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85,分186页显示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3  34  35  3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中乾
中变
中江
窟中
履中
夏中
庐中
中雨
中星
中程
中观
嵇中散
中耳
中材
中峙
《骈字类编》:中乾
左传步扬御戎家仆徒为右乘小驷郑入也庆郑曰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彊中乾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弗听注外有强形而内实乾竭 甘泽谣许云封乐工之笛者贞元初韦应物自兰台郎出为和州舟泊灵璧驿忽闻云封笛声酷似天宝中梨园法曲李谟所吹者遂召云封问之乃李谟外孙也韦公曰我有乳母之子尝授笛李供奉旧吹之曲即李所赐也遂囊出旧笛云封抚而视之曰信是佳笛但非外祖所吹者乃谓韦公曰竹生云梦之南以今年七月望前生明年七月望前伐过期不伐则其音实未期而伐则其音汎浮者外泽中乾乾者受气不全遇至音必破韦公曰欲旌汝鉴笛破无伤云封乃奏笛六州遍一叠未尽騞然中裂公惊叹久之
《漢語大詞典》:中变(中變)
(1).中等的变化。史记·天官书:“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
(2).中途变化。 宋 苏辙 《历代论·李固》:“ 固 復以 清河 为请,与 胡广 赵戒 同谋, 广 戒 惧而中变。”《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好事定然中变,连累小子必然受辱!” 沙汀 《淘金记》十六:“要不是 龙哥 依照历来的习惯,大声武气地出来阻止,事情也许会中变的。”
分類:中途中等
《漢語大詞典》:中江
(1).江流的中央;江中。三国志·吴志·周瑜传“顷之,烟炎张天” 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北齐书·王琳传:“ 太清 二年, 侯景 渡江,遣 琳 献米万石,未至,都城陷,乃中江沉米,轻舸还 荆州 。” 元 范梈 《送吴真人持诏宁亲》诗:“明月落中江,倒景射斗牛。”
(2).水名。古三江之一。书·禹贡:“东为 中江 ,入于海。”
(3). 汉 以后有多种解释。汉书·地理志指今 安徽 芜湖 东经 江苏 、 高淳 、 东坝 、 溧阳 至 宜兴 通 太湖 一水;初学记引 郑玄 说,指 岷江 会合 北江 、 南江 后的一段; 盛弘之 《荆州记》指 长江 经流自今 湖北 江陵 以下至 江西 九江 一段。今 四川 沱江 , 六朝 以来亦有 中江 之称。
《韵府拾遗 东韵》:窟中
张正见诗影绝乾河上声流入窟中
《漢語大詞典》:履中
(1).躬行中庸之道。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彼 舜 以匹夫,积正合仁,履中行善,而卒以兴。” 汉 焦赣 《易林·蛊之兑》:“含和履中,国无灾殃。”
(2).犹居中。谓践祚。 汉 焦赣 《易林·大有之坎》:“天地九重, 尧 舜 履中。正冠垂裳,宇宙平康。”
《漢語大詞典》:夏中
(1).犹夏季。 晋 王羲之 《谢仁祖帖》:“忽然夏中感怀,冷冷不适。足下復何似,耿耿。” 唐 戴叔伦 《送裴判官回湖南》诗:“莫怕南风且尽欢, 湘 山多雨夏中寒。”宋书·庾炳之传:“ 刘雍 自谓得其力助,事之如父,夏中进甘蔗,若新发於州。”
(2).佛教语。谓夏安居间之九十日,即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
《骈字类编》:庐中(庐中)
柳宗元寿州安丰县孝门铭寿州安丰李兴父死兴捧土就坟沾渍涕洟坟左作小庐蒙以苫茨伏匿其中扶服顿踊昼夜哭诉孝诚幽达神为见异庐上产紫芝白芝二本各长一寸庐中醴泉涌出奇形异状应验图记
《國語辭典》:中雨  拼音:zhōng yǔ
每小时达三至十五公釐的降雨量,称为「中雨」。
《國語辭典》:中星  拼音:zhōng xīng
二十八星宿分布四方,按一定轨道运转,依次每月行至中天南方的星宿,称为「中星」。唐。韩休奉和圣制喜雨赋〉:「乘正阳而驭六气之辨,考中星而授四时之命。」
《漢語大詞典》:中程
亦作“ 中呈 ”。 指中等射程。如:中程导弹。
亦作“ 中呈 ”。
(1).合乎法度。《商君书·修权》:“故立法明分,中程者赏之,毁公者诛之。”邓析子·转辞:“明君立法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
(2).合乎要求、规格。汉书·陈万年传:“以律程作司空,为地臼木杵,舂不中程,或私解脱钳釱,衣服不如法,輒加罪笞。”宋史·李若谷传:“补长社县尉,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明史·曾同亨传:“军器自外输,率不中程,奏请半收其直。” 清 魏源 《〈定盦文录〉序》:“ 源 既论定其中程者,校正其章句违合者,凡得文若干篇,为十有二卷。”
(3).符合期限。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卒徒作不中呈,时命助之。”
《漢語大詞典》:中呈
见“ 中程 ”。
分類:中呈
《国语辞典》:中观(中观)  拼音:zhōng guān
佛教用语:(1)大乘佛教中观派的禅观。其见解从世俗的真理观之,由语言、概念所成立的现象是存在的。但从究竟的真理观之,没有丝毫真实存在的体性。修行者依这样的见解来思惟、观修。《三论玄义》:「若一法不穷,一言不尽,则戏论不灭,中观不生。」(2)大乘佛教的中观派。《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
《国语辞典》:嵇中散  拼音:jī zhōng sǎn
三国时嵇康,曾官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参见「嵇康」条。
《國語辭典》:中耳  拼音:zhōng ěr
中耳是耳的一个解剖结构,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中耳的主要结构是鼓膜和三个听小骨构成。有传导声音的功能。中耳通过耳咽管和咽喉相通。
《漢語大詞典》:中材
中等才能。亦指中等才能的人。史记·游侠列传序:“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 宋 曾巩 《筠州学记》:“其贤者超然自信而独立,其中材勉焉以待上之教化。”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三》:“中材絶侥倖之心,智勇甦束缚之怨。”
分類:中等才能
《漢語大詞典》:中峙
屹立其中。 汉 张衡 《西京赋》:“豫章珍馆,揭焉中峙。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 晋 郭璞 《昆仑丘》:“西老之宇,嵥然中峙,号曰天柱。” 宋 秦观 《浮山堰赋》:“袤九里以中峙兮,截万派之奔茫。”
分類: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