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1,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朱玫( 吴兴侯 号 大丞相 )
滕中正(字 普光 )
边归谠(字 安正 )
刘温叟(字 永龄 )
刘保勋(字 修业 )
辛仲甫(字 之翰 康节 )
许仲宣(字 希粲 )
李昌龄(字 天锡、天钖 )
李惟清(字 直臣 )
温仲舒(字 秉阳 恭肃 )
王化基(字 永图 惠献 )
王嗣宗(字 希阮 号 中陵子 景庄 )
宋太初(字 永初 )
赵昌言(字 仲谟、幼谟 景肃 )
其它辞典(续上)
李德裕(字 文饶 行第 九 赞皇县伯、卫国公、赞皇伯 )朱玫( 吴兴侯 号 大丞相 )
滕中正(字 普光 )
边归谠(字 安正 )
刘温叟(字 永龄 )
刘保勋(字 修业 )
辛仲甫(字 之翰 康节 )
许仲宣(字 希粲 )
李昌龄(字 天锡、天钖 )
李惟清(字 直臣 )
温仲舒(字 秉阳 恭肃 )
王化基(字 永图 惠献 )
王嗣宗(字 希阮 号 中陵子 景庄 )
宋太初(字 永初 )
赵昌言(字 仲谟、幼谟 景肃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7—850 【介绍】: 唐赵郡人,字文饶。李栖筠孙、李吉甫子。幼有壮志,苦心力学,不喜科试。既冠,卓荦有大节。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充学士,禁中书诏,大手笔多诏德裕草之。寻转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敬宗时出为浙西观察使。文宗即位,加检校礼部尚书,召为兵部侍郎。武宗时由淮南节度使入相,弭藩镇之祸,决策制胜,威权独重。德裕为李党首领,牛僧孺、李宗闵为首之牛党深衔之,宣宗立,为牛党所构,贬崖州司户卒。追赠尚书左仆射、太子少保、卫国公。好著书为文,虽位极台辅,读书不辍。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7—850 字文饶,排行九,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牛李党争时之李党首领。早年以荫补校书郎,历幕职。穆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后历任浙西、义成、西川诸镇,政绩颇著。文宗大和七年(833)召入拜相,封赞皇县伯。武宗会昌年间再度任相,因功封卫国公。宣宗大中初遭牛党打击,迭贬至崖州司户,大中三年十二月卒于任。后人因称“李赞皇”、“李卫公”、“李崖州”。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今人傅璇琮《李德裕年谱》颇为详备。著有《会昌一品集》凡34卷,以四部丛刊本为通行,其中别集10卷为诗赋杂文。又著笔记小说《次柳氏旧闻》等。今人傅璇琮、周建国有《李德裕文集校笺》。《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9首,断句18。唐诗汇评
李德格(787-850?)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宰相李吉甫之子。元和初,以萌补校书郎,避嫌,求出为方镇从事。十四年,入朝除监察御史。穆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出为浙西观察使。大和中,召为兵部侍郎,旋出为义成节度使,移镇西川。入为兵部尚书。七年拜相,复出为浙西节度使,贬袁州长史。开成中,由滁州刺史迁太子宾客分司。再领浙西。又移镇淮南。武宗即位,拜相,屡进太尉,封卫国公。宣宗即位,出为荆南节度使,改东都留守,贬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卒。德裕仕历六朝,出将入相,有政声于时。善诗文。有《会昌一品集》二十卷,今存。其他著述,大多散佚。《全唐诗》编诗一卷。词学图录
李德裕(787--850) 字文饶。赞皇人,宰相李吉甫子。少好学,以父荫补校书郎,累任要职。多著作,存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等,《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六
