
主者
主帅
主持
持丧
丧事
嫡长子
《漢語大詞典》:
三将军(三將軍)
指三军的主帅。
《
孙子·军争
》
:“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 梅尧臣 注:“三将军者,三军之帅也。”
分類:
三军
主帅
《漢語大詞典》:
坐纛旗儿(坐纛旗兒)
指主帅。喻主事人。
《
红楼梦
》
第十六回:“大爷派他去,原不过是个坐纛旗儿,难道真的叫他讲价钱会经纪去呢!”参见“ 坐纛 ”。
分類:
主帅
主事
事人
《漢語大詞典》:
坐纛
古代军中主帅的大旗。
《
明史·王乔年传
》
:“贼礮击 乔年 坐纛,雉堞尽碎。”
《天雨花》
第十五回:“左边长岭山一座,右边一簇是丛林,中军坐纛风中颭,寨后空虚无靠身。”
《
儒林外史
》
第四二回:“前日还打发人来,在 南京 做了二十首大红缎子绣龙的旗,一首大黄缎子的坐纛。”
分類:
军中
中主
主帅
大旗
《國語辭典》:
大将(大將)
拼音:
dà jiàng
1.职官名。古代的军职,位于诸将之上。《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2.泛称高级将帅。《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当头一员大将,乃是于禁。」
3.团队中技艺高、风度好的重要人物。如:「他是这次国家代表队里的大将,也是最受欢迎的球员。」
分類:
大将
军衔
高级
军队
将官
将领
中军
军主
主将
重要人物
主帅
《國語辭典》:
元帅(元帥)
拼音:
yuán shuài
军队中的最高统帅。《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作三军,谋元帅。」《大宋宣和遗事。利集》:「至中庭,有一褐衣番人坐于堂上,曰燕京元帅。」
分類:
元帅
主帅
军衔
官称
统率
全军
首领
将官
军官
《國語辭典》:
白羽
拼音:
bái yǔ
1.白色的羽毛。《孟子。告子上》:「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
2.用白色羽毛装饰的旗子。《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武王左释白羽,右释黄钺,勉而自为系。」
3.箭。南朝宋。
鲍照
〈
拟古
〉诗三首之一:「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4.白色的羽毛扇。唐。
张巡
〈
守睢阳作
〉诗:「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分類:
白羽
古邑名
白色
白色羽毛
羽扇
羽箭
军中
羽毛
士兵
中主
主帅
鸟
河南
指挥
征调
军队
文书
郭璞
《國語辭典》:
玉帐(玉帳)
拼音:
yù zhàng
1.饰玉的帘幕。唐。张说〈
虚室赋
〉:「玉帐琼宫,图奢务丰。」
2.军队中,主帅所居的营帐。唐。袁郊《红线》:「扬威玉帐,但期心豁于生前;同梦兰堂,不觉命悬于手下。」宋。
陆游
〈
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
〉诗:「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
分類:
玉饰
主帅
所居
主将
帷帐
帐幕
如玉
师长
意思
《國語辭典》:
牙旗
拼音:
yá qí
天子或将军所立于军营前的大旗,因竿上以象牙为饰,故称为「牙旗」。《文选。张衡。东京赋》:「戈矛若林,牙旗缤纷。」宋。
陆游
将至金陵先寄献刘留守
诗:「别都王气半空紫,大将牙旗三丈黄。」
分類:
牙旗
旗竿
上饰
象牙
大旗
主将
主帅
《國語辭典》:
大帅(大帥)
拼音:
dà shuài
1.军队的主将。《后汉书。卷四一。第五钟离宋寒列传。宋均》:「蛮夷震怖,即共斩其大帅而降,于是入贼营,散其众,遣归本郡,为置长吏而还。」
2.清代对总督的敬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藩台此时也朵了,垂手说道:『这个只求大帅格外设法!』」
分類:
统军
主帅
督抚
主将
兼掌
兵权
属员
《漢語大詞典》:
安抚使(安撫使)
官名。 隋 代曾设安抚大使,由行军主帅兼任。 唐 代前期派大臣巡视抚恤经过战争的地区或灾区,称安抚使。 宋 代为掌管一方军民两政之官,称安抚使,或称经略安抚使。常由知州、知府兼任。以二品以上大臣充任时称安抚大使。 辽 金 元 称安抚使或安抚司,设在西南边远地区。 明 清 沿置,为武职土官。
分類:
安抚使
官名
安抚
大使
由行
行军
军主
主帅
兼任
《國語辭典》:
统帅(統帥)
拼音:
tǒng shuài
1.统领,指挥部属。《新唐书。卷六。肃宗本纪》:「朝隐等败奚、契丹于范阳北,肃宗以统帅功迁司徒。」
2.国家军队的最高指挥者。通常指国家元首而言。
分類:
统帅
统辖
统率
率领
武装力量
主帅
《國語辭典》:
戎首
拼音:
róng shǒu
1.兵事的主谋者。《礼记。檀弓下》:「毋为戎首,不亦善乎?」
2.开启战端的人。
分類:
军队
发动
首先
战争
主帅
起事
事端
主谋
带头
祸首
坏事
《國語辭典》:
白旗
拼音:
bái qí
战败投降或诈降时所举的旗子。《三国演义》第三二回:「次日,城上竖起白旗,上写『冀州百姓投降』。」
分類:
白旗
古舞名
战败
军队
服丧
投降
落后
作战
帝王
服罪
时主
主帅
反动
要求
秋
停战
东西
白色
旗帜
五行
《國語辭典》:
牙门(牙門)
拼音:
yá mén
1.古时行军扎营,立牙旗以为军门,称为「牙门」。《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曲义追至界桥,瓒敛兵还战,义复破之,遂到瓒营,拔其牙门。」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诏策》:「警郡守以恤隐,勒牙门以御卫。」
2.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北史。卷二六。宋隐传》:「每日牙门虚寂,无复诉讼者,谓之神门。」宋。钱易《南部新书。庚》:「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公门为牙门,字称讹变转为衙。」也作「衙门」。
分類:
官署
武将
时驻
将军
办事
驻军
机关
主帅
主将
牙旗
为军
军门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