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橘红(橘紅)  拼音:jú hóng
1.一种颜色。由黄色与红色掺合而成,红色成分略多于橘黄。
2.一种中药。为橘的外果皮,有消痰的功能,以广东化县所产最佳。
《国语辞典》:川军(川军)  拼音:chuān jūn
中药材中的大黄。旧称将军,是一种猛烈的泻药,以四川出产的品质最好,故又称为「川军」。
《漢語大詞典》:玉豉
中药地榆的别名。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地榆:“地榆一名玉札……其实黑如豉,北方呼豉为札,当言玉豉。煮服之可神仙。” 唐 皮日休 《晓次神景宫》诗:“金醴可酣畅,玉豉堪咀嚼。” 明 张煌言 《寿张相国》诗:“鼎内和羹手自调,焉用金盐与玉豉。”
分類:中药地榆
《漢語大詞典》:三建
中药附子、天雄、乌头的合称。宋书·谢灵运传:“二冬并称而殊性,三建异形而同出。”原注:“三建者,附子、天雄、乌头。”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天雄﹝集解﹞引 陶弘景 曰:“天雄似附子,细而长,乃至三四寸许。此与乌头、附子三种,本出 建平 ,故谓之三建。”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三建若燎,五毒若螫。入口如荼,下咽如戟。”
《國語辭典》:牛黄(牛黃)  拼音:niú huáng
一种中药,系牛的胆结石。具有解热、解毒、强心的功效,中医用于治疗惊痫及小儿诸病。
《國語辭典》:虎掌  拼音:hǔ zhǎng
植物名。天南星科天南星属,多年生草本。叶鸟趾状分裂,裂片六至十一枚。为有毒植物。花与天南星相类,其肉穗花序上部甚长,黑紫色。其根可入药。
《國語辭典》:茜草  拼音:qiàn cǎo
植物名。茜草科茜草属,多年生蔓性草本。茎方形,有逆刺。叶常四枚轮生,心形或长卵形,背面叶脉上及叶柄具逆刺。聚伞花序排成疏松圆椎状;花冠五深裂,黄白色。浆果球形,红熟。根黄赤色,可作红色染料,也入药,有活血、止血、解毒等功能。也称为「过山龙」。
《漢語大詞典》:瓜蒂
中药名。即甜瓜的瓜蒂。黄褐色,质柔韧。味苦,性寒,有催吐、利尿等作用。《神农本草经》卷二:“瓜蒂,味苦寒,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
《國語辭典》:竹黄(竹黃)  拼音:zhú huáng
1.一种真菌类中药,寄生于箭竹等竹秆上,以子座入药。有祛风除湿、祛痰镇咳之功效。宋。僧赞宁《笋谱。二之出。镛竹笋》:「一说竹黄是南海边竹内尘沙加于竹,凝结成致竹兼笋,皆疗风疾。」
2.一种工艺品。以竹筒加工制成果盒、文具盒等。
《漢語大詞典》:二冬
指中药天门冬、麦门冬。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二冬并称而殊性,三建异形而同出。”自注:“二冬者,天门、麦门冬。”
《漢語大詞典》:偏精
(1).擅长;特别精通。 南朝 梁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殷中军 虽思虑通常,然於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若汤池铁城,无可攻之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沛国 刘显 博览经籍,偏精 班 《汉》, 梁 代谓之《汉》圣。”
(2).中药黄精的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黄精﹝集解﹞引 陈藏器 曰:“黄精叶偏生不对者名偏精,功用不如正精。正精叶对生。”
《漢語大詞典》:挑药(挑藥)
撮药,买药。中药每味所撮甚微,因亦以“挑药”喻稀少,犹言一点点。多以谓钱少。 元 本 高明《琵琶记·五娘侍奉公病》:“囊无半点挑药费,良医怎求!” 明王錂《寻亲记·报捷》:“説离了家乡二十年,终须见;只愁你囊无挑药,那取盘缠?”
分類:中药
《漢語大詞典》:刀圭药(刀圭藥)
以刀圭称量的中药。指粉剂。 唐 殷尧藩 《中元日观诸道士步虚》诗:“儻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分類:称量中药
《國語辭典》:熟地  拼音:shú dì
1.耕种多年的土地或已开发的土地。
2.经多次蒸熟的地黄根。中医以肥大色黑,味甘如饴者为最佳的药材。
《國語辭典》:没药(沒藥)  拼音:mò yào
植物名。橄榄科密儿拉属。树脂黏而有香味,多产于印度、阿拉伯及东非洲等地。可供做药剂及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