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4,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送丧
卒丧
丧逝
行丧
丧躯
气丧
致丧
丧门
剥丧
方丧
期丧
丧偶
丧狗
扶丧
丧仪
《國語辭典》:送丧(送喪)  拼音:sòng sāng
跟著丧家的行列,把灵柩送到葬地。《水浒传》第二回:「满村中三四百史家庄户,都来送丧挂孝。埋殡在村西山上祖坟内了。」《儒林外史》第一七回:「满庄的人都来吊孝送丧。」也作「送殡」、「送葬」。
分類:送丧
《漢語大詞典》:卒丧(卒喪)
终丧。谓满服。 宋 曾巩 《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铭》:“君少以父仕为太庙斋郎,养其父,不忍一日去左右,至卒丧,年已四十餘。”
《漢語大詞典》:丧逝(喪逝)
逝世。 唐 韩偓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诗:“ 季重 旧游多丧逝, 子山 新赋极悲哀。”
分類:逝世
《漢語大詞典》:行丧(行喪)
举办丧事。吕氏春秋·节丧:“世俗之行丧,载之以大輴。”后汉书·崔駰传:“行道,母 刘氏 病卒,上疏求归葬行丧。”太平广记卷四七一引 晋 陶潜 《续搜神记·宋士宗母》:“时人谓 士宗 应行丧, 士宗 以母形虽变,而生理尚存,竟不治丧。” 宋 岳珂 桯史·李敬子:“其祖母 黄氏 死, 敬子 请解官与诸叔俱行丧,义声振一时。”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误讣》:“小人到 饶州 ,逕进东门,正遇行丧。”
《漢語大詞典》:丧躯(喪軀)
丧身。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抱真 虽善用兵,晚年惑方士,服丹丧躯,其智无足言。”
分類:丧身
《國語辭典》:气丧(氣喪)  拼音:qì sàng
意气颓丧。宋。陆游游诸葛武侯书台〉:「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院记〉:「何以自绘败状,令人气丧若此?」
《漢語大詞典》:致丧(致喪)
谓极尽哀戚之情为父母守丧。礼记·檀弓上:“事亲……服勤至死,致丧三年。” 郑玄 注:“致,谓戚容称其服也。” 孔颖达 疏:“致之言至也,谓哀情至极而居丧礼。”
《國語辭典》:丧门(喪門)  拼音:sāng mén
1.相传为值岁的凶神,主掌死丧哭泣的事。见清。允禄《协记辨方书。卷三。丧门》。也称为「丧门神」。
2.丧家的门。《水浒传》第二四回:「混沌浊物!我倒不曾见日头在半天里,便把著丧门关了,也须吃别人道我家怎地禁鬼。」
《漢語大詞典》:剥丧(剥喪)
(1).伤亡;丧乱。《书·泰誓中》:“剥丧元良。” 孔 传:“剥,伤害也。”宋书·谢灵运传:“是故升平难於恒运,剥丧易以横流。” 唐 陆龟蒙 《田舍赋》:“加以上多而下寡,不胜剥丧之苦,转徙盗聚而充炽焉。”
(2).衰败。 宋 司马光 《京房对汉元帝》:“天实剥丧 汉 室,而昏塞 孝元 之心,使木石不可得入。”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本根剥丧,神气旁皇。”
《漢語大詞典》:方丧(方喪)
谓用事父之丧礼以事君丧。礼记·檀弓上:“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 郑玄 注:“方丧,资於事父。” 孔颖达 疏:“方谓比方也。有比方父丧礼以丧君,故云资於事父。资,取也,取事父之丧礼以丧君。”
分類:用事丧礼
《漢語大詞典》:期丧(期喪)
亦作“朞丧”。 犹期服。为期一年的丧服。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四:“旧制,朞丧百日内妨试,尊卑长幼同。”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四:“大凡人家尊长朞丧,多年高者;卑幼朞丧,多年幼者。”
《國語辭典》:丧偶(喪偶)  拼音:sàng ǒu
死了配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侄儿王文用青年丧偶,管理多年,才干精敏。」《红楼梦》第四回:「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闻无见。」
《漢語大詞典》:丧狗(喪狗)
丧家之狗。 汉 焦赣 《易林·解之坎》:“失恃无友,嘉祸出走,傫如丧狗。” 宋 苏轼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惘惘可怜真丧狗,时时相触是虚舟。” 明 唐顺之 《登常山山亭次壁间韵》之一:“忧时讥丧狗,逃世托冥鸿。”
《漢語大詞典》:扶丧(扶喪)
护送灵柩。 宋 王安石 《京东提点刑狱陆君墓志铭》:“弃世 平阴 ,寿五十三;有子四人,扶丧而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这货是一大宗珍珠玉石,却放在棺材里面,装做扶丧模样。”
分類:护送灵柩
《漢語大詞典》:丧仪(喪儀)
丧事的仪式。宋书·孔琳之传:“凡人士丧仪,多出閭里。” 李瑛 《梅园青松·〈一月的哀思〉诗》:“这就是我们庄严隆重的丧仪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