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45
词典
63
分类词汇
978
佛典
3
其它
1
共978,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39
40
41
4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淝水之战
开发基金
即事即理
会审公廨
金身罗汉
建安文学
青莲岗文化
恰克图条约
神农本草经
尼布楚条约
伊洛瓦底江
中央委员会
伪维新政府
乌孜别克族
天龙山石窟
《国语辞典》:
淝水之战(淝水之战)
拼音:
féi shuǐ zhī zhàn
东晋时,前秦苻坚大举南侵,欲一举而统一中国,晋以谢玄为统帅禦之,孝武帝太元八年(西元383)战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附近),大败秦兵,南北分裂之局因而形成。也作「肥水之战」。
分类:
前秦
苻坚
大举
南侵
一举
统一
一中
中国
《国语辞典》:
开发基金(开发基金)
拼音:
kāi fā jī jīn
国际间提供给友好的开发中国家一种低利、长期的资金,使其得以进行国内的经济发展计画,协助该国经济的开发。
分类:
国际
提供
供给
友好
开发
发中
中国
长期
资金
《国语辞典》:
即事即理
拼音:
jí shì jí lǐ
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基本主张之一。谓现象是体性的显现,体性就是现象,现象和体性不可分割。唐。李通玄《
新华严经论
》卷三九:「即事即理,以理是事。」
分类:
中国
佛教
华严宗
本主
主张
体性
显现
《国语辞典》:
会审公廨(会审公廨)
拼音:
huì shěn gōng xiè
清末列强在中国租界内强行设立的审判机关。专门审判中外的互讼事件,审判官由外国领事或其委派人员充任,与中国会审官会同审理,实际上审判实权橾在外人手里。后改为特区法院,民国十六年撤销。
分类:
列强
中国
租界
强行
设立
审判
机关
《国语辞典》:
金身罗汉(金身罗汉)
拼音:
jīn shēn luó hàn
罗汉。在中国俗以肉身坐化不腐为證果,并将肉身饰以金粉,使成金色,故民间认为罗汉是金色身体。《西游记》第三九回:「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斋僧,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證金身罗汉。」
分类:
罗汉
中国
肉身
坐化
《国语辞典》:
建安文学(建安文学)
拼音:
jiàn ān wén xué
东汉献帝建安时,在中国文学史上曾大放异彩,故称此时期的文学为「建安文学」。其作家除曹操父子三人及建安七子外,尚有杨修、吴质、丁仪、繁钦、路粹等人。也称为「邺下文学」。
分类:
汉献帝
建安
安时
中国
《国语辞典》:
青莲岗文化(青莲岗文化)
拼音:
qīng lián gāng wén huà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距今约六千三百六十至六千五百三十年。分布于江苏地区,其文化内容与龙山文化相似。
分类:
中国
石器时代
文化
距今
《国语辞典》:
恰克图条约(恰克图条约)
拼音:
qià kè tú tiáo yuē
清雍正五年(西元1727),中国与俄国在恰克图所缔结的条约。条约中确定外蒙边界,开恰克图为贸易之地,准许俄国人在北京设立教堂及派遣留学生至中国。
分类:
雍正
五年
中国
缔结
条约
公元
《国语辞典》: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
拼音:
shén nóng běn cǎo jīng
书名。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为记载中国古代药物的著作,收药物三百六十五种。记载植物、动物、矿物和酿造的饮料食品及少数化学制品等,因以草类居多,故称为「神农本草经」。今原书不传,有清孙星衍等辑本。简称为「本草」、「本草经」。
分类:
成书
以前
为
记载
中国
药物
著作
《国语辞典》:
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
拼音:
ní bù chǔ tiáo yuē
清康熙二十八年(西元1689),中国与俄国所定划定地界之条约。规定以外兴安岭及额尔古纳河为国界,雅克萨城归中国所有,尼布楚城及其以西之地归俄国所有。并立汉、满、蒙、俄、拉丁五种文字的界碑。
分类:
康熙
中国
划定
定地
地界
条约
公元
《国语辞典》:
伊洛瓦底江
拼音:
yī luò wǎ dǐ jiāng
Irrawaddy River
河川名。发源于中国的西藏,向南流至缅甸,注入孟加拉湾,全长二千一百七十三公里。为缅甸第一大河与重要运输水道。
分类:
河川
河川名
发源
源于
中国
南流
缅甸
《国语辞典》:
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
拼音:
zhōng yāng wěi yuán huì
某些政党中央党部的最高组织。以中国国民党为例,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委员若干人组成,设主席一人,综理全党党务。下设秘书处;组织、大陆、海外、文化、社会、青年、妇女等工作会;财务、党史、考核纪律、政策等委员会。
分类:
政党
党中
组织
中国
国民党
《国语辞典》:
伪维新政府(伪维新政府)
拼音:
wèi wéi xīn zhèng fǔ
抗战期间,日本在中国所设伪组织之一,辖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及南京、上海二市,民国二十七年成立,梁鸿志为行政院长,二十九年取消。
分类:
抗战
日本
中国
《国语辞典》:
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族)
拼音:
wū zī bié kè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散居于新疆伊宁、塔城、喀什、乌鲁木齐等地。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察合台语支,多使用维吾尔和哈萨克语文。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商业,部分经营农业、手工业。也称为「幼斯毕」、「乌士百」、「月祖伯」。
分类:
中国
少数民族
散居
乌鲁木齐
等地
《国语辞典》:
天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
拼音:
tiān lóng shān shí kū
中国古代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的天龙山。石窟分为东西两峰,为东魏至唐代所创建。石雕造像体态生动,风格细致,但曾遭受盗劫破坏,雕像完整者不多。
分类:
中国
石窟
山西
太原
龙山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