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濡须(濡須)
(1).水名。今称 运漕河 。源出 安徽省 巢湖 ,东流至今 芜湖市 裕溪口 入 长江 。古代当 江 淮 间交通要道, 魏 晋 南北朝 时,这里是兵争要地。
(2).堡坞名。 东汉 末年 孙权 于 濡须口 筑以备 曹操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建安 ﹞十八年正月, 曹公 攻 濡须 , 权 与相拒月餘。”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顾 濡须 之故巘,每当食而忘饭。” 王闿运 《哀江南赋》:“ 濡须 不守, 夏口 空防。”参见“ 濡须坞 ”。
(2).堡坞名。 东汉 末年 孙权 于 濡须口 筑以备 曹操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建安 ﹞十八年正月, 曹公 攻 濡须 , 权 与相拒月餘。”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顾 濡须 之故巘,每当食而忘饭。” 王闿运 《哀江南赋》:“ 濡须 不守, 夏口 空防。”参见“ 濡须坞 ”。
《漢語大詞典》:濡须坞(濡須塢)
堡坞名。《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建安 ﹞十六年, 权 徙治 秣陵 。明年,城 石头 ,改 秣陵 为 建业 。闻 曹公 将来侵,作 濡须坞 。” 清 钱谦益 《刑部尚书沈公神道碑》:“仿 曹操 之开 芍陂 , 孙权 之立 濡须坞 以足餉。”
《漢語大詞典》:南河
(1).古代称 黄河 自今 潼关 以下由西向东流的一段为 南河 。《书·禹贡》:“浮于 江 沱 潜 汉 ,逾于 洛 ,至于 南河 。”《史记·五帝纪》:“ 舜 让辟 丹朱 於 南河 之南。” 张守节 正义:“ 河 在 尧 都之南,故曰 南河 。《禹贡》‘至于 南河 是也。’” 唐 张说 《喜度岭》诗:“ 东汉 兴 唐 历, 南河 復 禹 谋。”
(2). 清 以前 黄河 自今 内蒙古 巴彦高勒镇 以下分为南北二支,南支即今 黄河 正流,当时为支流,称为 南河 。参见“ 北河 ”。
(3). 清 雍正 七年(1729年)改河道总督为 江南 河道总督,掌管防治 江南 (今 江苏 、 安徽 两省)境内的 黄河 、 运河 、 洪泽湖 、 海口 等。时称总督为 南河 总督,所管理诸河为 南河 。参见“ 北河 ”、“ 东河 ”。
(4).星名。属井宿,共三星。《晋书·天文志》:“南河、北河各三星,夹东井。”参见“ 北河 ”。
(2). 清 以前 黄河 自今 内蒙古 巴彦高勒镇 以下分为南北二支,南支即今 黄河 正流,当时为支流,称为 南河 。参见“ 北河 ”。
(3). 清 雍正 七年(1729年)改河道总督为 江南 河道总督,掌管防治 江南 (今 江苏 、 安徽 两省)境内的 黄河 、 运河 、 洪泽湖 、 海口 等。时称总督为 南河 总督,所管理诸河为 南河 。参见“ 北河 ”、“ 东河 ”。
(4).星名。属井宿,共三星。《晋书·天文志》:“南河、北河各三星,夹东井。”参见“ 北河 ”。
《漢語大詞典》:月陂
水泊名。 隋 唐 时 洛水 自 上阳宫 南弥漫东流, 宇文恺 因筑斜堤束水令向东北流,为减杀水力,作堰九折,水泊形如偃月,故称。又 唐玄宗 时为御 谷 洛 水患、诏 李适之 以禁钱作三大防,曰 上阳 、 积翠 、 月陂 。事见《新唐书·李适之传》。 唐 王建 《宫词》之九三:“忽地金舆向 月陂 ,内人接著便相随。” 宋 张先 《木兰花·送张中行》词:“庆门奕世隆宸睠,归到 月陂 梅已绽。” 明 徐渭 《牡丹赋》:“尔其 月陂 隄上, 长寿 街东, 张家 园林, 汾阳 宅中,当春光之既和,蔼亭榭之载营。”参阅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河南道三·河南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