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28,分62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临问
顾临
临沂
四临
哭临
入临
后临
临虚
临笔
临睨
久临
控临
辱临
溥临
临履
《國語辭典》:临问(臨問)  拼音:lín wèn
前来问候或咨询。《汉书。卷七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李寻》:「不忘疏贱之臣,幸使重臣临问。」
《漢語大詞典》:顾临(顧臨)
过访,莅临。孔丛子·陈士义:“幸见顾临,愿图国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姓:“异日他适,见杖而来者,儼然 刘 也。比至,殷殷问讯,且请顾临。”
分類:过访莅临
《韵府拾遗 微韵》:临沂(临沂)
宋书刘遵考传:孝建元年,起为征卤将军,率众屯临沂县,仍除吴兴太守。明年,徵为湘州刺史,未行,迁尚书左仆射。
分类:临沂
《漢語大詞典》:四临(四臨)
四面逼近。南史·宋纪上·武帝:“公蒐乘秣马,敻入远疆,衝櫓四临,万雉俱溃,拓土三千,申威龙漠。” 唐 陆贽 《安抚淮西归顺将士百姓赦》:“今王师四临,所至剋捷,将士百姓,款附甚多。”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请加戍 剑南 、 西山 、 涇原 等州, 安西 镇守,扬兵四临……可以立功云。”
分類:四面逼近
《國語辭典》:哭临(哭臨)  拼音:kū lìn
本指国丧,众人举哀同哭。《史记。卷一○。孝文本纪》:「绖带无过三寸,毋布车及兵器,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后泛涕泣哀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清。徐珂《清稗类钞。义侠类。洪北江经纪黄仲则丧》:「至,则仲则已逝,移殡萧寺。洪哭临甚哀,为经纪后事备至。」
《漢語大詞典》:入临(入臨)
(1).进门哭吊。礼记·曲礼上:“望柩不歌,入临不翔,当食不叹。” 孔颖达 疏:“谓入临人之丧,不得趍翔为容。”
(2).入朝哭临。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 司马光 入临,卫士见 光 ,皆以手加额曰:‘此 司马相公 也!’”
分類:进门入朝
《骈字类编》:后临(后临)
王褒甘泉颂见北极下。
《漢語大詞典》:临虚(臨虚)
凭临虚空。 晋 郭璞 《江赋》:“迅蜼临虚以骋巧,孤玃登危而雍容。” 唐 杜甫 《石柜阁》诗:“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
分類:虚空
《漢語大詞典》:临笔(臨筆)
(1).谓执笔之际。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昙无忏传附安阳侯传:“ 安阳 既通习积久,临笔无滞,旬有七日,出为五卷。”《颜氏家藏尺牍·王士禄》:“外告母文一通,附呈台览。临笔曷胜恋切。”
(2).指临摹的书画。 清 李坤元 《忍斋杂识》:“ 思质 为 分宜 害,实以《清明上河图》故……既 分宜 索取此图, 思质 以临笔与之,而 分宜 门下客精於辨画者,覘知其故,从 思质 假金, 思质 拒之,因白 分宜 ,言图之伪。”
《漢語大詞典》:临睨(臨睨)
顾视;俯视;察看。《楚辞·离骚》:“陟陞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王逸 注:“睨,视也。” 南朝 梁 王屮《头陀寺碑文》:“倚据崇巖,临睨通壑。”《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是夜,万籟无声,月色如画,主母临睨旧乡,人非物是,黄尘清水,块土樵苏,不胜 令威 华表之感。”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今若与之临睨旧乡,观其所为同异者,邑里细人,越陌渡阡,则视以为殊气。”
《骈字类编》:久临(久临)
唐 黄滔 寄敷水卢校书 谏省垂清论,仙曹岂久临。
《漢語大詞典》:控临(控臨)
凭临,登临。 宋 范成大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之一:“控临縹緲疑无地,指点虚无欲驭风。”
分類:登临
《漢語大詞典》:辱临(辱臨)
敬称他人的来临。左传·昭公七年:“嘉惠未至,唯 襄公 之辱临我丧。”后汉书·儒林传上·孔僖:“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煇圣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宫梦弼:“旧岁辱临,又不明告,遂使开罪良多。”
《漢語大詞典》:溥临(溥臨)
广临。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上帝溥临,赐朕休宝。” 吕延济 注:“言上天广临下民,赐我美宝。”
《漢語大詞典》:临履(臨履)
(1).见“ 临深履薄 ”。
(2).谓实地察核。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初, 操 承 凉州 从事及 武都 降人之辞,説‘ 张鲁 易攻, 阳平城 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闻。”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 胡三省 注:“临履,谓亲临其地而履行营垒处所也。”
分類:实地察核
《國語辭典》:临深履薄(臨深履薄)  拼音:lín shēn lǚ bó
走近深渊,踩在薄冰上。语本《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比喻戒慎恐惧,十分小心。《后汉书。卷四八。杨终戒传》:「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文选。潘岳。西征赋》:「心战惧以兢悚,如临深而履薄。」也作「临深履冰」、「履薄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