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丝状
矿物学名,指一种矿物具有丝状的结晶
分类:丝状
《國語辭典》:松萝(松蘿)  拼音:sōng luó
1.产于安徽省歙县松萝山上的茶。
2.植物名。松萝科松萝属。为与绿藻类共生之地衣,原叶体茎状,长达数尺,全体呈淡黄绿色,为多数分歧的线状体,常攀附于其他植物上生长,自树梢悬垂,可入药。也称为「蔓女萝」、「蔓萝」、「茑萝」、「女萝」、「松寄生」、「王女」。
《國語辭典》:垂丝(垂絲)  拼音:chuí sī
1.下垂的丝状枝条。多指柳条。唐。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
2.流苏一类的饰物。宋。秦醇《谭意哥传》:「陡帐垂丝,清风射牖,疏帘透月,银鸭喷香。」
3.白发下垂。唐。白居易 白鹭诗:「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漢語大詞典》:石脉(石脈)
亦作“ 石脉 ”。
(1).山石的脉络纹理。 唐 韦应物 《龙门游眺》诗:“花树发烟华,淙流散石脉。” 唐 章孝标 《方山寺松下泉》诗:“石脉绽寒光,松根喷晓霜。” 宋 范成大 《桂海金石志》:“余游洞亲访之,仰视石脉涌起处,即有乳牀如玉雪,石液融结所为也。” 清 吴伟业 《张南垣传》:“其石脉之所奔注,伏而起,突而怒,为狮蹲,为兽攫。”
(2).石隙。 唐 于鹄 《山中访道者》诗:“把藤借行势,侧足凭石脉。” 唐 李贺 《南山田中行》:“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3).石中所生之丝状物。性坚韧,可为布。亦称“ 石麻 ”。洞冥记:“石脉出 晡东国 ,细如丝,可縋万斤,生石里,破石而后得。此脉縈绪如麻紵也,亦名石麻。”
《國語辭典》:铁丝(鐵絲)  拼音:tiě sī
1.用铁制成的线状物品,有粗细多种。如:「只见他用铁丝裍扎著钢筋。」
2.喻蝴蝶的黑色触须。宋。苏轼 鬼蝶诗:「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
《漢語大詞典》:琼丝(瓊絲)
形容莹洁的丝状物。 唐 刘禹锡 《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花下有游仙》:“雪蕊琼丝满院春,衣轻步步不生尘。” 元 商道 《梁州第七·戏三英》套曲:“玉帘灯细捻琼丝,金莲灯匀排艷葩,栀子灯碎剪红纱。”
《國語辭典》:茴香  拼音:huí xiāng
植物名。伞形科茴香属,多年生草本,具强烈芳香。茎直立,圆柱形,叶三至四回羽状全裂,末端裂片细丝状。复伞形花序,伞辐八至三十枝,花小,黄色,卵形。果卵状扁椭圆形,可充蔬食,亦用做香料。从果实提炼出的油为茴香油,可供作药用。也称为「小茴香」、「蘹香」。
《国语辞典》:花丝(花丝)  拼音:huā sī
被子植物雄蕊支撑花药的丝状或柱状构造,其顶端即著生花药。
《漢語大詞典》:鱼鳃(魚鰓)
亦作“ 鱼腮 ”。亦作“ 鱼顋 ”。 鱼的呼吸器官。多为羽毛状、板状或丝状,用来吸取溶解在水中的氧。 宋 惠洪 《秋晚同超然山行》诗:“高秋霜叶鱼顋赤,落日远山螺髻青。” 元 黄庚 《江景》诗:“寒生雁背天将雪,冷人鱼鳃水欲氷。”《水浒传》第十七回:“众做公的都面面相覷,如箭穿雁嘴,钩搭鱼腮,尽无言语。”
《漢語大詞典》:料丝(料絲)
制作工艺品的一种丝状原料。因其系煮料抽丝而成,故称。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五·料丝:“用玛瑙、紫石英诸药捣为屑,煮腐如粉,然必市北方天花菜点之方凝。而后繅之为丝,织如绢状,上绘人物山水,极晶莹可爱,价亦珍贵。盖以煮料成丝,故谓之料丝。”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料丝:“料丝在 元 时已有之。今之为料丝者,不必用玛瑙等石,但以糯米和药煮耳,其色亦復不减。”
《国语辞典》:水绵(水绵)  拼音:shuǐ mián
一种绿藻类植物。丝状体圆柱形,表面黏滑,常成堆地浮在水面。细胞内有叶绿体,呈带状,为常见的淡水生物。
《國語辭典》:卷层云(卷層雲)  拼音:juǎn céng yún
状如白绢的云幕,高而薄。是由大面积的温暖潮湿空气,在六至七千公尺以上的高空,使水汽凝结而成。当日光或月光透过时,周围会产生光环。往往是阴雨天气的前兆。
《國語辭典》:豆丝(豆絲)  拼音:dòu sī
以绿豆粉和米粉加水调匀,在平底锅中煎成薄的软饼,待凉后切丝即成。可炒可煮,也可包馅后炸著吃,有豆香味,是一种家常小点。
《國語辭典》:纤维(纖維)  拼音:xiān wéi
1.构成生物体内具保护与支持作用机械组织的一种细胞。通常为长形且具较厚的细胞壁。
2.一种天然的或是人造的细丝,韧性很强。如植物纤维的棉、麻,动物纤维的蚕丝、羊毛,人造纤维的尼龙等。
《国语辞典》:披发藻目(披发藻目)  拼音:pī fǎ zǎo mù
绿藻植物门的一目,植物体呈丝状,不分歧。细胞具一个细胞核及一个片状叶绿体。可行藻体断裂或游动孢子无性繁殖,亦能行配子结合之有性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