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右相丹青
唐 阎立本 工绘画,尤善写真,所作《秦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功臣图》甚得时誉。“及为右相,与左相 姜恪 对掌枢密。 恪 既歷任将军,立功塞外, 立本 唯善於图画,非宰辅之器,故时人以《千字文》为语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事见旧唐书本传。后以“右相丹青”为工于写照之典。 清 赵翼 《石刻诸葛忠武侯像歌》:“右相丹青追髣髴,妙手重橅稿频易。”
《漢語大詞典》:言炳丹青
言辞如丹青般光辉灿烂。丹青,指绘画。语出 汉 扬雄 《法言·君子》:“或问:‘圣人之言,炳若丹青,有诸?’”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言炳丹青,道润金璧。”
《国语辞典》:妙手丹青  拼音:miào shǒu dān qīng
绘画技艺高超的人。《三侠五义》第六回:「丞相遵旨。回府,又叫妙手丹青照样画了几张。」《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庄濯江寻妙手丹青画了一幅〈登高送别图〉,在会诸人,都做了诗。」
《国语辞典》:丹青妙手  拼音:dān qīng miào shǒu
称赞擅于绘画的画家。
《分类字锦》:晃耀丹青(晃耀丹青)
林希逸孔雀赋分雌雄而入画合姚魏以为屏曾颜色之足眩乃晃耀乎丹青
分类:孔雀
《分类字锦》:白黑丹青
列子:周穆王西巡狩,越昆崙,不至弇山,反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问曰:若有何能?偃师曰:臣唯命所试,然臣已有所造,愿王先观之。穆王曰:日以俱来,吾与若俱观之。翼日,偃师谒见王,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唯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立欲诛偃师。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传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王谛料之,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攴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具者,合会复如初见。王试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步。穆王始悦而叹曰: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诏贰车载之以归。
分类:偶字
《分类字锦》:丹青元老
李商隐为李贻孙上李相公启:伏惟相公,丹青元老,冠盖中州,群生指南,命代先觉。
分类:宰执
《分类字锦》:丹青孕彩
郑惟忠古石赋:天台始裂,地乳初分;丹青孕彩,隐起成文。
分类:
《分类字锦》:丹青之信
后汉书来歙传:歙东诣洛阳。帝见歙大欢。拜为大中大夫。是时方以陇蜀为忧。歙因自请曰:臣尝与隗嚣相遇长安。其人始起。以汉为名。今陛下圣德隆兴。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述自亡之势。不足图也。帝然之。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
分类:奉使
《漢語大詞典》:丹青竹
竹名。《广群芳谱·竹谱一·竹一》:“丹青竹,叶黄碧丹相间,出 熊耳山 。”
分類:竹名
《分类字锦》:深戒丹青
历代名画记》:太宗与侍臣泛游春苑,池中有奇鸟随波容与,上爱玩不已,急召阎立本写貌。閤内传呼画师阎立本,立本时已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侧,手挥丹素,目瞻坐宾,不胜愧赧。退诫其子曰:“吾少好读书属词,今独以丹青见知,躬厮役之务,辱莫大焉。尔宜深戒,勿习此艺。”
分类:知耻
《漢語大詞典》:丹碧
(1).泛指涂饰在建筑物或器物上的色彩。 宋 陆游 《桃源忆故人·应灵道中》词:“丹碧未乾人去,高栋空留句。” 清 唐甄 潜书·非文:“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狗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
(2).犹丹青。指绘画。 清 王晫 今世说·宠礼:“﹝ 史鉴宗 ﹞心灵敏,多艺能,能诗善弈,工字学,兼精丹碧。”
《漢語大詞典》:朱碧
(1).犹言丹青。借指图画。 明 唐寅 《梨花》诗:“一箱朱碧漫纷紜,独惜梨花一段云。”
(2).犹言丹青。着色,涂彩。 清 唐孙华 《宋坚斋刑部斋中观〈南巡图〉恭纪》诗:“先成藳本后朱碧,次第妥帖无差池。”
《漢語大詞典》:朱蓝(朱藍)
(1).朱色和蓝色。 南朝 齐 王融 《为王俭让国子祭酒表》:“匪曰兰芷,畴变入室之情;不自朱蓝,何迁素丝之质。” 宋 梅尧臣 《题三教圆通堂诗》:“排楹厌文础,焕采涂朱蓝。”
(2).比喻不同流派。南齐书·文学传论:“ 颜 谢 并起,乃各擅奇; 休 鲍 后出,咸亦标世。朱蓝共妍,不相祖述。”
(3).犹丹青。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江僧宝》:“斟酌远 陆 ,亲渐朱蓝,用笔骨梗,甚有师法,像人之外,非其所长也。”
(4).引申谓华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季伐弥饰,绚言朱蓝。”
《國語辭典》:丹青  拼音:dān qīng
1.绘画时所用的颜料。《周礼。秋官。职金》:「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管子。小称》:「管子曰:『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
2.绘画。《晋书。卷九二。文苑列传。顾恺之》:「尤善丹青,图写特妙。」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高挑起染渲佳人丹青画,卖弄他生长在王侯宰相家。」
3.丹青不易褪色,因以比喻始终不渝。《后汉书。卷一三。隗嚣公孙述列传。公孙述》:「帝乃与述书,陈言祸福,以明丹青之信。」晋。傅玄董逃行历九秋篇〉:「妾心结意丹青,何忧君心中倾。」
4.丹,丹册,记载功勋;青,青史,纪录史事。「丹青」泛指史籍。汉。王充《论衡。书虚》:「俗语不实,成为丹青;丹青之文,贤圣惑焉。」宋。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5.指画像;绘画。唐。杜甫过郭代公故宅〉诗:「迥出名臣上,丹青照台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描摹出江山如故,输与丹青。」
6.画工的代称。三国魏。曹丕与孟达书〉:「故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西游记》第九五回:「国王传旨,召丹青图下圣僧四众喜容,供养在华夷楼上。」
《漢語大詞典》:丹青地
指朝廷庙堂。 唐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交合丹青地,恩倾雨露辰。” 唐 杜甫 《石砚》诗:“致於丹青地,知汝随顾盼。” 仇兆鳌 注:“丹青地,谓丹墀青琐之间。” 杨伦 笺注:“言此砚致於 明光 禁中丹墀青琐之地,亦得蒙天子之盼睞也。”
分類:朝廷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