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衣冠盛事  拼音:yī guān shèng shì
记载将相功勋的盛事。旧时贵族世家一门之内世代相承,皆享荣华富贵之事。宋。欧阳修〈供备库副使王道卿可西京左藏库副使制〉:「唐将相之后,能以勋名继其家者,亦众秉笔者记之号称衣冠盛事。」
《漢語大詞典》:夜行被绣(夜行被繡)
谓身穿锦绣衣服在黑夜行走。比喻显贵不为人所知。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汉 苏武 《报李陵书》:“语曰:‘夜行被绣,不足为荣。’”
《国语辞典》:享乐主义(享乐主义)  拼音:xiǎng lè zhǔ yì
以物质享受为人生目的的学说。
《國語辭典》:胸无城府(胸無城府)  拼音:xiōng wú chéng fǔ
城,城池。府,储藏武器的仓库。胸无城府比喻为人坦率正直,没有心机。《清史稿。卷三七九。陶澍传》:「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國語辭典》:刑事责任(刑事責任)  拼音:xíng shì zé rèn
一种法律责任。因触犯《刑法》及相关刑罚法律所定的罪名,而应接受的法律制裁及其后果。刑罚有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褫夺公权、没收、追徵、追缴或抵偿等种类,与民事、行政或政治责任不同。
《國語辭典》:行不由径(行不由徑)  拼音:xíng bù yóu jìng
走路不走捷径。比喻行事光明正大,不投机取巧。《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史记。卷六一。伯夷传》:「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漢語大詞典》:行不从径(行不從徑)
走路不遵循正道。比喻做事为学走捷径。列子·说符:“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以是求利,不亦难乎?”亦作“ 行不由径 ”。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凡学者必先精此书,次览羣籍,譬夫行不由径,非所闻焉。”
《漢語大詞典》:续魄(續魄)
即招魂。古人以为人死后有魂魄,于是有招魂之俗。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按《韩诗》云:‘唯 溱 与 洧 ,方洹洹兮;唯士与女,方秉蕑兮。’注谓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续魄,祓除岁秽。”
《國語辭典》:小家碧玉  拼音:xiǎo jiā bì yù
语本晋。孙绰 情人碧玉歌二首之一:「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后指年轻貌美的婢妾或平常人家的女儿。《黑籍冤魂》第二一回:「无论南部烟花,小家碧玉,只要有宜男相,便算得如意珠。」
《國語辭典》:心织笔耕(心織筆耕)  拼音:xīn zhī bǐ gēng
唐朝王勃擅长为文,常受人请托,所得金帛颇为丰厚,当时人谓「心织笔耕」。典出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九。心耕笔织》。后用以形容文章写的好,并以卖文为生。
《國語辭典》:心口如一  拼音:xīn kǒu rú yī
心中所想的和口中所说的一模一样。《镜花缘》第六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儿女英雄传》第二○回:「真个的你家这姨奶奶,虽说没甚么样儿,可倒是个心口如一的厚实人儿。」
《國語辭典》:心不应口(心不應口)  拼音:xīn bù yìng kǒu
心里想的与嘴里说的不一致,形容人虚伪作假。《群音类选。清腔类。卷五。步步娇。簟展湘纹新凉透曲》:「恨他心不应口,把欢娱翻成僝僽。情儿泛泛,浑如江水流。」
《国语辞典》:匿迹隐形(匿迹隐形)  拼音:nì jī yǐn xíng
遁隐形迹,不为人知。《四游记。西游记。第九回》:「师徒们匿迹隐形,不知何日寻得取经人?」也作「匿迹潜形」。
《国语辞典》:尿液筛检(尿液筛检)  拼音:niào yè shāi jiǎn
尿液的分析检验。为人体代谢情形不正常时所做的检查项目。如:「他从尿液筛检报告中得知自己得了糖尿病。」
《国语辞典》:名声籍甚(名声籍甚)  拼音:míng shēng jí shèn
名声远播,广为人知。《汉书。卷四三。郦陆朱刘叔孙传。陆贾》:「陈平乃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遗贾为食饮费。贾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籍甚。」晋。袁宏《后汉纪。卷一○。孝明皇帝纪》:「睦不远千里,交结知识,宿德名儒,莫不造其门,睦虚已折节,以礼接之,由是名声籍甚。」
《国语辞典》:磨而不磷  拼音:mó ér bù lìn
磷,薄。「磨而不磷」指物体极为坚硬,磨都磨不薄。比喻为人处事不受外在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志。《论语。阳货》:「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唐。李德裕〈袁盎以周勃为功臣论〉:「然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未尝不心存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