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2
词典
1
分类词汇
71
共71,分5页显示
1
2
3
4
5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稔恶
蕞陋
腌臜
臊腥
狞劣
无状
腥膻
肮脏
龌龊
小丑
腥臊
夜叉
喜剧
腥闻
妍蚩
《漢語大詞典》:
稔恶(稔惡)
丑恶;罪恶深重。
《
旧唐书·宪宗纪上
》
:“而 承宗 象恭怀姦,肖貌稔恶,欺 裴武 於得位之后,囚 昌朝 於授命之中。”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陈大录》
:“ 秀州 华亭县 吏 陈生 者为録事,冒贿稔恶,常带一便袋,凡所谋事,皆书纳其中。”
《
明史·广西土司传二
》
:“总镇请敕 业 往諭,兵部以 濬 稔恶,非 业 所能諭责。” 彭芬
《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分论》
:“ 路 先中三枪未死,又大辟之,殆稔恶之报,一时人心咸快慰焉。”
分類:
丑恶
《漢語大詞典》:
蕞陋
(1).丑恶;猥陋。
《
文选·左思〈魏都赋〉
》
:“宵貌蕞陋,稟质遳脆。” 刘良 注:“蕞陋,丑恶也。”
《
新唐书·奸臣传下·卢杞
》
:“陛下必以臣容貌蕞陋,不为三军所信。” 宋
陆游
《除直华文阁谢丞相启》
:“伏念某承学迂疏,稟资蕞陋。”
(2).荒僻鄙陋。 明
杨慎
《〈剑州志〉序》
:“迨国朝, 剑 独远於宸极,最为蕞陋。”
分類:
丑恶
荒僻
鄙陋
《國語辭典》:
腌臜(腌臢)
拼音:
āng zāng
1.不乾净。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这是奴的旧扇,血迹腌臜,看他怎的。」《老残游记》第一五回:「腌臜点,请大老爷不要嫌弃。」也作「肮脏」。
2.比喻窝囊或恶劣。《水浒传》第七回:「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况我当不得这擦刮,受不得这腌臜,不如死了,与他结个来生缘罢。」也作「肮脏」。
分類:
卑鄙
肮脏
不干净
丑恶
不快
詈语
《漢語大詞典》:
臊腥
(1).臭恶的气味。 唐
元稹
《古社》
诗:“狐惑意颠倒,臊腥不復闻。”
(2).借指尘世的丑恶。 唐
刘复
《经禁城》
诗:“金石非汝寿,浮生等臊腥。”
分類:
尘世
气味
丑恶
《漢語大詞典》:
狞劣(獰劣)
丑恶;顽钝。 唐
郑处诲
《
明皇杂录
》
卷上:“时 刘宴 以神童为秘书正字,年方十岁,形状狞劣,而聪悟过人。” 宋
张扩
《奉和朱新仲词部六月晦日省宿》
:“駑马策不入,狞劣如骑骡。”
分類:
丑恶
顽钝
《國語辭典》:
无状(無狀)
拼音:
wú zhuàng
1.不肖、无善状。《汉书。卷四八。贾谊传》:「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汉武故事》:「今继母无状,手杀其父,则下手之日,母恩绝矣。」也作「亡状」。
2.无礼。《西游记》第二回:「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适间这位贵友,途路之中,如此轻薄无状,岂是个全身远害的君子。」
分類:
有事
有形
事实
功绩
失检
丑恶
无缘
缘故
有根
有礼
礼貌
自谦
王弼
《國語辭典》:
腥膻(腥羶)
拼音:
xīng shān
1.牛、羊肉刺鼻的气味。
2.肉食、荤菜。《梁书。卷五○。文学传下。刘杳传》:「自居母忧,使长断腥膻,持斋蔬食。」唐。
徐夤
溪隐
诗:「绝却腥膻胜服药,断除杯酒合延年。」
3.借指入侵的北方游牧民族。明。姚茂良《精忠记》第四出:「率百万之师,决千里之胜,扫荡腥膻,殄灭无遗。」
分類:
难闻
肉食
入侵
腥味
外敌
人间
丑恶
污浊
《國語辭典》:
肮脏(骯髒)
拼音:
kǎng zǎng
高亢刚直的样子。宋。
文天祥
得儿女消息
诗:「肮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元。
元好问
〈
古意
〉诗:「楩楠千岁姿,肮脏空谷中。」
分類:
肮脏
