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5—839 【介绍】: 唐河东闻喜人,字中立。德宗贞元五年进士。宪宗元和时,历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力主削平藩镇。唐师讨蔡,以度视行营诸军。还朝,遇刺伤首。议者欲罢度,帝不听,即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旋以相职督诸军力战,遂擒吴元济。河北藩镇大惧,由此归顺朝廷。封晋国公。穆宗时,数出镇入相,以其用不用为天下重轻。文宗时,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以病乞还东都,乃作别墅号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觞咏其间。官终中书令。卒谥文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5—839 字中立。排行十六,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德宗贞元五年(789)进士擢第。八年登博学宏词科。十年复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河阴县尉。宪宗元和年间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力主削藩,被李师道所遣刺客斫伤,宪宗用之益坚,遂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二年(817)督师讨平淮西,封晋国公。十四年出为河东节度使。穆宗长庆二年(822)及敬宗宝历二年(826)曾两次入相,后官至中书令。晚年留守东都,筑绿野堂以自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唱酬甚密。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元方回曰:“裴晋公度累朝元老,于功名之际盛矣,而诗人出其门尤盛。自为之诗,尤不可及。”(《瀛奎律髓》卷一七)寄马赠张籍一事,诗坛传为佳话。《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
唐诗汇评
裴度(765-839),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又登宏辞科,补校书郎。举贤良方正异等,调河阴尉。元和初,迁监察御史、钊南西川节度掌书记。四年,召为起居舍人。自司封员外郎知制诰历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十年拜相。十二年率师平淮西吴元济,以功封晋国公。后为皇甫铸所构,出为河东节度使。长庆二年,守司徒,复知政事。又为李逢吉所陷,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宝历二年,复知政事。大和四年,出镇襄州。八年,徙东都留守,加中书令。时宦官擅权,度乃治第洛阳集贤里,号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以诗酒琴书相乐。开成二年,复授河东节度使。四年,诏许还朝,卒。有《裴晋公集》二卷。《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诗补逸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以讨平淮蔡,擒吴元济,封晋国公。其后诛宦官刘克明,迎立文宗,屡秉国政,身系天下重轻者垂三十年,时人以比郭汾阳。开成四年卒,年七十五。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七
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五年进士。举宏词科。累拜中书舍人。改御史中丞。元和十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擢彰义军节度淮西宣慰招讨处置等使。讨吴元济。还朝策勋。进金紫光禄大夫宏文馆大学士上柱国。封晋国公。复知政事。出为河东节度使。穆宗敬宗朝凡三知政事。文宗立。加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太清宫使。进侍中。拜中书令。薨年七十五。册赠太傅。谥文忠。会昌元年加赠太师。

作品评论

《蔡宽夫诗话》
晋公文字世不传,晚年与刘、白放浪绿野桥,多为唱和。间见人文集,语多质直浑厚,计应似其为人,如“灰心缘忍事,霜鬓为论兵”之句,可谓深婉。
狄中立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一
中立。会昌初官华州下邳县尉武陵军事判官。
《國語辭典》:刻漏  拼音:kè lòu
古代的计时器。刻为刻度数的漏箭,漏为盛水的铜壶,用铜壶装水,底穿一孔,中置漏箭,壶中水从壶底漏出,逐渐减少,箭上刻度渐次显露,据此测知时刻。
《國語辭典》:明楼(明樓)  拼音:míng lóu
望楼、碉楼、炮楼。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续录二》:「常见有人使童子登三层明楼上,以手招之,翩然而下,一无所损。」
《漢語大詞典》:庙碑(廟碑)
宗庙、祠庙中立的石碑。亦指刻于庙碑上的记述死者功德的文字。 唐 韩愈 《答魏博田仆射书》:“顷者,又蒙不以文字鄙薄,令譔庙碑。” 明 唐顺之 《常州新建关侯祠记》:“ 赵公 请於朝,立庙於 嘉兴 以祀矦,事具公所自为庙碑中。”
《国语辞典》:范宽(范宽)  拼音:fàn kuān
人名。字仲立、中立,一名中正,北宋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生卒年不详。风仪峭古,不拘礼法、世故。因性情宽和,人称「范宽」。好绘事,山水师李成、荆浩。落笔雄健凝练,对景造意,不取繁饰,自成一家。与关仝、李成,为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的三个主要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传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雪景寒林图〉,清咸丰十年(西元一八六○年)英法联军侵扰北京故宫时散落民间,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国语辞典》:杨时(杨时)  拼音:yáng shí
人名。(西元1053~1135)字中立。宋朝将乐人。程颢、程颐的弟子,著书讲学,时推程氏为正宗,晚隐龟山,世称龟山先生。著有二程粹言、龟山集。
《国语辞典》:萧统(萧统)  拼音:xiāo tǒng
人名。(西元501~531)字德施,聪睿好学,天监中立为太子。东宫有书三万卷,一时贤才并集,性至孝,年三十一卒。所辑文选六十卷,蒐集秦汉以来诗文,为总集之祖。谥号昭明,世称为「昭明太子」。
《國語辭典》:中间派(中間派)  拼音:zhōng jiān pài
在两种对立的意见或派别之间,摇摆不定或保持中立的人。如:「在这场政争中,她被归类为中间派。」
《漢語大詞典》:中立地带(中立地帶)
也称中立化地区。根据国际条约,在战时不得对它采取军事行动和禁止把它变为军事基地的地区。通常为国际运河和某一个国家的领土的一部分。
《漢語大詞典》:战斗英雄(戰鬭英雄)
我国授予在对敌作战中立下卓著功勋的优秀人物的一种光荣称号。 毛泽东 《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出席和列席人员中包括了许多为人民所公认的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和模范工作者。” 魏巍 《祝贺》:“有一天,我骑着一匹黑马到某地去,饲养员告诉我,这就是老战斗英雄、团长 邓仕均 同志生前骑的那匹黑马。”
《国语辞典》:武装中立(武装中立)  拼音:wǔ zhuāng zhōng lì
中立国采取军事防卫措施,使它们所主张的中立权利不受任一交战国的威胁。
《国语辞典》:中立法规(中立法规)  拼音:zhōng lì fǎ guī
明定当某些国家发生战争时,宣告中立的国家所应尽的义务及应享的权利之法规。主要包含西元一八五六年发表的巴黎宣言、一九○七年订定的海牙第五公约及第十三公约。其中对中立国最大的保障为各交战国不得侵略中立国的领土、领海、领空,及不得以其为活动基地或进行战斗。
《漢語大詞典》:对立面(對立面)
(1).哲学上指处于矛盾统一体中的相互依存、相互斗争的两个方面。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第八章:“其实一切矛盾着的对立面,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相互间都可以说是处于根本对立的地位,而它们之间都是具有着一定条件下的同一性。”
(2).指社会生活中立场、观点等互相对立的方面。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意外的是,他这时和十年前的诗友 高适 却成为了对立面。”
《漢語大詞典》:柴立其中央
(1).谓像枯木般地无心而立于中央。庄子·达生:“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 郭象 注:“若槁木之无心,而中适。”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如槁木之无心而立於动静之中。” 宋 秦观 《游汤泉记》:“独是泉出无亢满之累,其仁足以及物,岂所谓无出而阳,无入而藏,柴立乎其中央者歟?”
(2).引申为中立。 梁启超 《加里波的戡定南意大利》:“於是 加福尔 又出其外交手段,而柴立其中央,若为不闻 加里波的 之阴谋也者,不予节制,而听其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