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78,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叶挺
杨越
土围
团员
陶范
左联
四强
食货志
长夷
大戈壁
辩学
北方人
宝相花
泉舶
密宗
《漢語大詞典》:叶挺
(1896-1946)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字希夷,广东惠阳人。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1921年任孙中山总统府警卫团营长。次年在陈炯明叛变时保护宋庆龄安全脱险。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1926年北伐战争中,率部英勇作战,取得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的胜利,被誉为“北伐名将”。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军长,创建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被扣押,在狱中坚持斗争,写下著名的《囚歌》。1946年3月获释。4月8日由重庆去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漢語大詞典》:杨越(楊越)
即 扬越 。 中国 古族名。 百越 的一支。杨,通“ 扬 ”。 战国 至 魏 晋 时亦为对 越 人的泛称。其居地说法不一:一说因曾广泛散布于古 扬州 (约今 江淮 及以南地区)而得名,一说居 岭 南,一说居 江 汉 一带地区。史记·南越列传:“ 秦 时已并天下,略定 杨 越 ,置 桂林 、 南海 、 象郡 。”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 杨州 之 南越 也。” 张守节 正义:“ 夏禹 九州本属 杨州 ,故云 杨越 。”
《漢語大詞典》:土围
古爱尔兰酋长的住处和防御地,用泥土筑成的防御工事大多为圆形
中国土造围墙。例如:桂公塘土围。——·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國語辭典》:团员(團員)  拼音:tuán yuán
团体中的成员。如:「本梯次游东南亚的旅行团团员共有十人。」
《國語辭典》:陶范(陶笵)  拼音:táo fàn
铸造青铜器的陶质模型。一般由外范、内范所组成。外范按照器物的外形制造,内范是比外范较小的范心。内外范之间容受铜液。范上雕镂纹饰、铭文。
《漢語大詞典》:左联(左聯)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
《国语辞典》:四强(四强)  拼音:sì qiáng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公认的中国、美国、英国和苏联四大强国。
《国语辞典》:食货志(食货志)  拼音:shí huò zhì
中国正史中专叙财政经济等制度的篇章。始于汉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平准书」,汉班固的《汉书》改名为「食货志」,历代沿用此名。内容反映各时代的经济现况。
《漢語大詞典》:长夷(長夷)
中国 古代东方少数民族之一。语本大戴礼记·五帝德:“南抚 交趾 大教, 鲜支 、 渠廋 、 氐羌 ,北 山戎 、 发 、 息慎 ,东 长 、 鸟夷 羽民。” 王聘珍 解诂:“ 长 、 鸟夷 ,谓 长夷 、 鸟夷 也。”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北至 山戎 、 肃慎 ,东至 长夷 、 岛夷 ,四海之内,皆戴帝 舜 之功。”
《國語辭典》:大戈壁  拼音:dà gē bì
地名。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之南,介于天山和昆崙山山麓之间。面积约三十三万平方公里,为大陆地区最大的沙漠,亦为世界第十大沙漠。边缘有绿洲分布。也称为「塔克拉马干沙漠」。
《漢語大詞典》:辩学(辯學)
(1).富于才学而又善辩。梁书·王锡传:“ 善明 负其才气,酒酣谓 异 曰:‘南国辩学如中书者几人?’ 异 对曰:‘ 异 所以得接宾宴者,乃分职是司。二国通和,所敦亲好;若以才辩相尚,则不容见使。’”
(2).“逻辑学”的旧译。也有人称 中国 古代逻辑学为“辩学”。
(3).关于研究辩论的学问。
《國語辭典》:北方人  拼音:běi fāng rén
泛称具有北方民族血统的人。如:「一般人认为北方人比较具有英爽豪迈的气质。」
《漢語大詞典》:宝相花(寶相花)
(1).花名。参见“ 宝相 ”。
(2). 中国 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即根据某些自然花朵(主要是荷花)的形态画出的装饰化花朵纹样。常用于织锦和瓷器。元史·舆服志一:“士卒袍,制以绢絁,绘宝相花。” 鲁迅 《热风·儿歌的“反动”》:“我见过圆的方的长的八角六角的菱花式的宝相花式的镜子矣,没见过半目形的镜子也。”
《國語辭典》:宝相(寶相)  拼音:bǎo xiàng
1.佛、菩萨的庄严法相。南朝梁。王巾头陀寺碑文〉:「金资宝相,永藉閒安。」
2.一种毛笔。宋。陶谷《清异录。卷四。文用》:「宝相枝,斑竹笔管也,花点匀密,纹如兔毫。」
3.植物名。蔷薇科蔷薇属,「蔷薇」之传统栽培品种之一,常绿或半常绿灌木。茎蔓生或攀缘,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七至九枚,卵状披针形。花大型,鲜红色,数花簇生,花梗有腺状长刚毛。果实近于球形或卵形。
《漢語大詞典》:泉舶
指 宋 元 时从 泉州 出发航行的 中国 船只。 宋 赵汝适 诸蕃志·南毗国:“ 泉 舶四十餘日到 蓝里 。”元史·巎巎传:“﹝ 巎巎 ﹞奉命往覈 泉 舶,芥视珠犀,不少留目。”
《國語辭典》:密宗  拼音:mì zōng
一类佛教修行教法。一般认为密宗是七世纪以后婆罗门教融入大乘佛教的产物。强调三密加持,即手结印契、口诵真言、观想本尊。将对佛、菩萨的信仰结合了空义与止观的修行方法,所以修习者应先具备大乘显教的基础才能进而修习这类教法。流行于中国唐代及西藏、台湾、日本等地。也称为「秘密教」、「密教」、「金刚乘」、「真言宗」。
《漢語大詞典》:密教
大乘佛教后起的一派,相对于“显教”而言。 唐 开元 年间由 善无畏 、 金刚智 等传入 中国 。自称受于法身佛 大日如来 亲证的秘密法门和真实言教。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两部秘法为“胎藏界”与“金刚界”。仪轨严格复杂,须由上师秘密传授,才能修行。主要修法是通过“三密相应”(结印、持咒、观想)而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乃至“即身成佛”。流行于 中国 西藏 等地区的,称为“藏密”(俗称“喇嘛教”);传入 日本 的,一般称为“真言宗”。 唐 独孤及 《佛顶尊胜陁罗尼幢赞序》:“故诸法生於假名,非智无以调伏故,大音传於密教,茫茫五浊,客尘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