德裕字文饶。赵郡人。宰相吉甫子。文宗朝拜兵部尚书。以本官同平章事。封赞皇伯。为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罢为兴元节度使。徙镇海军。武宗立。召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兼左仆射。守司徒。进太尉。封卫国公。宣宗立。以太子少保分司东都。再贬潮州司马。又贬崖州司马。卒年六十三。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6 【介绍】: 唐邠州人。少为州戍将。击黄巢有功,擢晋州刺史,进邠宁节度使,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吴兴侯。僖宗幸凤翔,玫劫嗣襄王煴,奉为帝,自号大丞相。后为部将王行瑜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8—991 【介绍】: 宋青州北海人,字普光。后周时累官河南府判官、检校户部员外郎。宋太祖乾隆五年以侯陟荐,入为殿中侍御史。太宗时迁考功员外郎,授四川东路转运使。累官权御史中丞,出知河南府。官终判留司御史台。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时,振举纲宪,人谓称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8—964 【介绍】: 宋幽州蓟人,字安正。少以儒学名。历仕后晋、后汉、后周。亮直敢言,后周世宗时官至御史中丞。宋初迁刑部尚书,致仕。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一
归谠字安正。幽州蓟人。仕晋。累迁右散骑常侍。汉初历礼部刑部二侍郎。周广顺初迁兵部户部二侍郎。擢尚书右丞枢密直学士。转左丞。寻为御史中丞。入宋。乾德二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8或909—971 【介绍】: 宋洛阳人,字永龄。后唐时为右补阙,后晋时以都官郎中充翰林学士,加知制诰。后汉授驾部郎中,后周时曾以礼部侍郎知贡举,迁工部侍郎。入宋,拜御史中丞,兼判吏部铨,为台丞十二年,有清操。全宋文·卷一二
刘温叟(九○九—九七一),字永龄,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后唐清泰中为右补阙,后晋开运中充翰林学士。契丹入汴,温叟北迁,脱归,从汉祖南下,授驾部郎中。周初拜左谏议大夫。入宋官至御史中丞,兼判吏部铨。开宝四年卒,年六十三。温叟清介,精赏鉴,立朝有德望,太祖深重之。《宋史》卷二六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5—986 【介绍】: 宋河南人,字修业。刘处让子。少好骑射,又颇能诗。十许岁随父署后唐新德军衙内都校。仕后周至工部员外郎。太宗雍熙中累官权御史中丞兼勾当差遣院。曹彬等受命征幽州,保勋以本官知幽州行府事,宋兵败,济拒马河,其马陷淖中,与子利涉俱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7—1000 【介绍】: 宋汾州孝义人,字之翰。后周时,仕至观察判官。宋初,为平卢军节度判官,改郓、齐观察判官,多雪民冤。乾德中历知光州、彭州,救水灾,平兵乱。太宗太平兴国初迁起居舍人,奉使契丹,不辱朝命。使还,知成都府,政尚宽简。雍熙二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淳化二年罢知陈州。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谥康节。全宋文·卷四九
辛仲甫(九二七——一○○○),字之翰,汾州孝义(今山西孝义)人。少好学,及长,能吏事。周广顺中,为郭崇掌书记。入宋,为平卢军节度判官。雍熙二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端拱中进户部侍郎,淳化中以太子少保致仕。真宗即位,加太子少傅。咸平三年卒,年七十四,赠太子太保。《宋史》卷二六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0—990 【介绍】: 宋青州人,字希粲。后汉乾祐进士。仕后周,为淄州团练判官。宋太祖擢授太子中允。历知北海军、荆南转运事。帝征南唐,供给无缺。太宗即位,除兵部郎中,历西川、广南转运使,以才干称。官至给事中。全宋诗
许仲宣(九三○~九九○),字希粲,青州(今属山东)人。后汉乾祐间进士。后周显德初为济阴主簿,淄州团练判官。入宋,太祖擢授知北海军。开宝九年(九七六)知永兴军。太宗继位,迁兵部郎中,授西川转运使。太平兴国六年(九八一),迁吏部郎中,八年,为左谏议大夫。雍熙四年(九八七),出知广州,移知江陵府,俄改河南府。端拱中,迁给事中。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宋史》卷二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7—1008 【介绍】: 宋宋州楚丘人,字天锡。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历通判银州。京师开金明池,以献诗擢右拾遗。知广州,不能以廉自守。至道二年,由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居位无所建明。真宗即位,加户部侍郎。坐交结王继恩,贬忠武军节度。全宋文·卷六○
