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54,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60 61 62 63 下一页
陈国是(字 无非 号 与同 )
王从义(字 与权 号 行素 )
徐道登(字 与貌 )
李中行(字 与之 号 二水 )
顾与沐(字 木之 号 菲斋 )
董中行(字 与叔 号 念龙 )
潘融春(字 季豫 号 与偕 )
韩敬(字 求仲、简与 号 止修 )
王志庆(字 与游 )
许鼎臣(字 定于、尔铉 号 定与 )
宁光先(字 庭瑞 号 忠门 韩 韩父与子同官 )
赵怀玉(字 与瑶 号 旬龙 )
邓祥麟(字 玉书、子与 )
王与胤(字 百斯 号 永锡 )
其它辞典(续上)
吴伯与(字 福生 )陈国是(字 无非 号 与同 )
王从义(字 与权 号 行素 )
徐道登(字 与貌 )
李中行(字 与之 号 二水 )
顾与沐(字 木之 号 菲斋 )
董中行(字 与叔 号 念龙 )
潘融春(字 季豫 号 与偕 )
韩敬(字 求仲、简与 号 止修 )
王志庆(字 与游 )
许鼎臣(字 定于、尔铉 号 定与 )
宁光先(字 庭瑞 号 忠门 韩 韩父与子同官 )
赵怀玉(字 与瑶 号 旬龙 )
邓祥麟(字 玉书、子与 )
王与胤(字 百斯 号 永锡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徽州府宣城人,字福生。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有《内阁名臣事略》、《素雯斋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福生,宣城人。万历癸丑进士,除户部主事历郎中出为浙江布政参议迁广东按察副使有素雯斋集维基
吴伯与(?—?),字福生,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人。好读书,每夜向晨拥衾假寐,觉复读,以是得疾。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年已五十八。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为浙江布政司参议。迁广东按察使司副使。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国是,字无非,号与同,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浙江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刑部主事,改工部主事,管理节慎库,三十七年为兵科给事中胡嘉栋参奏贪婪,三十九年京察被纠。四十年降长芦运判,四十三年升南刑部主事,四十四年升员外,升郎中,泰昌元年升宝庆知府,天启四年升广西副使,五年考察免官。
人物简介
维基
王从义(1573年—?),字与权,号行素,山西省大同府大同县(今山西省大同市)人,明朝末期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山西乡试第五十三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初授大理寺右评事,升户部主事,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累官东昌府知府。天启元年,担任山东按察司副使。天启三年,担任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后改山东右布政使。天启六年,升任河南左布政使。崇祯元年,担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等地。二年加户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
人物简介
维基
徐道登(16世纪—17世纪),字与貌,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刑部主事,晋郎中,四十七年任河间府知府。天启二年(1622年)以纠察去职。
人物简介
维基
李中行(1585年—?年),字与之,号二水,山东青州府乐安县人。癸卯山东乡试第七十一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会试二百六十二名,第三甲第二百二十五名进士。刑部观政。本年丁外艰。四十一年授大理寺左评事,四十三年升本寺右寺副,升刑部员外郎。四十六年升直隶镇江府知府。升陕西副使,忤珰归里。崇祯初,起复广西副使,累官贵州左参政,督通省粮储,以终养归。著有《渑溪集》、《黔中诸疏》行世。入贵州名宦,祠乡贤。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顾与沐(1580--1646),字木之,号菲斋。无锡人。戊午举人,官至夔州知府,著有《菲斋诗钞》。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顾宪成子。由举人官至夔州知府。编撰《顾端文年谱》。后由其孙顾泾、曾孙顾贞观续成之。
人物简介
维基
董中行,字与叔,号念龙,直隶松江府华亭县民籍苏州卫籍,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人。万历三十二年甲午(举人)董中立弟。万历三十四年应天府丙午科一百三十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本年授工部主事,三年升营缮司员外,管节慎库,四年养病。七年除都水司主事,同年主考广西。崇祯元年升郎中,管通惠河道,二年升成都府知府,留部。四年调营缮司郎中,三年升衢州府知府,五年升浙江按察副使。
人物简介
维基
潘融春(1585年—?年),字季豫,号与偕,浙江省绍兴府馀姚县人,明朝官员。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浙江乡试第四十五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四十一名,第三甲第十一名进士。礼部观政,授广东广州府推官。累官兵部职方司郎中,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升福建副使、分守建南道。崇祯元年(1628年),擢江西右参政,因病致仕返乡。甲申之变后,绝迹鸡鸣山下,终年闭户,不交一人。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求仲,归安人。万历庚戌赐进士第一,授修撰降行人司副维基
