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中作
谓工程在进行中。汉书·沟洫志:“ 韩 闻 秦 之好兴事,欲罢之,无令东伐。乃使水工 郑国 间説 秦 ,令凿 涇水 ……中作而觉。” 颜师古 注:“中作,谓用功中道,事未竟也。”
分類:中作工程
《分类字锦》:舟中作算
异苑:晋安平有越王馀算菜,长尺许,白者似骨,黑者如角。古云:越王行海,曾于舟中作筹算,有馀者弃之于水生焉。
分类:数学
《国语辞典》:从中作梗(从中作梗)  拼音:cóng zhōng zuò gěng
在事情进行中设法阻挠。如:「要不是他从中作梗,我早就成功了。」《荡寇志》第一二一回:「我自奉公明哥哥将令,由濮州起身,一路去开州、东明、考城、陈留,细细打听了一月有馀,端的将弱兵微,大有可图。不争被这郓城从中作梗,大事不成,怎好?」
《分类字锦》:顶中作髻(顶中作髻)
神仙传: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与经父母兄弟相见,独坐久之,因遣人召麻姑。麻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顶中作髻,馀发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日,不可名状。
分类:
《國語辭典》:苦中作乐(苦中作樂)  拼音:kǔ zhōng zuò lè
在困苦之中仍能找出欢乐。《通俗常言疏證。性情。苦中作乐》引《大宝积经》:「心如吞钩,苦中作乐。」
《分类字锦》:露中作实(露中作实)
鲍照 梅花落乐府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国语辞典》:范文(范文)  拼音:fàn wén
语文教学中作为学习榜样的文章。
《漢語大詞典》:薰天
(1).形容势炽。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北里富薰天,高楼夜吹笛。”《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回思尔时,事出迫夺,薰天之势,妾夫尚敢喘息耶?” 清 洪楝园 《后南柯·立约》:“权奸信口弄雌黄,薰天炙手当朝相。”
(2).北方旧俗,于正月七日在庭中作煎饼,称为“薰天”。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北人此日食煎饼,於庭中作之,曰‘薰天’。”
《漢語大詞典》:射蛟
指 汉武帝 射获江蛟事。汉书·武帝纪:“﹝ 元封 ﹞五年冬,行南巡狩……自 寻阳 浮 江 ,亲射蛟 江 中,获之。”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九:“ 祖龙 浮海不成桥, 汉武 寻阳 空射蛟。”后诗文中作为颂扬帝王勇武的典故。
《漢語大詞典》:龙鸣(龍鳴)
谓剑在鞘中作龙鸣声。语出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世说》:“ 王子乔 墓在 京陵 , 战国 时人有盗发之者,覩无所见。唯有一剑停在室中,欲进取之,剑作龙鸣虎吼,遂不敢近。俄而径飞上天。” 唐 李峤 《宝剑篇》:“一朝运偶逢大仙,虎吼龙鸣腾上天。” 唐 李白 《独漉篇》:“雄剑挂壁,时时龙鸣。不断犀象,绣涩苔生。”参见“ 剑龙 ”。
分類:中作鸣声
《國語辭典》:剑龙(劍龍)  拼音:jiàn lóng
1.相传战国时有人盗王子乔墓,墓中有一宝剑,盗者欲取时,剑作龙鸣虎吼,使盗者不敢近。见《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兵部。剑》。后指宝剑的神灵。唐。李贺吕将军歌〉:「北方逆气污青天,剑龙夜叫将军闲。」
2.动物名。古代的爬虫动物,属晚侏罗世披甲恐龙类。体大,头小,短颈,四肢著地,前肢比后肢短,致背部弓起。是由两足行走类型演化而来,回复至四足行走的姿态。背部有两列三角形的大骨板,可保护脊椎骨和脊髓。尾部有四支骨质刺状体,可用以禦敌。
《國語辭典》:通货(通貨)  拼音:tōng huò
1.货物的买卖交往。《史记。卷六二。管晏列传。管仲》:「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彊兵,与俗同好恶。」
2.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流通使用的货币。一般分为纸币与铸币两种。
《國語辭典》:耳鸣(耳鳴)  拼音:ěr míng
病名。外界无声音来源,患者自己感觉耳中有蝉鸣或其他声响,称为「耳鸣」。多由贫血、疲劳或神经系统的疾病所引起。
《国语辞典》:不愤(不愤)  拼音:bù fèn
不料。宋。苏舜钦〈送人还吴江道中作〉诗:「不愤东风促行棹,羡他双燕逆风飞。」也作「不分」、「不忿」。
《國語辭典》:主人公  拼音:zhǔ rén gōng
1.对主人的尊称。唐。韩愈 咏灯花同侯十一诗:「更烦将喜事,来报主人公。」也称为「主人翁」。
2.小说戏剧中的主要人物。
《國語辭典》:主人  拼音:zhǔ rén
1.拥有主权的人。《三国演义》第五六回:「今日皇叔做了东吴女婿,便是鲁肃主人,如何敢坐?」《儒林外史》第五回:「便是管事的管家、家人、媳妇、丫鬟、使女黑压压的几十个人,都来磕了主人、主母的头。」
2.东家,相对于宾客而言。《文选。潘岳。笙赋》:「酒酣徒扰,乐阙日移,疏客始阑,主人微疲。」《儒林外史》第二回:「金有馀只得用了几个小钱,一夥客人都也同了去看,又央及行主人领著。」
《国语辞典》:萁豆  拼音:qí dòu
三国魏文帝曹丕令其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即杀之,曹植应声作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典出《太平御览。卷六○○。文部。思疾》。后以萁豆比喻手足、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