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盛色
(1).谓言辞、神色严厉。 汉 桓宽 盐铁论·箴石:“若夫剑客论,博奕辩,盛色而相苏,立权以不相假,使有司不能取贤良之议,而贤良文学被不逊之名,窃为诸生不取也。” 王利器 校注:“ 杨 注云:‘苏读曰傃。傃,向也,谓相向格鬭也。’此‘盛色而相傃’,亦谓盛其辞色而相向辩难也。”
(2).纯正的颜色。 汉 班固 《白虎通·绋冕》:“朱赤者,盛色也,是以圣人法之,用为紼服,为百王不易也。”
(3).指多美色。汉书·贾捐之传:“夫后宫盛色,则贤者隐处。”
(4).美好的容色。 唐 李白 《去妇词》:“幽闺多怨思,盛色无十年。”
《國語辭典》:痛斥  拼音:tòng chì
深切的斥责。如:「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人,社会舆论均应加以痛斥。」元。吴师道〈国学策问四十道〉:「古所深拒而痛斥者,今反有取焉。使后生末学靡然而成风,果谁之咎欤?」
分類:严厉斥责
《國語辭典》:严办(嚴辦)  拼音:yán bàn
严厉惩办。《文明小史》第一○回:「上头也有公事下来,叫我严办。但恨我一心只忙办捐,就把这事搁在脑后。」
《漢語大詞典》:严辞(嚴辭)
严厉的言辞。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四:“我受着严辞谴责,但我心里却愈见尊敬着他。”
分類:严厉言辞
《漢語大詞典》:峻责(峻責)
(1).严酷地索取。新唐书·李实传:“ 德宗 访外疾苦, 实 诡曰:‘岁虽旱,不害有秋。’乃峻责租调,人穷无告,至彻舍鬻苗输于官。”
(2).严厉责备。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吕公著论台谏:“ 易 ( 贾易 )因论 苏軾 曰:‘ 文彦博 实主之。’太皇欲峻责 易 。”
《國語辭典》:暴厉(暴厲)  拼音:bào lì
凶恶乖张。《三国演义》第九回:「军士畏吕布暴厉,多有降贼者,布心甚忧。」
《國語辭典》:陡峻  拼音:dǒu jùn
地势高而陡。《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再行过去,有陡峻高山遮在面前,绕山走去,多是深林。」
《漢語大詞典》:厉言(厲言)
声色严厉地说话。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 仇香 ﹞既而之田里,於众中厉言曰:‘此里当有孝子 陈元 ,今何在?’” 明 宋濂 《姑苏林君母墓铭》:“﹝吾母﹞事吾大父母,如子事父,敬吾父犹大宾,抚子与孙也,爱而能节以礼,其御媪媵也,未尝厉言暴色。”
分類:声色严厉
《國語辭典》:峭急  拼音:qiào jí
孤僻急躁。《三国志。卷五六。吴书。朱治传》:「性峭急,喜怒快意。」《宋书。卷六○。王准之传》:「性峭急,颇失缙绅之望。」
《漢語大詞典》:严比(嚴比)
(1).严密整齐。 明 宋濂 《送国子正苏君还金华山中序》:“以论乎辞章,则体裁严比,姿态横逸。”
(2).谓严厉追比。儒林外史第四十回:“查该员系 四川 成都府 人,应行文该地方官勒限严比归款可也。”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 双月 坦然,谓:‘姑无恐。’浼邻翁稍赂之,俾为缓颊。无如太守鋭意寻仇报復,立限严比。”
《國語辭典》:严词(嚴詞)  拼音:yán cí
严厉的言词。如:「前辈的严词训诲,令人心生警惕。」
分類:措词严厉
《漢語大詞典》:刚厉(剛厲)
(1).威猛暴厉。 汉 刘向 说苑·修文:“ 紂 以天子好慢淫荒,刚厉暴贼,而卒以灭。”
(2).刚正严厉。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八观:“刚者不厉,无以济其刚;既悦其刚,不可非其厉。厉者,刚之徵也。”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 元祐 初, 司马光 封 温国公 ,议者以其刚厉,宜济之以温。”
《國語辭典》:峻刻  拼音:jùn kè
严峻苛刻。《宋书。卷五三。谢方明传》:「江东民户殷盛,风俗峻刻,强弱相陵,奸吏蜂起,符书一下,文摄相续。」也作「严刻」。
《漢語大詞典》:切厉(切厲)
亦作“ 切励 ”。 切磋砥砺。 宋 司马光 《贤良策问》:“至治之世,耕者让畔,渔者让泽。今国家修明礼仪以切励天下久矣。” 清 吴敏树 《业师两先生传》:“而先兄实攻苦制艺,与先生相切厉。”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録其三事,以与同志相切厉。”
亦作“ 切励 ”。 严厉。后汉书·窦武传:“ 武 每数切厉相戒,犹不觉悟,乃上书求退 绍 位。”晋书·陶侃传:“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訶辱,还其所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恭 始与 王建武 甚有情,后遇 袁悦 之间,遂致疑隟” 刘孝标 注引《晋安帝纪》:“ 悦 每欲间 恭 ,乃於 王 坐责让 恭 曰:‘卿何妄生同异,疑误朝野?’其言切厉。”
《漢語大詞典》:苛峻
苛刻严厉。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东坡 守 杭 ……时治党籍方苛峻。”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指摘科场:“ 北京 兆主试一差,皆目为苦海。戊子指摘尤苦,至覆试而犹未定。 饶比部 疏更苛峻。”
分類:苛刻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