李昌龄(九三七——一○○八),字天钖,宋州楚丘(今山东曹县东南)人。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历判合州、银州。擢右拾遗、直史馆。后为淮南转运使,知广州。还,擢礼部郎中,为枢密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充户部使。淳化三年改度支使,拜御史中丞。至道二年,以本官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坐交结王继恩贬。后以秘书监致仕。大中祥符元年卒,年七十二。《宋史》卷二八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4或943—998 【介绍】: 宋应天府下邑人,徙齐州章丘,字直臣。太祖开宝中,以三史解褐涪陵尉,禁巫觋,教民以医药,稍变风俗;又奏杀不法宦官,由此知名。太宗时历监察御史兼总南路,移京西转运使,后任户部、度支、盐铁等使。因擅减茶价致亏,贬官,知广州。复徙广南东、西路都转运使、同知枢密院事等。真宗即位,改御史中丞,恨失政柄,肆情弹击,人多讥之。全宋文·卷一○四
李惟清(九四三——九九八),字直臣,下邑(今安徽砀山境)人,其父仲行徙家章丘(今山东章丘)。开宝中以三史解褐涪陵尉,迁大理寺丞。太宗朝历荆湖北路转运判官、转运使,徙京西,入判度支,复出为京东转运使。迁度支使、盐铁使。后出知广州,徙广南东、西路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咸平元年卒,年五十六。《宋史》卷二六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1010 【介绍】: 宋河南人,字秉阳。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吉州。端拱中迁枢密直学士。淳化二年拜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秦州,历按诸寨,抚定羌戎,民感恩画其像祠之。至道三年,参知政事。真宗咸平初,罢政出知河阳。大中祥符中进户部尚书。卒谥恭肃。全宋文·卷一○四
温仲舒(九四四——一○一○),字秉阳,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登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第。端拱初拜右正言。淳化二年擢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秦州,开渭南之地。连知凤翔、兴元、江陵等府。至道三年,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初,出知河阳,历知开封府、天雄军、河南府。景德中判审官院。大中祥符中官至户部尚书、判昭文馆大学士。三年卒,年六十七,谥恭肃。仲舒敏于应务,与寇准同进,人称「温、寇」。《宋史》卷二六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1010 【介绍】: 宋真定人,字永图。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累官御史中丞。慕范滂为人,献《澄清略》,议复尚书省、慎公举、惩贪吏、省冗官。至道三年,拜参知政事。后罢知扬州,移河南府,官终礼部尚书。卒谥惠献。全宋诗
王化基(九四四~一○一○),字永图,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常州。入为著作郎、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淳化中,迁工部侍郎。至道三年(九九七),拜参知政事。真宗咸平四年(一○○一),知扬州,移知河南府,进礼部尚书。大中祥符三年卒,年六十七。《宋史》卷二六六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一○四
王化基(九四四——一○一○),字永图,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太平兴国二年举进士,历判常州、知岚州,改淮南节度判官,入为著作郎,迁右拾遗,命知制诰,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淳化中,拜中丞,知京朝官考课。至道三年,超拜参知政事。咸平四年罢知扬州,移河南府。大中祥符三年卒,年六十七。赠右仆射,谥惠献。《宋史》卷二六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1021 【介绍】: 宋汾州人,字希阮,号中陵子。太祖开宝八年进士第一。通判河州。太宗遣武德卒潜察远方事,嗣宗械送京师,太宗怒削其秩。至道中官至淮南转运使、江浙荆湖发运使。真宗咸平中,以漕运称职,就拜太常少卿,复充三司户部使,改盐铁使,建言裁节冗食。拜御史中丞。历事三朝,轻险好进,所至以严明御下,尤傲狠,务以丑言凌挫群类,曾深诋参知政事冯拯、知制诰王曾。任枢密副使,与使寇准不协。官终静难军节度。卒谥景庄。有《中陵子》。全宋诗
