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0,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下一页
掌中果
三教──南中三教
五事生人中
事中修一心精进
理中修一心精进
取中空
中善
明利心中觉观发相
五根中患相
百劫顶寂定中修诸三昧
千劫金刚定中学诸威仪
万劫大寂定中学佛化行
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
中人想
佛类词典(续上)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掌中果
三教──南中三教
五事生人中
事中修一心精进
理中修一心精进
取中空
中善
明利心中觉观发相
五根中患相
百劫顶寂定中修诸三昧
千劫金刚定中学诸威仪
万劫大寂定中学佛化行
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
中人想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俗语佛源】
佛教把众生世界分为「三界」。其中欲界包括六欲天、人间和地狱;色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包括四空天。三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处所,充满痛苦烦恼,被喻为「火宅」。「五行」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构造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不但有各自的本质特征,而且相互之间有生成、克制等联系,从而构成了万物及其运动变化。「超出三界外」就是超出生死轮回,「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受物质的障碍。俗语「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的污染和拘束。如《封神演义》第二六回:「妹妹既系出家,原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岂得以世俗男女分别而论。」又如《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第二六回:「真君道:我既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么又来管你凡间什么闲争闲闹斗?」(李明权)
佛教把众生世界分为「三界」。其中欲界包括六欲天、人间和地狱;色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包括四空天。三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处所,充满痛苦烦恼,被喻为「火宅」。「五行」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构造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不但有各自的本质特征,而且相互之间有生成、克制等联系,从而构成了万物及其运动变化。「超出三界外」就是超出生死轮回,「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受物质的障碍。俗语「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的污染和拘束。如《封神演义》第二六回:「妹妹既系出家,原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岂得以世俗男女分别而论。」又如《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第二六回:「真君道:我既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么又来管你凡间什么闲争闲闹斗?」(李明权)
掌中果
【俗语佛源】
是「掌中庵摩勒果」的省略语。《维摩诘经·弟子品》说:「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僧肇注:「庵摩勒果,形似槟榔,食之除风冷。」此果梵名amara,是印度常见的一种药果。掌中果比喻一目了然,清晰易见的事物。如宋·陆游《怀江公民表》诗:「九州看如掌中果,天不遣为吁可惜。」此语为佛经常用的比喻。后亦变化为「掌上观纹」。如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可不道状元即怀中取物,觑富贵掌上观纹。」(李明权)
是「掌中庵摩勒果」的省略语。《维摩诘经·弟子品》说:「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僧肇注:「庵摩勒果,形似槟榔,食之除风冷。」此果梵名amara,是印度常见的一种药果。掌中果比喻一目了然,清晰易见的事物。如宋·陆游《怀江公民表》诗:「九州看如掌中果,天不遣为吁可惜。」此语为佛经常用的比喻。后亦变化为「掌上观纹」。如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可不道状元即怀中取物,觑富贵掌上观纹。」(李明权)
三教──南中三教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南中三教者,谓自齐朝已后,江南诸师,立此三教,判如来一代所说之法也。
〔一、渐教〕,谓佛说法,始自鹿苑,终至双树,从小至大,是名渐教。
〔二、顿教〕,谓佛最初为诸菩萨说华严经,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是名顿教。
〔三、不定教〕,谓别有经,虽非顿、渐所摄,而明佛性常住,即胜鬘经及金光明经等,是名不定教。
(出华严经疏)
南中三教者,谓自齐朝已后,江南诸师,立此三教,判如来一代所说之法也。
