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3,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诸趣
隐帙
二宝
佣作
跟肘
形家
赘言
四患
转世
四白
扊扅歌
问绢
鬼魂
露面
康回
《漢語大詞典》:诸趣(諸趣)
佛教语。六道轮回的别称。佛教的轮回说认为人死后神识进入轮回各道。由于自我善恶业力的不同,在六道中升降浮沉。《楞伽经》卷四:“堕生死海诸趣旷野,如汲井轮。” 章太炎 《菌说》:“六道升降,由于志念进退,其説亦近,而所化者乃其胤胄,非如佛家谓灵魂堕入诸趣也。”
《漢語大詞典》:隐帙(隱帙)
冷僻少见不为人知的书籍。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 嶠 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响。”
《漢語大詞典》:二宝
(1).指精美而为人宝爱的诗文与书法。南史·谢灵运传:“ 灵运 诗书皆兼独絶,每文竟,手自写之, 文帝 称为二寳。” 宋 欧阳修 《答杜相公惠诗》:“言无俗韵精而劲,笔有神锋老更奇。二寳将收传百世,岂惟荣耀诧当时。”
(2).指 宋 胡伸 与 汪藻 。宋史·文苑传七·汪藻:“ 徽宗 亲製《君臣庆会阁诗》,群臣皆賡进,惟 藻 和篇,众莫能及。时 胡伸 亦以文名,人为之语曰:‘ 江左 二寳, 胡伸 、 汪藻 。’”
《國語辭典》:佣作(傭作)  拼音:yōng zuō
受雇为人工作。《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家贫,衡佣作以给食饮。」《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动见楷模焉」句下裴松之注引《魏略》:「县官以其孤老,给廪日五升。五升不足食,颇行佣作以裨粮。」
《漢語大詞典》:跟肘
脚跟和手肘。为人体四肢的一部分。比喻不全的笔划。 宋 苏轼 《石鼓歌》:“模糊半已似瘢胝,詰曲犹能辨跟肘。”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言字中之漫灭缺损者,如疮瘠之瘢痕,手间之胼胝,与夫形体不全,但餘足跟臂肘者耳。” 清 沈德潜 《分赋古鼎诗三十韵》:“跟肘细分析,詰曲空抑噫。”
《漢語大詞典》:形家
旧时以相度地形吉凶,为人选择宅基、墓地为业的人。也称堪舆家。 清 顾炎武 《〈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诗〉序》:“先考葬祖墓左四十年,其左有池,形家或言兆有水。” 何启 胡礼垣 《新政论议》:“ 中国 风角形家,岂能破其大惑。”
《國語辭典》:赘言(贅言)  拼音:zhuì yán
多馀的言词。也称为「赘词」、「赘语」。
《漢語大詞典》:四患
(1).处事的四患。指叨、贪、很、矜。庄子·渔父:“所谓四患者:好经大事,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专知擅事,侵人自用,谓之贪;见过不更,闻諫愈甚,谓之很;人同于己,则可,不同于己,虽善不善,谓之矜。”
(2).致政的四患。指伪、私、放、奢。后汉书·荀悦传:“致政之术,先屏四患。一曰伪,二曰私,三曰放,四曰奢。伪乱俗,私坏法,放越轨,奢败制。”
(3).指财、色、名、势。 宋 邵雍 《男子吟》:“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依。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
(4).佛教语。以生、老、病、死为人生四患。
《國語辭典》:转世(轉世)  拼音:zhuǎn shì
佛教指原先的生命结束,再投生成另一个新的生命体。《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盖玄宗是孔升真人转世,所以一心好道。」《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和尚方才知道是他父亲转世,因向那人家哭著求告,施舍在庵里供养著。」
《漢語大詞典》:四白
(1).因眼珠小而四周皆露眼白。旧时相者认为人有此相则死于刀兵之灾;又以为妇人有此相则与人奸乱。 汉 王符 潜夫论·相列:“《説卦》:巽,为人多白眼。相扬四白者,兵死。” 汪继培劐 笺引 王先生 云:“四白,谓睛之上下左右皆露白,所谓‘多白眼’也。相妇人法:目有四白,五夫守宅。见唐书·方技·袁天纲传。”又 北周 郎中 裴珪 妾 赵氏 目有四白,相者 张璟藏 劐谓其“终以姦废”,后应验。见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
(2).指 商山 四皓。《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滥充选於多士,在参戎之盛列,惭四白之调护,厠六友之谈説。”原注:“时迁中抚军外兵参军,掌记室,与 文珪 、 刘民英 等与世子游处。”参见“ 四皓 ”。
(3).经穴名。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下眼睑下一寸,当眶下孔处。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卷三:“四白,在目下一寸,向頄骨颧空,足阳明脉气所发。”
《國語辭典》:四皓  拼音:sì hào
商山四皓的简称。参见「商山四皓」条。《文选。扬雄。解嘲》:「若夫蔺生收功于章表,四皓采荣于南山。」《文选。班彪。王命论》:「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國語辭典》:扊扅歌  拼音:yǎn yí gē
一种琴曲。百里奚妻作,三首,其一为:「百里奚,五羊皮,忆别离,烹伏雌,炊扊扅,今富贵,忘我为。」后人因称为「扊扅歌」。
《國語辭典》:扊扅  拼音:yǎn yí
门闩。宋。陆游 舍北行饭诗:「晚来懒复呼童子,自掩柴门上扊扅。」
《漢語大詞典》:问绢(問絹)
三国志·魏志·胡质传“ 威 , 咸熙 中官至 徐州 刺史”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威 字 伯虎 ,少有志尚,厉操清白。 质 之为 荆州 也, 威 自京都省之……临辞, 质 赐绢一疋,为道路粮。 威 跪曰:‘大人清白,不审於何得此绢?’ 质 曰:‘是吾俸禄之餘,故以为汝粮耳。’”后遂用“问绢”作为人清慎之典。亦以咏归觐省亲。 唐 杜甫 《送窦九归成都》诗:“读书 云阁观 ,问绢 锦官城 。” 仇兆鳌 注:“ 竇九 恐是 成都 竇少尹 之子,故用问绢事,时盖以省覲归 成都 耶。” 唐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诗:“独揽还珠美,寧唯问绢情。”
分類:为人
《國語辭典》:鬼魂  拼音:guǐ hún
人死后的魂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出:「好像一位阎罗王,掌著这本大帐簿,点了没数的鬼魂名姓。」
《國語辭典》:露面  拼音:lòu miàn
出面、出现。《红楼梦》第六八回:「如今你们只别露面,我只领了你妹妹去与老太太、太太们磕头。」《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只是事虽平静,京里却去不得,恐怕露了面,叫人家说出前事,有些不便。」
《國語辭典》:康回  拼音:kāng huí
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共工。参见「共工」条。《楚辞。屈原。天问》:「康回冯怒,坠何故以东南倾?」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辨骚》:「康回倾地,夷羿彃日,木夫九首,土伯三目,谲怪之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