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山行
在山中行走。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浄。” 元 刘迎 《车轣辘》诗:“马虺隤,牛觳觫,山行縈紆车轣轆。”
《国语辞典》:但使  拼音:dàn shǐ
只要。唐。王昌龄〈出塞〉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李白〈客中行〉:「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漢語大詞典》:班行
犹颁行。汉书·诸侯王表序:“﹝ 王莽 ﹞分遣五威之吏,驰传天下,班行符命。”三国志·魏志·钟毓传:“ 正元 中, 毌丘俭 、 文钦 反, 毓 ( 钟毓 )持节至 扬 、 豫 州班行赦令,告諭士民。”北史·常景传:“太常 刘芳 与 景 等撰朝令,未及班行…… 芳 卒, 景 纂成其事。”
分類:班行颁行
《漢語大詞典》:道行
1.僧道修行的功夫。 晋 支遁 《五月长斋诗》:“渊汪道行深,婉婉化理长。”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癸:“门僧 曇照 道行甚高,能知休咎。”红楼梦第一○一回:“这个散花菩萨,根基不浅,道行非常。”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后来,三师兄也有了老婆,出身是小姐,是尼姑,还是‘小家碧玉’呢,我不明白,他也严守秘密,道行远不及他的父亲了。”
2.泛指一个人的涵养。《小说月报》1981年第4期:“他倒了一杯白开水,点燃了一支廉价烟,坐在靠背椅上,慢慢抽,慢慢呷,想享点清福。但是,他没有那道行;心头一股气,被喉咙结塞住了,在胸膛里窜来窜去,不得平静。”
3.谓能力、本领。 老舍 《神拳》第四幕:“好嘛,咱年纪轻,道行浅,压不住台呀!” 艾明之 《火种》第四章:“他在店伙当中,毕竟资历最浅,道行最低呵!”
《國語辭典》:前行  拼音:qián xíng
1.先锋部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2.以前的行为举止。《荀子。议兵》:「武王之诛纣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皆前行素脩也。」
3.继续向前走。《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庄绍光也起来洗了脸,叫小厮拴束行李,会了帐,一同前行。」
4.唐、宋时尚书省六部分前行、中行、后行三等,兵部、吏部及左右司为前行。小说中多为对吏员的尊称。《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右侍森严,尽是狱级前行推款吏。」
《國語辭典》:六卿  拼音:liù qīng
1.周代分掌国政的六种职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书经。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夏、殷亡闻焉,周官则备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各有徒属职分,用于百事。」也称为「六官」。
2.春秋时,晋国的范、中行、知、赵、韩、魏六氏。《左传。襄公十九年》:「公享晋六卿于蒲圃,赐之三命之服。」《韩非子。孤愤》:「所以谓晋亡者,亦非地与城亡也。姬氏不制,而六卿专之也。」
《漢語大詞典》:六大
商 周 时六种官职之总称。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亦称“ 六卿 ”。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三节:“在 周 王及其师保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职是卿士,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合称六卿。六卿经常在王的左右,所以在青铜器铭文里简称为‘三左三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在朝廷中分立于 周 王的两侧,协助 周 王处理政务。”
佛教语。谓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识大。亦称“ 六界 ”。以此六者为周遍一切法界的根本法则,是构成众生世界的六种要素,故名为大。参阅《仁王经》
《国语辞典》:带水(带水)  拼音:dài shuǐ
引导船舶入港或在河道中行驶的人。如:「这艘船要进港了,请那带水的过来帮忙好了。」
《國語辭典》:小妇(小婦)  拼音:xiǎo fù
1.年轻的少妇。唐。李颀〈古意〉诗:「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2.小老婆。《汉书。卷九八。元后传》唐。颜师古。注:「小妇,妾也。」《红楼梦》第九回:「小妇养的!动了兵器了。」也称为「小妻」。
《國語辭典》:小妇人(小婦人)  拼音:xiǎo fù rén
1.古时妇女自称之辞。戏曲小说中常用。《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今早张千进城,两个乘早将尸首埋藏停当,却来回复我小妇人。望青天爷爷明鉴!」
2.书名。美国女作家阿尔考特的作品。西元一八六八年出版。以美国南北战争时代为背景,描写马区家四姊妹的个性及生活。
《漢語大詞典》:行法
(1).按法行事。礼记·曲礼上:“班朝治军,蒞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君於 颠頡 之贵重如彼甚也,而君犹行法焉,况於我则何有矣?”史记·酷吏列传:“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 都 ( 郅都 )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 都 ,侧目而视。” 宋 章炳文搜神秘览卷一:“ 旻 ( 王旻 )悲泣言曰:‘死只死矣,但 孝先 ( 费孝先 )所言,终无验耳。’左右以是语上达,翌日,郡守命,未得行法。”
(2).做法。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小的正要回老爷:这下月便是河臺的正寿,可不知老爷打算怎么样个行法?”