〔一、渐教〕,谓佛说法,始自鹿苑,终至双树,从小至大,是名渐教。
〔二、顿教〕,谓佛最初为诸菩萨说华严经,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是名顿教。
〔三、不定教〕,谓别有经,虽非顿、渐所摄,而明佛性常住,即胜鬘经及金光明经等,是名不定教。
五事生人中
【三藏法数】
(出辩意经)
谓诸众生能行此五事,则得于人中受生也。
〔一、布施〕,谓人常行仁慈,不吝财宝,赈济贫穷,是名布施。
〔二、持戒〕,谓人心常念戒,忆持无忘,不作诸恶,是名持戒。
〔三、忍辱〕,谓人若遇非理相干,能以情恕,安忍不动,是名忍辱。
〔四、精进〕,谓人直心向道,勤行众善,无有懈怠,是名精进。
〔五、忠孝〕,谓人秉心端正,事君能致其身,事亲能竭其力,是名忠孝。
(出辩意经)
谓诸众生能行此五事,则得于人中受生也。
〔一、布施〕,谓人常行仁慈,不吝财宝,赈济贫穷,是名布施。
〔二、持戒〕,谓人心常念戒,忆持无忘,不作诸恶,是名持戒。
〔三、忍辱〕,谓人若遇非理相干,能以情恕,安忍不动,是名忍辱。
〔四、精进〕,谓人直心向道,勤行众善,无有懈怠,是名精进。
〔五、忠孝〕,谓人秉心端正,事君能致其身,事亲能竭其力,是名忠孝。
事中修一心精进
【三藏法数】
谓行人于道场三七日中,行仪纯备。当礼佛时,一心虔恳,观想金容端严殊妙,俨然在目,心不异缘,乃至忏悔、行道、诵经、坐禅,悉皆一心,令与行法相应,无有懈怠,是名事中修一心精进。
谓行人于道场三七日中,行仪纯备。当礼佛时,一心虔恳,观想金容端严殊妙,俨然在目,心不异缘,乃至忏悔、行道、诵经、坐禅,悉皆一心,令与行法相应,无有懈怠,是名事中修一心精进。
理中修一心精进
【三藏法数】
谓行人初入道场,乃至三七日满,于其中间,所作行仪,常当照了一心寂静。如礼佛时,即知能礼所礼本性空寂,虽曰空寂,而自然感应道交,不可思议。盖由理体平等,生、佛不二。虽无能礼之人,而有我身礼诸佛前;虽无所礼之佛,而有诸佛随心显现。如是念念,无有懈怠,是名理中修一心精进。(生、佛者,众生诸佛也。)
谓行人初入道场,乃至三七日满,于其中间,所作行仪,常当照了一心寂静。如礼佛时,即知能礼所礼本性空寂,虽曰空寂,而自然感应道交,不可思议。盖由理体平等,生、佛不二。虽无能礼之人,而有我身礼诸佛前;虽无所礼之佛,而有诸佛随心显现。如是念念,无有懈怠,是名理中修一心精进。(生、佛者,众生诸佛也。)
取中空
【三藏法数】
谓取芦苇中本空虚,自性不实,以譬根尘中间各无自性,一切皆空,是名取中空。
谓取芦苇中本空虚,自性不实,以譬根尘中间各无自性,一切皆空,是名取中空。
中善
【三藏法数】
中善者,正说分居中,故名中善。如经方便品至分别功德品十九行偈,为正说分是也。
中善者,正说分居中,故名中善。如经方便品至分别功德品十九行偈,为正说分是也。
明利心中觉观发相
【三藏法数】
谓修禅之人,宿无善根,现修定时,善法不起。但觉观攀缘念念不住,三毒之中,或缘贪,或缘瞋,或缘痴,如是经年累月,而不得定。此为明利心中觉观发相。
谓修禅之人,宿无善根,现修定时,善法不起。但觉观攀缘念念不住,三毒之中,或缘贪,或缘瞋,或缘痴,如是经年累月,而不得定。此为明利心中觉观发相。
五根中患相
【三藏法数】
五根,眼耳鼻舌身也。身患者,四体卒痛,百节酸疼。舌患者,或疮或硬,饮食失味。鼻患者,鼻常齆塞,及流浓涕。耳患者,或痛或聋,或嘈嘈然作声。眼患者,或赤或疼,昏花翳闇,是为五根中患相。(齆,乌贡切。)
五根,眼耳鼻舌身也。身患者,四体卒痛,百节酸疼。舌患者,或疮或硬,饮食失味。鼻患者,鼻常齆塞,及流浓涕。耳患者,或痛或聋,或嘈嘈然作声。眼患者,或赤或疼,昏花翳闇,是为五根中患相。(齆,乌贡切。)
百劫顶寂定中修诸三昧
【三藏法数】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三昧,华言正定。顶寂定者,在众定之上,故名顶也。谓等觉菩萨住顶寂定,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一切三昧已,入金刚三昧,与一切法性相应相冥而得一合相也。(等觉者,去佛之位一等也。金刚三昧者,金刚最坚至利,谓入此三昧,则一切诸惑无不断也。)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三昧,华言正定。顶寂定者,在众定之上,故名顶也。谓等觉菩萨住顶寂定,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一切三昧已,入金刚三昧,与一切法性相应相冥而得一合相也。(等觉者,去佛之位一等也。金刚三昧者,金刚最坚至利,谓入此三昧,则一切诸惑无不断也。)
千劫金刚定中学诸威仪
【三藏法数】
谓等觉菩萨复住寿千劫,学佛一切威仪,象王观视,师子游步,修佛无量不可思议神通化导之法,皆现在前,入佛行处,坐佛道场也。
谓等觉菩萨复住寿千劫,学佛一切威仪,象王观视,师子游步,修佛无量不可思议神通化导之法,皆现在前,入佛行处,坐佛道场也。
万劫大寂定中学佛化行
【三藏法数】
谓等觉菩萨复住寿万劫,学佛教化之行,现诸色相,教化众生。复现同诸佛常行中道大乐无为也。
谓等觉菩萨复住寿万劫,学佛教化之行,现诸色相,教化众生。复现同诸佛常行中道大乐无为也。
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
【三藏法数】
谓缘觉之人,亦用体空之智,初观十二因缘生,次观十二因缘灭。观此生灭,即悟非生非灭,破见、思之惑;更能侵除习气,以由能观之智,比于声闻稍胜,故所證真空之理亦深,是名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侵除者,犹渐除也。习气者,见、思馀习之气分也。)
谓缘觉之人,亦用体空之智,初观十二因缘生,次观十二因缘灭。观此生灭,即悟非生非灭,破见、思之惑;更能侵除习气,以由能观之智,比于声闻稍胜,故所證真空之理亦深,是名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侵除者,犹渐除也。习气者,见、思馀习之气分也。)
中人想
【三藏法数】
中人想者,谓于非怨非亲之人,亦生亲爱之想也。
中人想者,谓于非怨非亲之人,亦生亲爱之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