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中根證相
【三藏法数】
谓行人于禅定中,所得定根清净,就中所證之相,亦有三品不同。若于坐禅之时,忽觉身心澄静,发诸禅定,觉观分明,喜乐一心,即是下品定根净相。若于坐禅之时,身心安定,觉出入息长短细微,遍身毛孔出入无阂;或见自身诸不净相,因发禅定,身心快乐,寂然正受,即是中品定根净相。若于坐禅之时,身心安静,缘自五阴之身,即觉无常苦空梦幻不实,乃至一切诸法不生不灭,犹如虚空,寂静无为;厌离世间,悯念一切,即是上品定根净相。此之三品,总为中根行者所證之相。(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恶中恶
【三藏法数】
谓自吝法,亦教人吝法;由一人吝法,则令多人堕于恶道,亦是断灭佛法,是名恶中恶。
中者六十里
【三藏法数】
谓其中边山川稍险,故量为六十里也。
梦中独头意识
【三藏法数】
谓不对诸尘,而于梦中见种种境界,此亦心王性境变现而有诸相,是名梦中独头意识。
不共中不共变
【三藏法数】
谓如眼等五根,唯自己第八识中最初一念,托父母遗体时变现,名不共;出胎之后,唯自己受用,复名不共。如眼识,惟依眼根而发;乃至身识,唯依身根而发,不相混杂,是为不共中不共变。
不共中共变
【三藏法数】
谓内浮尘根,初唯自己第八识变现,名不共变;生已后,他人亦有受用之义,复名为共,是为不共中共变。(浮尘根者,谓眼耳等诸根,皆由色香味触四尘所成,故名浮尘。楞严经云:眼如蒲萄朵等。是也。他人受用者,谓自己浮尘根能见之境,他根亦能见,而亦得同受用也。)
共中共变
【三藏法数】
谓如山河大地,由多人之识同所变现,名之为共变;己亦与一切同用,复名为共,是名共中共变。
共中不共变
【三藏法数】
谓如己田宅,不与人共。又如一水,人见是水,饿鬼见是猛火、脓血等物,是名共中不共变。
南阎浮提日正中时
【三藏法数】
谓南阎浮提日正中时,东弗婆提日则始没,西瞿耶尼日则初出,北郁单越正当半夜。(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弗婆提,华言胜身。梵语瞿耶尼,华言牛货。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
西瞿耶尼日正中时
【三藏法数】
谓西瞿耶尼日正中时,南阎浮提日则始没,北郁单越日则始出,东弗婆提正当半夜。
东弗婆提日正中时
【三藏法数】
谓东弗婆提日正中时,北郁单越日则始没,南阎浮提日则初出,西瞿耶尼正当半夜。
北郁单越日正中时
【三藏法数】
谓北郁单越日正中时,西瞿耶尼日则始没,东弗婆提日则初出,南阎浮提正当半夜。
养身中虫
【三藏法数】
谓人身中多有诸虫,若缺饮食,则虫钻刺,身亦不安。必当及时进食而调养之,故须食也。
五十四珠为中品
【三藏法数】
此珠为中品者,以其数又次于前。若持以念佛名号,则功德利益为中品也。若以木槵、莲子、水晶、菩提子为者,其持掐所得之福亦如前也。
中方灌顶部
【三藏法数】
灌顶,喻也。如轮王太子受储君位,轮王乃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顶,加以宝冠。以喻毗卢遮那,已得一切如来灌顶,受佛职位,而为三界法王。以清净法界智,演说般若相应陀罗尼,加持众生,身口意业悉得清净,亦受灌顶之位,而證清净法身,是为灌顶部。故中央以毗卢遮那为教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