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两岸(兩岸)  拼音:liǎng àn
1.河海的两边陆地。唐。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2.特指位居台湾海峡两边的大陆与台湾两地区。
《国语辞典》:海峡两岸(海峡两岸)  拼音:hǎi xiá liǎng àn
指隔著台湾海峡相对而望的台、澎、金、马与大陆地区。如:「近年来,海峡两岸的学术、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国语辞典》: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两岸人民关系条例)  拼音:liǎng àn rén mín guān xì tiáo lì
即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为确保国家安全与社会安定,规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之往来,并处理衍生之法律事件,所制定的条例。
《分类字锦》:两岸夹津(两岸夹津)
王维 桃花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分类:
《漢語大詞典》:合岸
犹两岸。 南朝 梁 何逊 《初发新林》诗:“浮水暗舟艫,合岸喧徒侣。” 唐 陈子昂 《宿襄河驿浦》诗:“合岸昏初夕,迴塘暗不流。”
分類:两岸
《國語辭典》:夹岸(夾岸)  拼音:jiá àn
水流的两岸、堤岸的两旁。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唐。杜牧 隋堤柳诗:「夹岸垂杨三百里,祇应图画最相宜。」
《国语辞典》:浙江潮  拼音:zhè jiāng cháo
浙江省钱塘江口,两岸有龛赭二山对峙,出海口略呈三角形,每当潮水来时,其浪潮声势均极为壮观。
《國語辭典》:对岸(對岸)  拼音:duì àn
所在河岸或海岸的另一方。如:「在河边隐隐约约可看到对岸来来往往的人群。」
《漢語大詞典》:跨水
(1).指跨越水上两支点之间的距离。 唐 杜宝 《大业杂记》:“至 洛水 ,有 天津浮桥 ,跨水长一百三十步。”引申指桥梁。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临 閶门 之跨水,耸重闕而开都。”
(2).跨踞河的两岸。 前蜀 韦庄 《李氏小池亭十二韵》:“小桥低跨水,危槛半依巖。”
《國語辭典》:绳桥(繩橋)  拼音:shéng qiáo
以绳索连结搭成的桥。唐。岑参〈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诗:「泉浇阁道滑,水冻绳桥脆。」
《漢語大詞典》:驾鹊(駕鵲)
传说 牛郎 、 织女 分居天河两岸,每年七夕,喜鹊飞临天河,汇聚成桥,使之相会。事见《岁华纪丽·七夕》注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后因以“驾鹊”为七夕的典实。 宋 吴儆 《虞美人·七夕》词:“飞桥驾鹊天津阔,云驭看看发。” 明 张煌言 《七夕微雨》诗:“天上何常须驾鹊,人间那得似牵牛。”亦作“ 驾乌鹊 ”。 清 洪升 《金环曲》:“至性由来动彼苍,一夜银河驾乌鹊。”
《國語辭典》:索桥(索橋)  拼音:suǒ qiáo
以绳索在两山间或河谷上架设的交通管道。为大陆缜西纵谷地区特有的渡河设备。
《漢語大詞典》:纤道
同“縴道”。江河两岸纤夫挽船前进的小路。
《國語辭典》:河床  拼音:hé chuáng
河水两岸间凹下容水的部分。也称为「河身」、「河槽」。
《漢語大詞典》:石濠
两岸砌石的河道。 郭沫若 《残春》五:“旅舍门前横着一道与海相通的深广的石濠,濠水作深青色,几乎要与两岸齐平了。”
分類:两岸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