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45,分143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胡證(字 启中 行第 十二 )
路黄中
杨衡(字 中师 世称 山中四友 )
李景俭(字 宽中、致用 行第 六 )
王仲舒(字 弘中、宏中 成 行第 十 )
裴度(字 中立 世称 裴令公 晋国公 文忠 行第 十六 号 绿野堂 )
裴垍(字 弘中、宏中 号 名臣 )
于敖(字 蹈中 )
卫中行(字 大受 )
韦执中
李虚中(字 常容 )
邢允中
陈中师(别称 陈仲师、陈中师 )
高元裕(字 景圭 名 允中 渤海郡令、渤海郡公 行第 二十九 )
其它辞典(续上)
刘积中胡證(字 启中 行第 十二 )
路黄中
杨衡(字 中师 世称 山中四友 )
李景俭(字 宽中、致用 行第 六 )
王仲舒(字 弘中、宏中 成 行第 十 )
裴度(字 中立 世称 裴令公 晋国公 文忠 行第 十六 号 绿野堂 )
裴垍(字 弘中、宏中 号 名臣 )
于敖(字 蹈中 )
卫中行(字 大受 )
韦执中
李虚中(字 常容 )
邢允中
陈中师(别称 陈仲师、陈中师 )
高元裕(字 景圭 名 允中 渤海郡令、渤海郡公 行第 二十九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8—828 【介绍】: 唐河中河东人,字启中。德宗贞元五年登进士第,屡佐使府。宪宗元和中,历官侍御史、户部郎中、魏博节度副使。九年,以党项寇边,證有安边才略,乃授振武军节度使。穆宗长庆初,以本官检校工部尚书充回纥和亲使,不辱使命。使还,拜工部侍郎。敬宗即位,改京兆尹。宝历初,拜户部尚书、判度支,固辞,拜岭南节度使。卒。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8—828 字启中,排行十二。河中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人。德宗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浑城辟为河中从事。宪宗元和九年(814)拜振武、灵胜节度使,途经河中,以州民入谒河中节度使赵宗儒,献诗云:“诗书入京国,旌旆过乡关。”穆宗长庆元年(821)以金吾大将军充送太和公主入回纥使。敬宗宝历二年(826)为岭南节度使,卒。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胡證勇力绝人,工书法,能诗。与白居易、杨巨源、王建相唱和。白居易赞其诗曰“唯向诗中得珠玉”(《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收诗1首。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德宗贞元间岳州刺史路怤子。宪宗元和元年(805)为浙江东道节度使杨于陵幕僚。事迹见《元和姓纂》卷八、《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下》。《会稽掇英总集》卷四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凤翔陈仓人,字中师。早年随父客蜀,曾隐居青城山。后与苻载、王简言、李元象同隐庐山,结草堂于五老峰下,号山中四友。德宗贞元中登进士第。贞元七年随桂管观察使齐映至桂州,后又入广州岭南节度使薛珏幕。贞元十六年任桂阳郡从事、郴州仓曹参军。官至试大理评事。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0—822以后 字中师。郡望弘农(今河南灵宝),籍贯凤翔宝鸡(今陕西宝鸡)。早年随父宦游于蜀,与苻载等共隐青城山。德宗建中元年(780)又与苻载、李元象、王简言共隐庐山,号“山中四友”。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十六年官左金吾卫仓曹参军桂阳部从事。事迹散见苻载《犀浦县令杨鸥墓志铭》、《唐摭言》卷二、《唐才子传》卷五等。杨衡爱写古调诗,颇自负,最重“一一鹤声飞上天”之句。(见《唐摭言》卷二)《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入2句。唐诗汇评
杨衡,生年年不详,字中师,凤翔宝鸡(今陕西宝鸡)人,郡望弘农(今河南灵宝南)。初与符载、王简言、李元象同隐蜀中青城山,后又同隐庐山,号“山中四友”。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客荆州。七年,为桂管观察使齐映幕从事。八年,入岭南节度使薛珏幕。王锷代薛珏镇广州,衡仍居幕职。又为郴州仓曹参军。十六年尚存。后不知所终。《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宗室后裔,字宽中。李瑀孙。德宗贞元进士。博闻强记,王叔文等以为可比管仲、诸葛亮。历为监察御史、忠州刺史、澧州刺史、谏议大夫、建州刺史、漳州刺史等,终少府少监。景俭性矜诞,使酒纵气,屡语侵宰相,故连遭贬谪,湮阨不得志卒。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宽中,一字致用,排行六,李唐宗室。德宗贞元十五年(799)登进士第。与王叔文等交善,二十年叔文专权,景俭居丧东都,故后未及累。历佐东都、晋绛幕。宪宗元和二年(807)任监察御史,三年贬江陵户曹。累迁忠州刺史,十五年授仓部员外郎,迁谏议大夫,寻贬建州刺史。穆宗长庆元年(821)复为谏议大夫,十二月以醉酒忤丞相,贬漳州刺史。二年追还为少府少监分司东都,未久卒。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与元稹、白居易过从唱酬甚密。《全唐诗》存联句1首。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二