王嗣宗(九四四~一○二一),字希阮,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太祖开宝八年(九七五)进士。补秦州司寇参军。历诸路转运使,累迁御史中丞。真宗大中祥符六(一○一三),授枢密副使。八年,求罢,知许州(《隆平集》卷一○)。以检校太尉致仕。天禧五年卒,年七十八。谥景庄。有《中陵子》三十卷,已佚。《宋史》卷二八七有传。全宋文·卷一○四
王嗣宗(九四四——一○二一),字希阮,汾州(治今山西汾阳)人。开宝八年中进士甲科,补秦州司寇参军。太宗朝屡司漕运,历河北、京西、河东、淮南等路转运使,江浙、荆湖发运使。真宗咸平四年,为左谏议大夫,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出知并州,兼并代部署,召拜御史中丞。大中祥符六年,任枢密副使、检校太保,出知许州,移知河南府。天禧初致仕,五年卒,年七十八。著有《中陵子》三十卷。《宋史》卷二八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1007 【介绍】: 宋泽州晋城人,字永初。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通判戎州,以善政闻。真宗时,任川、峡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参预规画。召权御史中丞。出知杭、庐州,以疾久昏忘,不能治政,连徙汝、光二州。全宋文·卷一○六
宋太初(九四六——一○○七),字永初,泽州晋城(今山西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历判戎州、晋州、成都府。淳化间为监察御史、京西转运副使、河东转运使。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真宗嗣位,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咸平中,任川陕四路都转运使,权御史中丞,出知庐、汝、光等州。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著有《简谭》三十八篇。《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5或955—1009 【介绍】: 宋汾州孝义人,字仲谟,一作幼谟。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历知青州、知制诰,预修《文苑英华》。累官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坐事贬崇信军节度行军司马,复拜右谏议大夫。出知天雄军,以治河功拜给事中、参知政事。王小波、李顺起事,独数论攻取之策,授川峡都部署前往镇压。又为太宗猜忌,事毕改户部侍郎,罢政事。真宗初累官工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复遭贬。景德中拜刑部侍郎,历知北边州、军,再迁户部侍郎。临事果断、孤傲强力。李沅、王旦、王禹偁均为其所识拔。全宋诗
赵昌言(九四五~一○○九),字仲谟,汾州孝义(今属山西)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进士,通判鄂州。雍熙三年(九八六)知天雄军。四年除枢密副使(《宋宰辅编年录》卷二)。端拱元年(九八八)贬崇阳军节度行军司马。淳化二年(九九一)起知蔡州,四年召拜参知政事。至道元年(九九五)罢知凤翔府。真宗即位,迁知陕州。咸平三年(一○○○),召知审官院。景德元年(一○○四)知河阳。徒镇州。大中祥符二年卒,年六十五(《东都事略》卷三六作五十五),谥景肃。《宋史》卷二六七有传。全宋文·卷一○五
赵昌言(九四五——一○○九),字仲谟,汾州孝义(今山西孝义)人。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累迁职方员外郎,知制诰,预修《文苑英华》。雍熙四年为枢密副使,迁工部侍郎。以党胡旦贬行军司马。淳化二年,起知蔡州、天雄军。四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改户部侍郎,罢政事,知凤翔府。徙澶、泾、延三州。真宗即位,迁兵部侍郎,知陕州,移知永兴军。召以本官兼御史中丞,知审官院,加工部尚书。复以事贬行军司马。后迁户部、吏部侍郎。大中祥符二年卒,年六十五。《宋史》卷二六七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