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13,分228页显示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7  68  69  7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抚世酬物
共产主义世界观
公诸于世
孤学世传
各别世人
各白世人
多极世界
敦世厉俗
遁世绝俗
遁世离群
遁世离俗
遁世无闷
遁世隐居
遁世幽居
遁世长往
《漢語大詞典》:抚世酬物(撫世酬物)
谓治政理事,待人接物。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后之君子,穷而讲道明理,达而抚世酬物,谨无着一能读书之心横在胸中也哉!” 明 宋濂 《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自是抚世酬物,一出于正,而异端无实之説,了若不经意。”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世界观
也称“无产阶级世界观”。无产阶级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彻底的科学的世界观,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最高成果和集中表现。
《國語辭典》:公诸于世(公諸於世)  拼音:gōng zhū yú shì
向世人公开。如:「林博士决定将他的研究成果公诸于世,以造福人群。」
《分类字锦》:孤学世传(孤学世传)
陆游 读书示子遹诗 孤学当世传,岁月不可玩。
《漢語大詞典》:各别世人
见“ 各白世人 ”。
《國語辭典》:各白世人  拼音:gè bái shì rén
毫无关系的人。元。秦𥳑夫《东堂老。楔子》:「他和我是各白世人,他不曾见我便罢,他见了我呵,他叫我一声扬州奴。」也作「各别世人」、「各姓他人」。
分類:不相干
《國語辭典》:各白世人  拼音:gè bái shì rén
毫无关系的人。元。秦𥳑夫《东堂老。楔子》:「他和我是各白世人,他不曾见我便罢,他见了我呵,他叫我一声扬州奴。」也作「各别世人」、「各姓他人」。
分類:不相干
《漢語大詞典》:多极世界
与“两极世界”相对。指世界政治势力形成多种中心的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一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打破了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企图主宰世界的局面,形成了在政治上的多种抗衡势力。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國語辭典》:敦世厉俗(敦世厲俗)  拼音:dūn shì lì sú
使民俗敦厚,世风振兴。宋。苏轼〈御试制科策〉:「欲兴利除害,则无其人,欲敦世厉俗,则无其具。」也作「敦风厉俗」。
《漢語大詞典》:遁世绝俗(遁世絶俗)
见“ 遁世离俗 ”。
《漢語大詞典》:遁世离俗(遁世離俗)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 河 之洲渚兮,悲 申徒 之抗迹” 汉 王逸 注:“ 申徒狄 也,遇闇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 河 ,故言抗迹也。”亦作“ 遁世絶俗 ”。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世絶俗之悲,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
《國語辭典》:遁世离群(遁世離群)  拼音:dùn shì lí qún
逃避人世,远离群众。隐居。《元史。卷一九九。隐逸传。序》:「后世之士,其所蕴蓄或未至,而好以迹为高,当邦有道之时,且遁世离群,谓之隐士。」《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古圣贤原以忠孝为赤子之心,并不是遁世离群,无关无系为赤子之心。」
《漢語大詞典》:遁世离俗(遁世離俗)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 河 之洲渚兮,悲 申徒 之抗迹” 汉 王逸 注:“ 申徒狄 也,遇闇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 河 ,故言抗迹也。”亦作“ 遁世絶俗 ”。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世絶俗之悲,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
《漢語大詞典》:遁世无闷(遁世無悶)
亦作“遯世无闷”。 谓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易·乾:“不成乎名,遯世无闷。” 孔颖达 疏:“谓逃遯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诸君只要常常怀箇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任他功夫有进有退,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亦作“ 遁俗无闷 ”、“ 遁逸无闷 ”。 南朝 梁 江淹 《无为论》:“欲使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舒卷随取,进退自然,遁逸无闷,幽居永贞,亦何荣乎?”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遁俗无闷,因时有待。”
《漢語大詞典》:遁世隐居(遁世隱居)
避世而深居不仕。 汉 焦赣 《易林·革之旅》:“遁世隐居,竟不逢时。”亦作“ 遁世幽居 ”。 北齐 刘昼 新论·遇不遇:“ 齐 之 华士 ,栖志丘壑,而 太公 诛之; 魏 之 干木 ,遁世幽居,而 文侯 敬之。” 元 耶律楚材 《西域和王君玉》之十六:“杜门宴坐无伤道,遯世幽居也是贤。”
《漢語大詞典》:遁世幽居
亦作“遯世幽居”。 见“ 遁世隐居 ”。
《漢語大詞典》:遁世隐居(遁世隱居)
避世而深居不仕。 汉 焦赣 《易林·革之旅》:“遁世隐居,竟不逢时。”亦作“ 遁世幽居 ”。 北齐 刘昼 新论·遇不遇:“ 齐 之 华士 ,栖志丘壑,而 太公 诛之; 魏 之 干木 ,遁世幽居,而 文侯 敬之。” 元 耶律楚材 《西域和王君玉》之十六:“杜门宴坐无伤道,遯世幽居也是贤。”
《漢語大詞典》:遁世长往(遁世長往)
亦作“遯世长往”。 避世隐居而长期不出。 明 归有光 《白庵程翁八十寿序》:“其所见四方贤公卿大夫、名士才人有几;遁世长往、怀道藴术之士有几?” 明 归有光 《题玉女潭记》:“由此言之,余殆疑所谓仙人之跡者,皆遯世长往之士有所托而为之,亦 史君 类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