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磨而不磷  拼音:mó ér bù lìn
磷,薄。「磨而不磷」指物体极为坚硬,磨都磨不薄。比喻为人处事不受外在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志。《论语。阳货》:「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唐。李德裕〈袁盎以周勃为功臣论〉:「然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未尝不心存社稷。」
《国语辞典》:磨踵灭顶(磨踵灭顶)  拼音:mó zhǒng miè dǐng
不顾自身损伤,仍不辞辛劳,为人服务。《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史臣曰》:「墨家之教,遵上俭薄,磨踵灭顶,且犹非吝。」也作「摩顶放踵」。
《国语辞典》:母仪足式(母仪足式)  拼音:mǔ yí zú shì
形容妇德足以为人母的典范。常用作吊唁他人丧母的挽词。
《国语辞典》:朴讷诚笃(朴讷诚笃)  拼音:pú nà chéng dǔ
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聊斋志异。卷六。蕙芳》:「马生其名混,其业亵,蕙芳奚取哉?于此见仙人之贵朴讷诚笃也。」
《国语辞典》:妙画通灵(妙画通灵)  拼音:miào huà tōng líng
东晋画家顾恺之为人超脱而可笑的一个故事。典出《晋书。卷九二。文苑传。顾恺之传》。
《国语辞典》:民生哲学(民生哲学)  拼音:mín shēng zhé xué
三民主义的最高原理与哲学基础,认为人类求生存为社会进化的根源,而民生为历史的中心。
《国语辞典》:骂坐灌夫(骂坐灌夫)  拼音:mà zuò guàn fū
形容为人鲠直敢言。参见「灌夫骂坐」条。宋。沈瀛〈减字木兰花。人无常止〉词:「刚而使酒。骂坐灌夫忘客寿。」
《国语辞典》:衾影无惭(衾影无惭)  拼音:qīn yǐng wú cán
语本北齐。刘昼《刘子。卷二。慎独》:「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比喻为人光明磊落,独处时亦问心无愧。《官场现形记》第二○回:「我们讲理学的人,最讲究的是慎独工夫,总要能够衾影无惭,屋漏不愧。」
《国语辞典》:谦卑自牧(谦卑自牧)  拼音:qiān bēi zì mù
为人处事谦和退让,以修养自我的德性。语本《易经。谦卦。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也作「谦冲自牧」。
《国语辞典》:谦冲自牧(谦冲自牧)  拼音:qiān chōng zì mù
为人处事谦和退让,以修养自我的德性。参见「谦卑自牧」条。唐。魏徵〈论时政疏〉:「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国语辞典》:谦虚自牧(谦虚自牧)  拼音:qiān xū zì mù
为人处事谦和退让,以修养自我的德性。参见「谦卑自牧」条。《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大王功隆德盛,天相人归,自宜即真登极,以慰天下之望,何用谦虚自牧以藩方自处乎?」
《国语辞典》:确定故意(确定故意)  拼音:què dìng gù yì
在法律上指行为人对于构成犯罪的事实,明知并有意使其发生者,称为「确定故意」。也称为「直接故意」。
《国语辞典》:雇妻鬻子  拼音:gù qī yù zǐ
荒年生活困苦,以致需妻子为人雇工或贩卖儿女,才能度日。《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虽撤屋伐木、雇妻鬻子,仅可供给催租吏卒酒食之费。」
《国语辞典》:方正不阿  拼音:fāng zhèng bù ē
为人正直,不逢迎谄媚。《明史。卷一八○。王徽传》:「有方正不阿者,即以为不肖,而朝夕谗谤之,日加浸润,未免致疑。」也作「方正不苟」。
《国语辞典》:方正不苟  拼音:fāng zhèng bù gǒu
为人正直,不逢迎谄媚。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二二。梦幻许昌》:「嘉定有老儒,名朱纲,为人方正不苟,颇信佛老之说。」也作「方正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