韩敬(1584年—?),字求仲,一字简与,号止修。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今浙江吴兴)军籍,乌程县人。明末状元,政治人物。早年受业于汤宾尹。好佛学,曾追随云栖莲池大师。万历三十七年己酉科顺天府乡试第八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侍郎王图主持会试,汤宾尹为分校官。会试时,韩敬的试卷为其他考官所弃,汤宾尹越房搜得此卷,坚决要求萧云举、王图等人将韩敬录取为第一名。此后廷试亦取得第一名。本年闰三月授翰林院修撰,三十九年四月患病回籍。四十年十月,汤宾尹遭给事中孙振基弹劾,夺官,韩敬亦被令冠带闲住。汤显祖却为韩敬叫屈。此后又丁忧在家,服阕后,万历四十六年十月上疏奏辩申冤,礼部左侍郎何宗彦奏请结案,四十七年三月降二级,调南京别衙门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与游。王志坚、王志长弟。天启间举人。工诗文,有《丙园诗文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定于。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迁吏部主事。丁父丧归。天启六年起光禄丞,以上言忤魏忠贤,罢归。崇祯初复官,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镇压农民起义军,后为总督张宗衡所构,削职归。维基
许鼎臣(1584年—1640年),字尔铉,号定与,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万历三十四年丙午科举人,三十五年丁未(1607年)科进士,守部三年,三十七年授行人,四十六年迁吏部考功司主事。丁父丧归。居家十载,天启六年(1626年)起复光禄寺丞,以上言忤魏忠贤,罢归。崇祯初复原官,五年(1632年)二月,升光禄寺少卿。九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与总督张宗衡议不合,遂为所构,六年八月免官归。家居七年去世,年仅五十七岁,著有《五有堂诗文集》。
人物简介
维基
宁光先 (1585年—1629年),字庭瑞,号忠门,山东章丘县人。官至贵州道监察御史。宁氏先祖在元朝末年从河北枣强县迁到山东章丘县锦川大埠里,在此定居。宁光先之父宁希孟,娶韩氏,生四子,他居第三。他的舅舅澄江韩公(澄江是名号),有子早夭无后,向有四个儿子的姊姊韩氏哭求一子为后。宁光先就被送给舅舅为子,改姓韩。养父母对他爱若掌上明珠,七岁入小学,九岁能文,万历癸夘(三十一年,1603)中秀才。当时年景不好,韩父以贩官鹾为生,一次过漯水为子送东西,当晚河水暴涨,韩父差点淹死。光先为此感激,益发愤读书,以求扬名显亲。福建人王振熙(号晦生)到章丘仁知县,见他文章写的好,延请他给自己儿子当来师。中万历四十三年(1615)乡试举人,次年中丙辰科(1616)进士,授直隶新城县知县,迎韩父韩母到官邸就养。又调蠡县知县。光宗登基时,覃恩中外,封韩父与子同官,韩母封孺人。不久韩母去世,他离职回乡治丧,三年除服后复选为蠡县知县。天启四年(1624)入京考选,其年韩父讣间,再次归家丁忧。七年丁夘服阕,选授贵州道监察御史。以生父母未获荣封,上疏求复姓宁氏。崇祯元年,准贵州道御史韩光先复姓宁,并赠其父如其官,母封太孺人。他任御史期间,上疏言保圣躬、温圣学、核起废、处降丁数事,又首先弹劾建祠媚珰(魏忠贤)者二十六人,上疏荐举乔允升等林下诸贤,皆蒙嘉纳处分。崇祯元年四月任巡按真定御史。便道回家省亲,看望生母韩氏。返回途中,行至平原县,病卒于旅舍,享年四十五岁。娶张氏,封孺人,有四子三女:顾韩,邑庠生;嗣韩、持韩、卫韩。宁持韩是张孺人所生,馀皆副室王氏所出。一女适廪生王濂,一女适辽东巡抚毕自肃男庠生毕际谊,幼女未嫁。
人物简介
维基
赵怀玉(16世纪—1631年),字与瑶,号旬龙,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人。赵怀玉是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福建乡试第十七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会试三百九十五名,三甲一百四十名进士,刑部观政,获授肇庆推官,平反谷商的冤狱、豁免赃钱数千,保全多人。当时香山被倭寇佔据,他挑选精兵冒险前进,倭寇因此撤垒投降。天启四年本省同考,六年丁忧,崇祯元年起补彰德府推官,三年陕西同考,四年考选,擢官四川道监察御史,巡视东城,正直敢言,在任内去世。他个性平易近人,经常揭示良知给学生,著有《證孝说元》、《折狱衷词》等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湖广新宁人,字玉书,一字子与。工诗,善书画。官岷府长史。明亡,隐居于新宁之石田鹅峰山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9—1644 【介绍】: 明山东新城人,字百斯,号永锡。王象晋子。崇祯元年进士,官湖广道监察御史,以劾总兵官邓玘,忤阁臣意,谪归。李自成克京师后自杀。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永锡,一字百斯,济南新城人。崇祯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湖广道御史殉难有陇首集维基
王与胤(1589年—1644年),字百斯,号永锡,山东新城县(今桓台县)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祯元年(1628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湖广道监察御史,巡按河东盐课,又巡视陕西茶马道,寻奉命督应天学政。因弹劾总兵官邓玘,忤阁臣之意,谪归。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遣官至新城,与胤欲逃亡出海,行至利津,以海上多盗不可行,乃回乡,四月二十六日,王与胤与妻于氏、子士和自缢殉国。与胤时年五十六,于孺人年五十五,于士和年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