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中间三昧,中间静虑,中间禅。大梵天王所得之禅定也。色界,无色界通有八地,每一地各有近分定与根本定。其中初禅地之近分定与根本定寻与伺之心所相应,第二禅以上,七地之近分定与根本定,则寻与伺皆不相应,而至极寂静。然其中间,唯有伺之心所相应而寻之心所不相应之禅定,是名中间定,修之者在初禅天顶上为大梵天王,彼常住此禅定。俱舍论二十八曰:「初本近分寻伺相应,上七定中皆无寻伺,唯中静虑有伺无寻,故彼胜初未及第二,依此义故立中间名。(中略)此定能招大梵处果,多修习者为大梵故。」
(术语)又名中间三昧,中间静虑,中间禅。大梵天王所得之禅定也。色界,无色界通有八地,每一地各有近分定与根本定。其中初禅地之近分定与根本定寻与伺之心所相应,第二禅以上,七地之近分定与根本定,则寻与伺皆不相应,而至极寂静。然其中间,唯有伺之心所相应而寻之心所不相应之禅定,是名中间定,修之者在初禅天顶上为大梵天王,彼常住此禅定。俱舍论二十八曰:「初本近分寻伺相应,上七定中皆无寻伺,唯中静虑有伺无寻,故彼胜初未及第二,依此义故立中间名。(中略)此定能招大梵处果,多修习者为大梵故。」
中间禅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中间定同。
(术语)与中间定同。
中间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中间定同。
(术语)与中间定同。
中间静虑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中间定同。
(术语)与中间定同。
中间护摩
【佛学大辞典】
(修法)此为大坛劝请曼荼罗诸尊而供养之祈受者灭罪生善悉地之法也。
(修法)此为大坛劝请曼荼罗诸尊而供养之祈受者灭罪生善悉地之法也。
中童子
【佛学大辞典】
(杂名)法会赋花筥者,谓之童子。有大童子中童子小童子之别。(参见:童子)
(杂名)法会赋花筥者,谓之童子。有大童子中童子小童子之别。(参见:童子)
童子
【佛学大辞典】
(术语)Kuma%ra,梵语究摩罗,鸠摩罗迦。为八岁以上未冠者之总称。西国希出家而寄侍于比丘所者,称曰童子,又经中称菩萨为童子,以菩萨是如来之王子故也。又取无淫欲念,如世童子之意。寄归传三曰:「凡诸白衣,诣苾刍所,若专诵佛典。情希落发,毕愿缁衣,号为童子。或求外典无心出离名曰学生。」玄应音义五曰:「究摩啰者,是彼土八岁未冠者童子总名。」释氏要览上曰:「经中呼文殊善财宝积月光等诸大菩萨为童子者,即非稚齿。如智论云:如文殊师利十力四无畏等悉具佛事。故往鸠摩罗迦地。又云:若菩萨从初发心断淫欲,乃至菩萨是名童子。」
【佛学常见辞汇】
经中常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之真子,二因无淫欲之念犹如世间之童子,并非指年幼为童子。
(术语)Kuma%ra,梵语究摩罗,鸠摩罗迦。为八岁以上未冠者之总称。西国希出家而寄侍于比丘所者,称曰童子,又经中称菩萨为童子,以菩萨是如来之王子故也。又取无淫欲念,如世童子之意。寄归传三曰:「凡诸白衣,诣苾刍所,若专诵佛典。情希落发,毕愿缁衣,号为童子。或求外典无心出离名曰学生。」玄应音义五曰:「究摩啰者,是彼土八岁未冠者童子总名。」释氏要览上曰:「经中呼文殊善财宝积月光等诸大菩萨为童子者,即非稚齿。如智论云:如文殊师利十力四无畏等悉具佛事。故往鸠摩罗迦地。又云:若菩萨从初发心断淫欲,乃至菩萨是名童子。」
【佛学常见辞汇】
经中常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之真子,二因无淫欲之念犹如世间之童子,并非指年幼为童子。
中阳院
【佛学大辞典】
(界名)此天位于欲色二界之中间,在兜率天之侧。中有灵所台。台有树,二月开花,七日七夜落,八月七日果成。此天冥众,相集彼岸会时商量各帐簿,八度校之,三度覆之,押捺治定再治之印,以判定众生善恶之业云。
(界名)此天位于欲色二界之中间,在兜率天之侧。中有灵所台。台有树,二月开花,七日七夜落,八月七日果成。此天冥众,相集彼岸会时商量各帐簿,八度校之,三度覆之,押捺治定再治之印,以判定众生善恶之业云。
中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相以唯识为中道,三论以八不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为中道。中者,不二之义。绝待之称,双非双照之目也。中论偈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
【佛学常见辞汇】
