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6
词典
1
分类词汇
71
其它
4
共71,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分类词汇
(续上)
正色直言
字挟风霜
法度严明
奉辞伐罪
冠冕堂皇
词正理直
醇峻
峭鲠
峭论鲠议
峻言
刻廉
《国语辞典》:
正色直言
拼音:
zhèng sè zhí yán
态度严正,直言无讳。《晋书。卷八四。王恭传》:「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而忿之。」也作「正色危言」。
分类:
态度
严正
《国语辞典》:
字挟风霜(字挟风霜)
拼音:
zì xié fēng shuāng
形容文章笔法凌厉严正。语本《
西京杂记
》卷三:「淮南王安著鸿烈二十一篇。鸿,大也;烈,明也。言大明礼教。号为淮南子,一曰刘安子,自云:『字中皆挟风霜。』」
分类:
文章
笔法
凌厉
严正
《国语辞典》:
法度严明(法度严明)
拼音:
fǎ dù yán míng
标准、规范严正明确。《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
分类:
标准
规范
严正
明确
《國語辭典》:
奉辞伐罪(奉辭伐罪)
拼音:
fèng cí fā zuì
奉持谴责的言语,以讨伐有罪的国或人。《国语。郑语》:「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南史。卷四。齐高帝本纪》:「公奉辞伐罪,戒旦晨征。」
分類:
严正
有罪
《國語辭典》:
冠冕堂皇
拼音:
guān miǎn táng huáng
1.形容表面庄严体面、高贵气派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他自己也就把那回身就抱的旖旎风情藏起来,换一副冠冕堂皇的面目了。」
2.表面上光明正大的样子。如:「明明是藉机出国,却说是拓展贸易,好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分類:
冠冕堂皇
庄严
严正
正
贬义
为是
太平天国
公开
容表
表面上
或合
合法
并非
《漢語大詞典》:
词正理直(詞正理直)
言词严正,理由充足。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按院见説得词正理直,更不再问。”
分類:
严正
理由
充足
《漢語大詞典》:
醇峻
亦作“醕峻”。 严正。 清
方宗诚
《记张皋文〈茗柯文〉后》
:“ 位西 后出,宗 望溪 ,不喜 海峯 ,其文多醕峻。”
分類:
严正
《漢語大詞典》:
峭鲠(峭鯁)
严正刚直。
《
新唐书·韩休传
》
:“ 休 峭鯁,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
《
新唐书·李翱传
》
:“ 翱 性峭鯁,论议无所屈。”
分類:
严正
刚直
《漢語大詞典》:
峭论鲠议(峭論鯁議)
议论严正刚直。 宋
李纲
《论节义》
:“﹝ 颜真卿 ﹞其后归朝,峭论鯁议,为奸臣所挤,殞於贼手。”
分類:
议论
严正
刚直
《漢語大詞典》:
峻言
严正的言词。 明
宋濂
《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
:“或以非理来挠,必峻言折之。”
《
明史·隐逸传·杨恒
》
:“ 恒 性醇篤,与人语,出肺肝相示。事稍乖名义,輒峻言指斥。”
分類:
严正
言词
《漢語大詞典》:
刻廉
严正清白。
《
晏子春秋·问下二四
》
:“和柔而不銓,刻廉而不劌。”
《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
:“ 平原君 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於 长安 。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分類:
严正
正清
清白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