景俭。宪宗朝官侍御史。大中时累迁御史大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2—823 【介绍】: 唐并州祁人,字弘中。少孤贫,以孝闻,嗜学工文,结交均知名之士。德宗贞元中,登贤良方正高第。拜左拾遗,累迁礼部考功员外郎。坐事贬荆南节度参谋。宪宗元和初,召为吏部员外郎,知制诰。文思温雅,所制诰文,人皆传写。历婺州、苏州刺史。穆宗时召为中书舍人。终江西观察使。卒谥成。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2—823 字弘中,排行十,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少客江南。德宗贞元十年(794)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累迁吏部员外郎。十九年贬连州司户参军。宪宗元和初召为吏部员外郎,五年(810)迁职方郎中知制诰。坐事贬峡州刺史,徙婺、苏二州刺史。十五年召拜中书舍人,六月出任江西观察使。穆宗长庆三年(823)卒,谥成。生平见韩愈《太原王公墓志铭》、《太原王公神道碑铭》、新、旧《唐书》本传。有文名,长于制诰。《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五
仲舒字宏中。太原人。贞元十年策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等科。登乙第。超拜右拾遗。累转尚书郎。元和中自职方郎中知制诰贬硖州刺史。迁苏州。穆宗立。召为中书舍人。出为江西道观察使。长庆三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5—839 【介绍】: 唐河东闻喜人,字中立。德宗贞元五年进士。宪宗元和时,历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力主削平藩镇。唐师讨蔡,以度视行营诸军。还朝,遇刺伤首。议者欲罢度,帝不听,即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旋以相职督诸军力战,遂擒吴元济。河北藩镇大惧,由此归顺朝廷。封晋国公。穆宗时,数出镇入相,以其用不用为天下重轻。文宗时,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以病乞还东都,乃作别墅号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觞咏其间。官终中书令。卒谥文忠。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5—839 字中立。排行十六,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德宗贞元五年(789)进士擢第。八年登博学宏词科。十年复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河阴县尉。宪宗元和年间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力主削藩,被李师道所遣刺客斫伤,宪宗用之益坚,遂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二年(817)督师讨平淮西,封晋国公。十四年出为河东节度使。穆宗长庆二年(822)及敬宗宝历二年(826)曾两次入相,后官至中书令。晚年留守东都,筑绿野堂以自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唱酬甚密。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元方回曰:“裴晋公度累朝元老,于功名之际盛矣,而诗人出其门尤盛。自为之诗,尤不可及。”(《瀛奎律髓》卷一七)寄马赠张籍一事,诗坛传为佳话。《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唐诗汇评
裴度(765-839),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又登宏辞科,补校书郎。举贤良方正异等,调河阴尉。元和初,迁监察御史、钊南西川节度掌书记。四年,召为起居舍人。自司封员外郎知制诰历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十年拜相。十二年率师平淮西吴元济,以功封晋国公。后为皇甫铸所构,出为河东节度使。长庆二年,守司徒,复知政事。又为李逢吉所陷,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宝历二年,复知政事。大和四年,出镇襄州。八年,徙东都留守,加中书令。时宦官擅权,度乃治第洛阳集贤里,号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以诗酒琴书相乐。开成二年,复授河东节度使。四年,诏许还朝,卒。有《裴晋公集》二卷。《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逸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以讨平淮蔡,擒吴元济,封晋国公。其后诛宦官刘克明,迎立文宗,屡秉国政,身系天下重轻者垂三十年,时人以比郭汾阳。开成四年卒,年七十五。补诗一首。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七
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五年进士。举宏词科。累拜中书舍人。改御史中丞。元和十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擢彰义军节度淮西宣慰招讨处置等使。讨吴元济。还朝策勋。进金紫光禄大夫宏文馆大学士上柱国。封晋国公。复知政事。出为河东节度使。穆宗敬宗朝凡三知政事。文宗立。加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太清宫使。进侍中。拜中书令。薨年七十五。册赠太傅。谥文忠。会昌元年加赠太师。
作品评论
《蔡宽夫诗话》
