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越州山阴人,字正文。肃宗至德二年进士。又擢辞藻宏丽科。以家贫亲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已四十余。辟河南幕府,迁余姚令。仕终右补阙。维少无宦情,怀家山之乐。诗情雅重,挹魏、晋之风。与刘长卿善。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正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又中辞藻宏丽科。以家贫亲老,不能远游,授诸暨尉,时已40余岁。后历官河南节度府幕僚、河南尉、秘书郎等职。与钱起、耿湋、崔峒、皇甫冉、丘为等交往。生平散见《极玄集》卷下、《新唐书·艺文志四》、《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三。其诗多送别酬唱之作,“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二句历来为人传诵。《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2首,断句6。
唐诗汇评
严维,生卒年不详,字正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天宝中,应举不第。至德二载,江东选补使崔涣下进士及第,又擢辞藻宏丽科,以家贫亲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馀。后官金吾卫长史。大历中在越州,与鲍防等交游,又与郑概、裴晃等唱和,编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二卷,已佚。大历末,官河南尉。严郢为河南尹,辟在幕府。终官秘书郎。约建中中卒。有《严维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一
维字正文。越州山阴人。至德二载进士。擢辞藻宏丽科。调诸暨尉。辟河南幕府。终秘书省校书郎。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严维)诗情雅重,挹魏晋之风,锻炼铿锵,庶少遗恨。一时名辈,孰非金兰!
《唐诗品》
维诗错综亦密,时出俊语,澄除泾渭,亦可远致。如“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又“野烧明山郭,寒更出县楼”,又“夜静溪声近,庭寒月色深”,皆有自然之态,神情疏畅,自不可少。
《载酒园诗话又编》
中唐数十年间,亦自风气不同。其初,类于平淡中时露一入情切景之语,故读元和以前诗,大抵如空山独行,忽闻兰气,馀则寒柯荒阜而已。如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诚为佳句;但上云“窗吟绝妙辞”,却鄙。余惟喜其《留别邹绍先刘长卿诗》:“中年从一尉,自慊此身非。道在甘微禄,时危耻息机。晨趋本郡府,昼掩故山扉。待得干戈毕,何妨更采薇!”颇有长厚之风。又“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深切情事。“阳雁叫霜来枕上,寒山映月在湖中”、“渔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树色入秋窗”,时一神游,忽忽在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崇阳人,字正卿。博洽子史,善诗文。隐居庐山,有《桃溪杂咏》。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正卿,号寄庵,崇阳人。
严正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严正邦(1560年—?),字范先,号一醇,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民籍。乙酉乡试四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一百三十三名,登三甲第二百七十四名进士。吏部观政,历官刑部郎中,三十三年三月升江西广信府知府。
《国语辞典》:正色危言  拼音:zhèng sè wéi yán
态度严正,直言无讳。《宋史。卷三一○。杜衍传。论曰》:「迪、曾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也作「正色直言」。
分类:态度严正
《国语辞典》:正色直言  拼音:zhèng sè zhí yán
态度严正,直言无讳。《晋书。卷八四。王恭传》:「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而忿之。」也作「正色危言」。
分类:态度严正
《国语辞典》:字挟风霜(字挟风霜)  拼音:zì xié fēng shuāng
形容文章笔法凌厉严正。语本《西京杂记》卷三:「淮南王安著鸿烈二十一篇。鸿,大也;烈,明也。言大明礼教。号为淮南子,一曰刘安子,自云:『字中皆挟风霜。』」
《国语辞典》:法度严明(法度严明)  拼音:fǎ dù yán míng
标准、规范严正明确。《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
《國語辭典》:奉辞伐罪(奉辭伐罪)  拼音:fèng cí fā zuì
奉持谴责的言语,以讨伐有罪的国或人。《国语。郑语》:「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南史。卷四。齐高帝本纪》:「公奉辞伐罪,戒旦晨征。」
分類:严正有罪
《國語辭典》:冠冕堂皇  拼音:guān miǎn táng huáng
1.形容表面庄严体面、高贵气派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他自己也就把那回身就抱的旖旎风情藏起来,换一副冠冕堂皇的面目了。」
2.表面上光明正大的样子。如:「明明是藉机出国,却说是拓展贸易,好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漢語大詞典》:词正理直(詞正理直)
言词严正,理由充足。《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按院见説得词正理直,更不再问。”
《漢語大詞典》:醇峻
亦作“醕峻”。 严正。 清 方宗诚 《记张皋文〈茗柯文〉后》:“ 位西 后出,宗 望溪 ,不喜 海峯 ,其文多醕峻。”
分類:严正
《漢語大詞典》:峭鲠(峭鯁)
严正刚直。新唐书·韩休传:“ 休 峭鯁,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新唐书·李翱传:“ 翱 性峭鯁,论议无所屈。”
分類:严正刚直
《漢語大詞典》:峭论鲠议(峭論鯁議)
议论严正刚直。 宋 李纲 《论节义》:“﹝ 颜真卿 ﹞其后归朝,峭论鯁议,为奸臣所挤,殞於贼手。”
《漢語大詞典》:峻言
严正的言词。 明 宋濂 《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或以非理来挠,必峻言折之。”明史·隐逸传·杨恒:“ 恒 性醇篤,与人语,出肺肝相示。事稍乖名义,輒峻言指斥。”
分類:严正言词
《漢語大詞典》:刻廉
严正清白。晏子春秋·问下二四:“和柔而不銓,刻廉而不劌。”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平原君 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於 长安 。行不苟合,义不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