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71,分259页显示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81  82  83  8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西颦东效
西壖东堮
务于东
文东武西
屋东青青
巫东由人
随子东征
坦腹东床
泰东西
祀东西郊
宋玉东墙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移栽东窗
移东补西
移东换西
《漢語大詞典》:西颦东效(西顰東效)
西施 捧心、 东施 效颦。比喻以丑陋学美好而愈显其丑。 清 无名氏 《少年登场》:“西顰东效,没来由把国民价值扫地尽了。”参见“ 东施效顰 ”。
《國語辭典》:东施效颦(東施效顰)  拼音:dōng shī xiào pín
春秋越国美女西施因患心病而捧心皱眉,同里丑女东施看见觉得十分美丽,于是摹仿西施捧心皱眉,然却更见其丑,结果同里的人纷纷走避或闭门不出。典出《庄子。天运》。后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条件,而盲目胡乱的模仿他人,以致收到反效果。《红楼梦》第三○回:「宝玉心中想道:『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奇,且更可厌了!』」也作「东家效颦」、「丑女效颦」。
《分类字锦》:西壖东堮(西壖东堮)
王勃 七夕赋 辨河鼓于西壖,降天孙于东堮。
分类:七夕
《高级汉语词典》:务于东
在东方致力作战
《國語辭典》:文东武西(文東武西)  拼音:wén dōng wǔ xī
本为汉代所定的朝仪,武将位在西边,文官位于东方。语本《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后以文东武西泛指文武官员排列的次序。
《分类字锦》:屋东青青(屋东青青)
杜甫溪涨诗:青青屋东麻,散乱床上书。
《高级汉语词典》:巫东由人
马来人
《分类字锦》:随子东征(随子东征)
班昭东征赋: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注:大家集曰:子谷为陈留长,大家随至官,作东征赋。流别论曰:发洛至陈留,述所经历也。
分类:
《国语辞典》:坦腹东床(坦腹东床)  拼音:tǎn fù dōng chuáng
当女婿。晋时郗鉴派人到王导家选女婿,王家子弟闻讯后,都显得很矜持,只有王羲之若无其事的坦腹卧于东床而食,因此被郗鉴选为女婿。见《晋书。卷八○。王羲之传》。明。高明《琵琶记。牛小姐愁配》:「书生愚见,忒不通变。不肯坦腹东床,谩自去哀求金殿。」亦可用于指女婿。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二五出:「我操国柄佐圣明,我是九棘三槐位里人,要择个坦腹东床,岂无个贵戚王孙。」也作「东床」、「东床坦腹」、「东床娇客」、「东床娇婿」、「坦腹」。
《漢語大詞典》:泰东西(泰東西)
泛指 欧 美 和 东亚 、 南亚 、 东南亚 各国。《冷眼观》第十七回:“怎么变法图强,是泰东西一件极文明的事,诸大臣中又没有显露甚么极力反对的意见,何以要叫我用出野蛮手段来,拿兵力去压制他们呢?” 严复 《中俄交谊论》:“果如是也,不特 俄 人之交可以歷久而不渝,即泰东西各国亦将从容揖让。”
《分类字锦》:祀东西郊(祀东西郊)
魏书礼志:祀日于东郊,用骍牛一;祭月于西郊,用白羊一。
分类:群祀
《漢語大詞典》:宋玉东墙(宋玉東牆)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谓 宋玉 东邻有一女,姣好为 楚国 之冠,登墙窥视 宋玉 三年而 宋玉 不与之交往。后因以“宋玉东墙”喻指貌美而多情的女子。 明 王骥德 《男王后》第二折:“谢圣主恩波浩荡,却将箇 宋玉 东墙,错猜做神女 高唐 。”亦省作“ 宋墙 ”。《天雨花》第二回:“兄却是怨人太甚,那首诗中,那有一字及方才之事,就是 姮娥 宋墙 ,云飞雨散,无非道明月秋庭之意。”
《國語辭典》:铜山西崩,洛钟东应(銅山西崩,洛鐘東應)  拼音:tóng shān xī bēng,luò zhōng dōng yìng
汉武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东方朔预测山恐会崩毁,故钟先鸣。三日后果有山崩绵延二十馀里。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句下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比喻重大事件,彼此互相感应,互相影响。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三。槐西杂志三》:「此义易明。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不以远而阻也。」
分類:在后
《分类字锦》:移栽东窗(移栽东窗)
白居易 栽杉诗 移栽东窗前,爱尔寒不凋。
分类:
《國語辭典》:移东补西(移東補西)  拼音:yí dōng bǔ xī
用这一部分填补另一部分的空缺。《浮生六记。卷二。閒情记趣》:「衣之破者,移东补西,必整必洁。」也作「移东就西」。
《國語辭典》:移东就西(移東就西)  拼音:yí dōng jiù xī
挪取一部分,贴补另一部分的不足。唐。陆贽 论裴延龄奸蠹书:「由是蹂躏官属,倾倒货财,移东就西,便为课绩。」也作「移东补西」。
《國語辭典》:移东换西(移東換西)  拼音:yí dōng huàn xī
不停的更动、变换。比喻生活不稳定。宋。朱熹答吕子约〉:「则恐一生只得如此,移东换西,终是不成家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