晋公文字世不传,晚年与刘、白放浪绿野桥,多为唱和。间见人文集,语多质直浑厚,计应似其为人,如“灰心缘忍事,霜鬓为论兵”之句,可谓深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弘中。登进士第。初补美原尉,四迁至考功员外郎。宪宗元和初,历迁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厉精致治,以小心慎默称。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请绳不轨,课吏治,分明淑慝,帝降意顺纳。严绶守太原,政一出监军李辅光,垍劾其懦,以李鄘代之。又擢裴度知制诰、李夷简御史中丞,皆踵蹑为辅相,号名臣。自它选任,罔不精明,故元和之治,百度修举。后以疾罢为兵部尚书,卒。全唐文·卷六百十六
垍字宏中。河东闻喜人。第进士。贞元中贤良极谏对策第一。元和初为翰林学士。转考功郎中知制诰。累迁户部侍郎。三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院大学士。罢为兵部尚书。六年改太子宾客。卒赠太子太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5—830 【介绍】: 唐京兆高陵人,字蹈中。于休烈孙。登进士第。历迁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给事中、左拾遗。居官无所建明,不忤物以自容。为李逢吉所厚,累擢户部侍郎,出为宣歙观察使,卒。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5—830 字蹈中,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工部尚书于休烈之孙。登德宗贞元进士第。历校书郎、监察御史、司勋员外郎、万年令、右司郎中、给事中。穆宗长庆四年(824)为工部侍郎,迁刑部侍郎。敬宗宝历元年(825)转户部侍郎。文宗大和元年(827)出为宣歙观察使,卒赠礼部尚书。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于敖以家传文史知名,为时彦所称。白居易有诗相赠。《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9 【介绍】: 唐河东安邑人,字大受。德宗贞元九年进士。十八年,入东都留守韦夏卿幕府。宪宗元和元年,在浙东幕府,与同僚游石伞峰赋诗。元和中历任礼部员外郎、兵部郎中、中书舍人。元和末自华州刺史改陕虢观察使。敬宗宝历二年,自国子祭酒出为福建观察使。次年,因贪赃事发,流播州。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9 字大受,安邑(今山西运城东)人。德宗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十八年,入东都留守韦夏卿幕府。宪宗元和元年(806),在浙东幕府。元和间历任礼部员外郎、兵部郎中、中书舍人。元和末任华州刺史,改陕虢观察使。敬宗宝历二年(826),自国子祭酒出为福建观察使。次年因贪赃事发,流播州。事迹据《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二〇。《会稽掇英总集》卷四收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宪宗元和五年(810)任河南令,与韩愈、窦牟联唱。后官至泉州刺史。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上》、《唐诗纪事》卷三〇。《全唐诗》存诗1首,又联句1首。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四
执中。京兆人。河南县令。历泉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字常容。进士及第。宪宗元和中官至殿中侍御史。相传有《命书》三卷,题鬼谷子撰,虚中注。死后韩愈作墓志,称其深研五行书,以人之生年月日所值日辰干支推人寿夭贵贱,百不失一。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宪宗元和间官左班殿直、监盐酒商税务。《四明诗干》卷中载邢允中事迹,并存其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渤海人,字景圭。本名允中。第进士,为右补阙。文宗大和初为侍御史,奏改今名。敢于切谏。李宗闵为相,高其节,擢谏议大夫,进中书舍人。大和九年,宗闵得罪南迁,元裕出城饯送,以此贬阆州刺史。后复召为谏议大夫、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子宾客,改御史中丞,历京兆尹、刑部尚书、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封渤海郡令。入为吏部尚书,卒。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7—852 始名允中,后改今名。字景圭,排行二十九,郡望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德宗贞元十二年(796)登进士第,调补秘书省正字。穆宗时累迁监察御史,转右补阙。文宗大和时,为司勋、吏部员外郎,迁左司郎中、谏议大夫,改中书舍人,贬阆州刺史。开成四年(839)为御史中丞。武宗时,为京兆尹,历左散骑常侍,迁兵部侍郎,转尚书左丞。出为宣歙观察使。宣宗时,入为吏部尚书,后封渤海郡公。大中六年(852)卒,赠尚书右仆射。元裕善书,通经术。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萧邺《渤海高公神道碑》。《全唐诗》存断句2。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四
元裕字景圭。渤阳人。始名允中。大和中改今名。第进士。元和中累擢尚书左丞。出为宣歙观察使。入授吏部尚书。拜山南东道节度使。封渤海郡公。卒年七十六。赠尚书右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