身躯
高亢
肥胖
刚直
《國語辭典》:
龌龊(齷齪)
拼音:
wò chuò
1.拘于琐碎,限于狭隘。南朝宋。
鲍照
〈
代放歌行
〉:「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唐。
王勃
〈
秋日游莲池序
〉:「人间龌龊,抱风云者几人?」也作「握龊」。
2.不乾净。宋。
陆游
〈
六月二十五日晓出郊
〉诗:「短衣射虎性所乐,不耐龌龊垂车幨。」《文明小史》第一○回:「我这栈房里龌龊得很,而且是个小地方,不是你大人可以常来的。」
分類:
龌龊
卑鄙
肮脏
器量
局促
丑恶
狭小
《國語辭典》:
小丑
拼音:
xiǎo chǒu
1.戏剧中表演滑稽角色的人。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广东刘八工文词,好驰马,因赴京兆试,流落京腔,成小丑绝技。」
2.后比喻举止不庄重、善于逗趣的人。如:「他是办公室里的小丑,一天到晚闹笑话!」
《國語辭典》:
小丑(小醜)
拼音:
xiǎo chǒu
称小人、盗匪等。《国语。周语中》:「怨在小丑,犹不可堪,而况在侈卿乎?其何以待之。」《红楼梦》第六三回:「所以凡历朝中跳梁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头,缘远来降。」
分類:
小丑
戏曲
微贱
杂技
渺小
自谦
表演
丑恶
丑角
滑稽
角色
《國語辭典》:
腥臊
拼音:
xīng sāo
1.鱼肉的腥臭味。《周礼。天官。内饔》:「共后及世子之膳羞,辨腥臊膻香之不可食者。」唐。
李商隐
楚宫
诗:「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2.比喻污秽丑恶的人或事。《国语。周语上》:「国之将亡,……其政腥臊,馨香不登。」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谁云遗毒螫,已是沃腥臊。」
分類:
借喻
腥臭
寇盗
丑恶
水产
动物
叛军
事物
气味
《國語辭典》:
夜叉
拼音:
yè chā
1.佛教用语。梵语yakṣa的音译。佛教谓一种捷疾勇健会伤害人的鬼。为八部众之一。《杂宝藏经》卷八:「龙王夫妇及诸眷属生敬信心,尽受五戒,并夜叉众亦受五戒。」也作「药叉」。
2.比喻容貌丑陋或性情凶暴的人。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谁道俺的残生命,又撞著这狼夜叉。」
3.妻子。为旧社会中对妻子的谑称。《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红楼梦》第六五回:「可是扯谎!这样一个夜叉,怎么反怕屋里的人呢?」
分類:
夜叉
梵语
丑恶
译音
佛经
人
形象
《國語辭典》:
喜剧(喜劇)
拼音:
xǐ jù
一种戏剧类型。主要以誇张、幽默及机智的手法,取悦观众或嘲讽丑恶、落后的现象,从而肯定美好与进步的事物。由于著笔于人性的现实面和弱点,因此,不同的时代及文化背景,往往有不同的喜剧形式。西方喜剧依内容和手法的差别,一般可分为情节喜剧、抒情喜剧、讽刺喜剧和闹剧等。中国虽无喜剧之专称,但仍有不少喜剧剧目,大都在讽刺反面形象的同时,歌颂主角的勇敢和机智。
分類:
喜剧
戏剧
类别
高兴
夸张
可笑
手法
讽刺
事情
嘲笑
丑恶
落后
《國語辭典》:
腥闻(腥聞)
拼音:
xīng wén
丑闻。原指酒腥味㳽漫,借以指丑陋的名声。《书经。酒诰》:「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
分類:
上闻
丑恶
名声
恶名
远播
《漢語大詞典》:
妍蚩
美好和丑恶。
《
文选·陆机〈文赋〉
》
:“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刘良 注:“妍,美;蚩,恶也。” 唐
白居易
《吴宫词》
:“妍蚩各有分,谁敢妬恩多?” 元 商道
《月照庭·问花》
套曲:“万木争荣,各逞娇红嫩紫。呈浓淡,鬭妍蚩,为谁开,为谁落?”
分類:
美好
丑恶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