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中号(中號)
中等规格。如:他的身材适合穿中号的工作服。
《國語辭典》:政教  拼音:zhèng jiào
1.政治与教化。《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内脩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大家习学礼乐,成就出些人才,也可以助一助政教。」
2.政治与宗教。如欧洲历史上有「政教冲突时代」。
《國語辭典》:政教合一  拼音:zhèng jiào hé yī
统理政治与宗教两权的政治制度。如中国大陆的西藏及欧洲中世纪的天主教均采此制。
《國語辭典》:悲笳  拼音:bēi jiā
悲凉的笳声。笳为古代军中所吹的乐器,声音悲壮,故称为「悲笳」。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清风夜起,悲笳微吟。」唐。杜甫后出塞〉诗:「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漢語大詞典》:中溜(中霤)
中号,不大不小。 老舍 《四世同堂》十四:“那些中溜儿的玩具,既不象大号的那么威武,也不象小号的那么玲珑,当然价钱也合适一点。”
中霤:亦作“ 中廇 ”。亦作“ 中溜 ”。 1.室的中央。《公羊传·哀公六年》:“於是使力士举巨囊,而至于中霤。” 徐彦 疏引 庾蔚 曰:“复地上累土,穴则穿地也。复穴皆开其上取明,故雨霤之,是以因名中室为中霤也。”楚辞·刘向〈九叹·愍命〉:“刜谗贼於中廇兮,选 吕 管 於榛薄。” 王逸 注:“中廇,室中央也。”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正中及左右建构不相衔接,其间有侧道可通中霤。”
(2).指窗。 宋 陆游《宁德县重修城隍庙记》:“凡日用起居所赖者皆祭,祭门、祭灶、祭中溜之类是也。” 明 张煌言 《岛居》诗之一:“短垣繚却月,中霤贯长庚。”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窗牖向:“窗即中霤,古者复穴当中开孔取明,谓中霤,后世以交木为之谓之窗。”
(3).古代五祀所祭对象之一。即后土之神。礼记·郊特牲:“家主中霤而国主社。” 孔颖达 疏:“中霤谓土神。” 汉 班固 《白虎通·五祀》:“六月祭中霤。中霤者,象土在中央也。”
(4).指宅神。 清 袁枚新齐谐·狮子大王:“某为渠家中霤,每一人始生,即准东岳文书,知会其人应是何等人,应是何年月日死,共计在阳世几岁。”
《漢語大詞典》:军角(軍角)
军中号角。 清 查慎行 《入古北口》诗:“雉堞连云军角壮,虎牙凭险戍旗閒。”
《國語辭典》:行号巷哭(行號巷哭)  拼音:háng háo xiàng kū
大街小巷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极度悲伤。《文选。刘琨。劝进表》:「苟在食土之毛,含气之类,莫不叩心绝气,行号巷哭。」也作「街号巷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