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1
典故
1
词典
1
分类词汇
98
其它
1
共101,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倚马可待
中宪大夫
文章憎命
无迹可寻
寻行数墨
牙署
流荡忘反
四大名山
奉政大夫
力蹙势穷
天聋地哑
为情造文
文化特质
原子时代
影像处理
《國語辭典》:
倚马可待(倚馬可待)
拼音:
yǐ mǎ kě dài
晋朝桓温领兵北伐,命令袁虎斜靠著马写一篇告示,袁虎不一会儿即写满七张纸,而且文情并茂。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比喻文思敏捷,写作迅速。唐。
李白
〈
与韩荆州书
〉:「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公子此时,一团兴致,觉得这事倚马可待,那知一想,才觉长篇累牍,不合体裁。」也作「倚马千言」。
分類:
才思敏捷
为文
顷刻
《漢語大詞典》:
倚马(倚馬)
靠在马身上。 南朝 宋 刘义庆
《
世说新语·文学
》
:“ 桓宣武 北征, 袁虎 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 袁 倚马前令作。手不輟笔,俄得七纸,絶可观。”后人多据此典以“倚马”形容才思敏捷。 唐
吴融
《灵池县见早梅》
诗:“栖身未识登龙地,落笔元非倚马才。” 明
徐渭
《渔阳三弄》
:“奇禽瑞兽虽嘉兆,倚马雕龙却祸芽。” 清
李渔
《怜香伴·香咏》
:“对客挥毫不构思,自矜倚马男儿。”
分類:
马身
身上
后人
据此
《漢語大詞典》:
中宪大夫(中憲大夫)
金 代为吏部文官正五品的封阶, 明 清 则为文职正四品封阶。
《
儒林外史
》
第二六回:“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 福建 汀漳道 老友 向鼎 顿首拜题。” 清
曾国藩
《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君墓志铭》
:“曾祖某、祖某、父某,皆赠中宪大夫。”
分類:
吏部
文官
官正
五品
封阶
为文
文职
四品
《國語辭典》:
文章憎命
拼音:
wén zhāng zēng mìng
形容文才好,却命运乖舛。《聊斋志异。卷一。叶生》:「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及放榜,依然铩羽。」《官场现形记》第五四回:「不怪自己错了韵,反骂主司去取不公,叹自己文章憎命。」
分類:
工于
为文
命运
《國語辭典》:
无迹可寻(無跡可尋)
拼音:
wú jī kě xún
做事没有踪迹可以寻求。指做事不著痕迹。《宋书。卷五三。谢方明传》:「有必宜改者,则以渐移变,使无迹可寻。」
分類:
有踪
踪迹
寻求
处事
事为
为文
《國語辭典》:
寻行数墨(尋行數墨)
拼音:
xún háng shǔ mò
读书时拘泥于一字一句的钻研,而不求义理的融会贯通。《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志公和尚大乘赞十首之九》:「口内诵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
分類:
为文
辞句
上下
下功夫
披阅
文章
专注
《漢語大詞典》:
牙署
(1).衙门;官署。
《
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
》
:“ 兀欲 召蕃 汉 臣僚於 镇州 牙署,矫戎王遗詔,命 兀欲 嗣位。”
《
旧五代史·隐帝纪中
》
:“臣寻与 王峻 入城,分兵守四门,其 赵思綰 部下军,各已执带,遂至牙署。”
(2). 辽 代官名。
《
辽史·百官志一
》
有文班牙署,为文班司属官。
分類:
衙门
官署
官名
为文
属官
《国语辞典》:
流荡忘反(流荡忘反)
拼音:
liú dàng wàng fǎn
1.流浪不知归返。如:「他在异乡卖艺多年,早已流荡忘反。」也作「流宕忘反」。
2.引申为文章流利而不知裁减。唐。魏徵〈群书治要序〉:「骋末学之传闻,饰雕虫小技,流荡忘返,殊途同致。」也作「流宕忘反」。
分类:
流浪
不知
为文
文章
流利
裁减
《国语辞典》:
四大名山
拼音:
sì dà míng shān
中国佛教传说山西五台山为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故将此四山视为佛教胜地,合称为「四大名山」。
分类:
中国
佛教
说山
为文
文殊师利
菩萨
道场
《国语辞典》:
奉政大夫
拼音:
fèng zhèng dà fū
职官名。金置,为文官正六品封阶,后世则升为正五品之封阶。
分类:
职官
职官名
官名
为文
文官
官正
六品
封阶
世则
五品
之封
《国语辞典》:
力蹙势穷(力蹙势穷)
拼音:
lì cù shì qióng
力量威势局促穷尽而不得伸展。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率皆纵臾而不克,踯躅而不进,力蹙势穷,吞志而没。」
分类:
力量
威势
局促
穷尽
伸展
柳宗元
友人
为文
文书
《国语辞典》:
天聋地哑(天聋地哑)
拼音:
tiān lóng dì yǎ
天聋和地哑相传为文昌帝君的两位侍从。清。褚人获《坚瓠八集。卷四。天聋地哑》:「文昌帝君从者曰:『天聋、地哑。』盖帝君不欲人之聪明尽用,故假聋哑以寓意,夫天地岂可以聋哑哉?」比喻痴愚笨拙的人。《
红楼梦
》第二七回:「我成日家说,他们倒是配就了一对夫妻,一个天聋,一个地哑,那里承望养出这么个伶俐丫头来。」
分类:
为文
侍从
《国语辞典》:
为情造文(为情造文)
拼音:
wèi qíng zào wén
出自真情实意,发而为文。见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情釆》。相对于为文造情而言。
分类:
出自
为文
《国语辞典》:
文化特质(文化特质)
拼音:
wén huà tè zhí
文化特质为文化人类学的专业术语。指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每一文化则由一组文化特质所组成。文化特质又可分为物质的与非物质的,前者如器皿、食物、服饰等,后者如技术、态度、仪式等。也称为「文化元素」。
分类:
为文
文化人
《国语辞典》:
原子时代(原子时代)
拼音:
yuán zǐ shí dài
原子能被发现以后,有代替电力而为文明原动力的趋势,因而称自此以后的时代为「原子时代」。
分类:
原子能
被发
发现
电力
为文
文明
原动力
趋势
《国语辞典》:
影像处理(影像处理)
拼音:
yǐng xiàng chǔ lǐ
利用软体编辑处理影像资讯,为文件编辑,为多媒体制作,或为影像的特效处理等。
分类:
软体
编辑
影像
为文
文件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