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中下
(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书·禹贡:“﹝ 兗州 ﹞厥田惟中下。” 孔 传:“田第六。”书·禹贡:“﹝ 雍州 ﹞厥赋中下。” 孔 传:“赋第六。”
(2).中等里的下等。 宋 何薳 墨经·松:“明不足而黄者,曰黄明松,品惟中下。”
(3).指中策和下策。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论:“然制御上略,歷世无闻; 周 汉 之策,仅得中下。” 明 袁宏道 《感事》诗:“边防自古无中下,朝论於今有是非。”
《國語辭典》:正中下怀(正中下懷)  拼音:zhèng zhòng xià huái
恰好符合自己的心意。《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听了这话,正中下怀,忙说很好。」《孽海花》第三一回:「彩云本在那里为难这事,听了这话正中下怀,很欢喜的道:『那是再好也没有了。』」也作「正中己怀」。
分類:自己心意
《漢語大詞典》: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第三大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安徽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下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中国淡水湖最集中地区,河网稠密,有“水乡泽国”之称。中国重要农业基地,著名的“鱼米之乡”。沿江为中国重要工业带。
《国语辞典》:适中下怀(适中下怀)  拼音:shì zhòng xià huái
正巧配合自己的心意、看法。《文明小史》第四○回:「天民道:『有这般幸福,那个不愿?……我们为礼俗所拘,就有教育热心,也苦于无从发现。』说罢连连叹息,逢之更是适中下怀。」
《國語辭典》:只有  拼音:zhǐ yǒu
唯有。用于连接句子,表示须具备必要的条件方可,下文常有「才」、「方」、「乃」等字相呼应。如:「这件事情只有你去才能办妥。」《儒林外史》第一回:「只有太祖皇帝起兵滁阳,得了金陵,立为吴王,乃是王者之师。」
《國語辭典》:西江  拼音:xī jiāng
河川名:(1)珠江上游三江中最长的河川。全长二千一百九十七公里,由郁、黔、桂三江汇流而成,入广东省始称「西江」。其干、支流都可通航,大轮船终年可至苍梧,小轮船夏季可到邕宁。(2)位于浙江省。源自黄岩县,流入永宁江,汇归东海。
《漢語大詞典》:雨滴
以滴的形式下落的水,特别是指从云中下落的
雨点
《國語辭典》:上卿  拼音:shàng qīng
1.古代官阶。三代时,天子、诸侯国皆设卿,分上、中、下三等,上卿为最高的等级。《左传。成公三年》:「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后泛指朝中大臣。唐。高适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诗:「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
2.民国初年文官中最高级的官秩。
《漢語大詞典》:荆吴
(1). 春秋 时的 楚国 与 吴国 ,后泛指 长江 中下游地区。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 荆 吴 郑 卫 之声,《韶》《濩》《武》《象》之乐。” 晋 陆机 《辩亡论上》:“﹝ 孙权 ﹞谋无遗諝,举不失策,故遂割据山川,跨制 荆 吴 ,而与天下争衡矣。” 唐 李群玉 《洞庭驿楼雪夜宴集》诗:“目穷 衡 巫 表,兴尽 荆 吴 秋。”
(2). 汉 初封建的九个同姓诸侯国之一。汉书·诸侯王表:“东带 江 湖 ,薄 会稽 ,为 荆吴 。” 颜师古 注:“ 文颖 曰:‘即今 吴 也。 高帝 六年为 荆国 ,十年更名 吴 。’ 荆吴 ,同是一国也。”
《漢語大詞典》:中县(中縣)
(1).指中原。《汉书·高帝纪下》:“前时 秦 徙中县之民南方三郡。”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中县之民,中国县民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居先王之桑梓,窃名号於中县。” 唐 许景先 《奉和御制春台望》:“睿德在青阳,高居视中县。”
(2).中等规模的县。 唐 代诸州分上县、中县、中下县、下县诸等。 宋 诸路所属亦有中县、中下县之分。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宋史·地理志
《國語辭典》:下寿(下壽)  拼音:xià shòu
古人将寿命的长短分为上、中、下三等,对下寿有三种说法:一说六十岁,一说八十岁,一说八十岁以上。《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句下唐。孔颖达。正义:「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庄子。盗蹠》:「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漢語大詞典》:三气(三氣)
(1).指太初、太始和太素之气。 唐 吴筠 《高士咏·混元皇帝》:“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气初。” 前蜀 杜光庭 《忠州谒禹庙醮词》:“三气肇胎,九元裁质。”按,广雅·释天:“太初,气之始也,生於酉仲,清浊未分也。太始,形之始也,生於戌仲,清者为精,浊者为形也。太素,质之始也,生於亥仲,已有素朴而未散也。三气相接,至於子仲,剖判分离,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中和为万物。”参阅《易纬·乾凿度》
(2).指天、地、人之气。《宋书·礼志一》:“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以应天地三气三色。”小学绀珠·艺文·三坟引 汉 马融 曰:“三气,天、地、人之气。”
(3).道教语。指太阴、太阳、中和之气。太平经·名为神诀书:“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故当深知之。”
(4).道教语。指上中下三丹田之气。黄庭内景经·呼吸:“留胎止精可长生,三气右徊九道明。” 梁丘子 注:“三气,谓三丹田之气。”
(5).中医指六气中的第三气,即暑气,属于相火。《医宗金鉴·运气要诀·六气胜复歌》“邪气有餘必有復,胜病将除復病萌”注:“时有常位者,谓胜之时在前,司天天位主之;自初气以至三气,此为胜之常也。”
《國語辭典》:牙将(牙將)  拼音:yá jiàng
副将。《新五代史。卷二二。梁臣传。康怀英传》:「事朱瑾为牙将,梁兵攻瑾,瑾出,略食丰、沛间。」宋。司马光《郭子仪单骑退敌》:「回纥在城西,子仪使牙将李光瓒往说之,欲与之共击吐蕃。」
《漢語大詞典》:代舍
(1). 战国 齐 孟尝君 接待门客分上中下三等,上客所居称代舍。史记·孟尝君列传:“初, 冯驩 闻 孟尝君 好客,躡蹻而见之…… 孟尝君 置传舍十日, 孟尝君 问传舍长曰:‘客何所为?’答曰:‘ 冯先生 甚贫,犹有一剑耳,又蒯緱。弹其剑而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 孟尝君 迁之幸舍,食有鱼矣。五日,又问传舍长。答曰:‘客復弹剑而歌曰长鋏归来乎,出无舆。’ 孟尝君 迁之代舍,出入乘舆车矣。” 司马贞 索隐:“传舍、幸舍及代舍,并当上、中、下三等之客所舍之名耳。”
(2).泛指接待宾客的馆舍。 明 袁宏道 《傅良乡入计序》:“于时长 良邑 者, 傅 侯也。余以昏黑至,侯犹俟于代舍,因问所以调停之策。”
《漢語大詞典》:荆杨(荆楊)
荆州 和 扬州 。亦泛指 长江 中下游地区。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闻 荆 杨 诸将,并得降者。” 晋 干宝 《晋纪总论》:“ 李辰 石冰 ,倾之於 荆 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