(3).谓书法中行书的字法笔势。宣和书谱·李邕:“ 邕 初学,变 右军 行法,顿剉起伏,既得其妙,復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
(4).指行政权。 梁启超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边沁之政法论》:“立法、行法、司法三权鼎立之説,自 希腊 之 亚里士多德 既已论及,至 孟德斯鳩 而大倡之, 美国 独立,採其学理著诸宪法,於是诸国靡然效之,此义几成金科玉律矣。”
《漢語大詞典》:红亭(紅亭)
(1).红色的亭子。 唐 孙逖 《宴越府陈法曹西亭》诗:“公府西巖下,红亭间白云。” 唐 韩愈 《合江亭》诗:“红亭枕 湘江 , 蒸水 会其左。”
(2).犹长亭。路途中行人休憩、送别之处。 唐 岑参 《水亭送刘颙使还归节度》诗:“无计留君住,应须绊马蹄;红亭莫惜醉,白日眼看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移镇》:“[ 杜子充 唱]休惊惧。夫人,吾当走马红亭路。你转船归去、转船归去。”
《漢語大詞典》:道眼
(1).佛教语。指能洞察一切,辨别真妄的眼力。《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问疾品变文》:“必使天龙开道眼,教伊八部悟深因。” 宋 苏轼 《与王定国书》:“粉白黛緑者,俱是火宅中狐狸射干之流,愿公以道眼照破。”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一:“今此幅得 李唐 法,世人以肉眼观之,则无足取也。若以道眼观之,则形不足而意有餘矣。” 易宗夔 《新世说·巧艺》:“具道眼者,必有以教我。”
(2).旷野中行人踩出来的小路。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开头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后来风雪又下得漫天漫地,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离开道眼,我们就在荒草甸子里转游开了。”
(3).办法;主意。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八:“你的道眼比我多,快快想个好法子,把 大山 那小子烟消火灭。” 曲波 《林海雪原》十三:“快把你的道眼拿出来呀!留在肚子里叫它生小崽呀!”
(4).指达到目的的途径。 梁斌 《播火记》二一:“你天不怕地不怕,连我也不看在眼里。道眼儿越走越窄,窄到挤不过身子去了。”
(5).言外之意。 管桦 《小英雄雨来》一:“ 雨来 听出 铁头 话里面有道眼,就折转身,朝着河沿跑。”
《国语辞典》:涉水  拼音:shè shuǐ
在浅水中行走渡过。如:「台风带来豪雨,造成低洼路面积水,许多民众只好涉水而过。」
《國語辭典》:活活  拼音:huó huó
在活生生的状态下。《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我们到那里出兵,只消几天没有水吃,就活活的要渴死了,那里还能打什么仗!」
《漢語大詞典》:旅泊
(1).旅途中行舟暂时停泊。 南朝 梁 萧绎 《登堤望水》诗:“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许汉阳》:“欣此旅泊接奉,不得郑重耳。” 明 曹学佺 《夜泊彭山江口》诗:“ 锦城 平日暖,旅泊始知寒。”
(2).犹飘泊。 唐 王勃 《重别薛华》诗:“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唐 皇甫冉 《送康判官往新安赋得江路西南永》诗:“何须愁旅泊,使者有辉光。” 宋 叶适 《高令人墓志铭》:“自古独立特行之士,无所復望於世,而旅泊其身以苟免者,固已众矣。”
《國語辭典》:关节(關節)  拼音:guān jié
1.身体中骨与骨相衔合而可转动的部分。如:「膝关节」、「指关节」。
2.事情进展的重要阶段。如:「现在正是胜败存亡的关节,凡事都要更加小心,以免功亏一篑。」
3.暗中请托、贿赂。《宋史。卷三一六。包拯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4.暗号。明。叶宪祖《易水寒》第四折:「我想燕人不晓秦声,不免即在琴声之内,暗送一个关节。」
5.计谋。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你为公差事来到这里,不知你怎生做兀的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