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刻切
苛刻严厉;尖刻。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四年:“ 宣 语虽刻切,上以 宣 名儒,优容之。” 宋 王安石 《张刑部诗序》:“刑部 张君 诗若干篇,明而不华,喜讽道而不刻切。”
《漢語大詞典》:苛克(苛剋,苛尅)
亦作“ 苛剋 ”。
(1).要求过高,过于严厉;刻薄。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且士诚不可纤论苛克,苛克则彼贤圣犹将不全,况其出入者邪?”宋书·朱脩之王玄谟等传论:“ 玄謨 虽苛剋少恩,然观其大节,亦足为美。”
(2).犹严峻。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初, 李日月 中矢而死, 朱泚 备礼,送於 长安 休祥私第。母氏苛尅而不哭,厉声駡曰:‘奚奴,国家负汝何事,敢生悖逆?死犹晚矣!’”
《韻府拾遺 職韻》:苛剋
宋書王玄謨傳贊:玄謨雖苛剋少恩,然觀其大節,亦足為美。
《漢語大詞典》:峻狭(峻狹)
(1).形容山崖高峻,峰峦攒立。 晋 张载 《叙行赋》:“山峥嶸以峻狭,仰青天其如带。”
(2).引申指性格严厉狭隘。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 王恭 风神简贵,志气方严; 仲堪 谨於细行,以文义著称。然皆峻狭自是,且干略不长。”
《漢語大詞典》:切让(切讓)
严厉责备。汉书·霍光传:“ 光 闻之,切让 王莽 。”《后汉书·陈忠传》:“近以地震策免司空 陈襃 ,今者灾异,復欲切让三公。”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二年:“ 金州 刺史 滕王 元婴 骄奢纵逸……上赐书切让之。”明史·胡宗宪传:“帝怒,尽夺诸将 大猷 等职,切让 宗宪 ,令剋期平贼。”
分類:严厉责备
《國語辭典》:严苛(嚴苛)  拼音:yán kē
严厉刻酷。《晋书。卷三六。卫瓘传》:「弱冠为魏尚书郎,时魏法严苛,母陈氏忧之。」《明史。卷一二八。章溢传》:「时廷臣伺帝意,多严苛,溢独持大体。」
《漢語大詞典》:阴厉(陰厲)
阴沉严厉。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三章:“‘ 阿兴 ,你那把猪刀呢?’ 大肉瘤 长工在后边紧紧地拉着绳子,阴厉地低声地问。”
分類:阴沉严厉
《國語辭典》:重办(重辦)  拼音:zhòng bàn
严厉处分。《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凡是此等书一概不准贩来销售,倘有不遵,店则封禁,人则重办。」
《國語辭典》:重办(重辦)  拼音:chóng bàn
再度办理、重新办理。
分類:严厉处罚
《漢語大詞典》:疾色
(1).患病的脸色。梁书·王亮传:“元日朝会万国, 亮 辞疾不登殿,设饌别省,而语笑自若。数日,詔公卿问讯, 亮 无疾色。”
(2).脸色严厉。 王西彦 《文因德而益彰》:“在他(指 巴金 )面前,尽管我讲话很少顾忌,有时甚至近于放肆,他从来没有厉言疾色地说过一句重话。”
《漢語大詞典》:凛肃(凛肅)
犹严厉,威严。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其教法极严,比司礼监之学规凛肃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者:“俄,至一辕门,儼如制府衙署,皂衣人罗列左右,规模凛肃。”
分類:严厉威严
《漢語大詞典》:峻却
严厉拒绝,坚决推辞。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復有侍女 玩水 、 一枝红 二人来欲伴,生峻却之。” 孙中山 《要靠党员成功不专靠军队成功》:“一般旧同志,以为我不出而担任理事长,吾党就要解体,一定要我出来担任。我当时亦不便峻却,只得答应用我名义,而于党事则一切不问,纯然放任而已。”
《漢語大詞典》:寒厉(寒厲)
(1).形容严寒。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自此愈上愈高,风气寒厉。”
(2).冷峻严厉。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闪铄晶光的雪影映射着寒厉勇猛的初日,暗云掩抑依徊时,却又不时微微的露出凄暗的神态。”
《漢語大詞典》:强厉(强厲)
刚愎严厉。《东周列国志》第一○七回:“ 秦王 性强厉而多疑。”
分類:刚愎严厉
《漢語大詞典》:秋厉(秋厲)
秋日肃杀严厉之气。 晋 陆云 《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闲非秋厉,惠淑春阳。”
《漢語大詞典》:凝厉(凝厲)
(1).冷冻寒凉。 南朝 梁 任昉 《答陆倕感知己赋》:“匹耸峙於东岳,比凝厉於秋霜。”
(2).庄重严厉。南史·蔡撙传:“性甚凝厉,善自居适。”
《漢語大詞典》:严覈(嚴覈)
(1).严谨明察。 清 鲁一同 《盖宽饶论》:“大抵 汉 之贤相,皆严覈干练之才,而识度有所不足。”
(2).严厉苛察。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四节:“ 始皇 以严覈而败,故易之柔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