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谓之中道。法相以唯识为中道,三论以八不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为中道。
(术语)法相以唯识为中道,三论以八不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为中道。中者,不二之义。绝待之称,双非双照之目也。中论偈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
【佛学常见辞汇】
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谓之中道。法相以唯识为中道,三论以八不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为中道。
四种中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对偏中,对于大小学人断常之偏病而说中道。谓之对偏中。二尽偏中,大小学人有断常之偏病,则不成中,偏病若尽即中显,谓之尽偏中。三绝待中对于素来偏病故有中,偏病既除,则中亦不立,非中非偏,为度众生,而强名为中,是曰绝待中。四成假中,以有无为假,非有非无为中。曰非有非无故说有无。如是之中为成有无之假,故谓之成假中。见三论玄义。
(名数)一对偏中,对于大小学人断常之偏病而说中道。谓之对偏中。二尽偏中,大小学人有断常之偏病,则不成中,偏病若尽即中显,谓之尽偏中。三绝待中对于素来偏病故有中,偏病既除,则中亦不立,非中非偏,为度众生,而强名为中,是曰绝待中。四成假中,以有无为假,非有非无为中。曰非有非无故说有无。如是之中为成有无之假,故谓之成假中。见三论玄义。
中道宗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中道教同。
(术语)与中道教同。
中道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时教之一。说有空不偏中道之教也。是法相宗所立。
(术语)三时教之一。说有空不偏中道之教也。是法相宗所立。
中道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三观之一。观中谛之理而断无明之惑也。四教仪曰:「从此用中道观,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
【佛学常见辞汇】
观想中正不偏之理的观法,为天台三观之一。
(术语)天台三观之一。观中谛之理而断无明之惑也。四教仪曰:「从此用中道观,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
【佛学常见辞汇】
观想中正不偏之理的观法,为天台三观之一。
中道妙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超绝假观与空观之真实中道观法也。
(术语)谓超绝假观与空观之真实中道观法也。
中道实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万有之实相,非有非空。非有非空之中道也。
【佛学常见辞汇】
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叫做中道实相。
(术语)万有之实相,非有非空。非有非空之中道也。
【佛学常见辞汇】
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叫做中道实相。
中道应本
【佛学大辞典】
(术语)依别圆二教之义,以圆实中道为应化身之根本也。依藏通二教之意,则实谛为偏直空理,三界诸法本在理外,依惑业因缘而生,故断惑已,则三界诸法归于空已。故菩萨欲永受三界之生,而度众生者,或故留惑,或由惑之习气势力也。然别圆二教之意,谓十界诸法以中道之理为本,中道之理,为应缘而现者,故断烦恼,而中道之体愈圆明,十界诸法显现,随机感而起不思议之应用。是曰中道之应本。
(术语)依别圆二教之义,以圆实中道为应化身之根本也。依藏通二教之意,则实谛为偏直空理,三界诸法本在理外,依惑业因缘而生,故断惑已,则三界诸法归于空已。故菩萨欲永受三界之生,而度众生者,或故留惑,或由惑之习气势力也。然别圆二教之意,谓十界诸法以中道之理为本,中道之理,为应缘而现者,故断烦恼,而中道之体愈圆明,十界诸法显现,随机感而起不思议之应用。是曰中道之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