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54,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5 36 37 38 下一页
与愿印与施无畏印
莲华淫女抉两眼授与婆罗门
目犍连与舍利弗为佛左右弟子
声闻与缘觉同异
应身与化身同异
应病与药
与手低头
生死与涅槃
断与修
报境与證位
报相与果理
正报与佛身
依报与佛土
秽相与相好
佛类词典(续上)
与愿印与愿印与施无畏印
莲华淫女抉两眼授与婆罗门
目犍连与舍利弗为佛左右弟子
声闻与缘觉同异
应身与化身同异
应病与药
与手低头
生死与涅槃
断与修
报境与證位
报相与果理
正报与佛身
依报与佛土
秽相与相好
与愿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又曰施愿印,满愿印。仰掌舒五指而向下,流注如意宝或甘露水之相也。为宝生如来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等本誓之标帜。求闻持法曰:「右手复作与诸愿印,五指下垂,现掌向外,是与愿印相。」摄真实经曰:「第三结施诸愿印,舒右五指仰掌,想从五指间雨如意宝珠,众生一切诸乐皆令圆满,是印名为能令圆满一切众生所爱乐印。」大日经疏十六曰:「与愿手,舒指仰掌向下流注甘露水。」梵Varadamudra%。
(印相)又曰施愿印,满愿印。仰掌舒五指而向下,流注如意宝或甘露水之相也。为宝生如来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等本誓之标帜。求闻持法曰:「右手复作与诸愿印,五指下垂,现掌向外,是与愿印相。」摄真实经曰:「第三结施诸愿印,舒右五指仰掌,想从五指间雨如意宝珠,众生一切诸乐皆令圆满,是印名为能令圆满一切众生所爱乐印。」大日经疏十六曰:「与愿手,舒指仰掌向下流注甘露水。」梵Varadamudra%。
与愿印与施无畏印
【佛学大辞典】
(杂语)或以为别,或以为同。(参见:施无畏印)
(杂语)或以为别,或以为同。(参见:施无畏印)
莲华淫女抉两眼授与婆罗门
【佛学大辞典】
(传说)毗奈耶杂事三十二曰:「佛在王舍城竹林园。于此城中有一淫女,名莲华色。衒色为业,以自活命。时有婆罗门来告言:少女好不?我可与汝行欢爱事。报曰:汝有钱不?答言:我无。女曰:可去觅钱后来相见。答言:我觅。便往南方随处经纪,得五百金钱来女处。时莲华色由依尊者目连善知识故,因即出家近圆,得阿罗汉果。(中略)莲华色遂往闇林,于闲静处,宴坐入定,受解脱乐。时婆罗门持五百金钱至舍城,问诸人曰:莲华色女今何处去?答言:彼已于释子法中而为出家向室罗伐。(中略)彼便往就报言:少女先有诚言,今持钱至,汝可与我共为欢乐?报言:婆罗门,我已弃舍罪恶之业,汝今宜去。报言:少女汝虽舍我,我不舍汝,宜可起,来必不相放。报言:汝于我身何处支体偏生爱乐?答曰:我爱汝眼。即以神力抉其两眼而授与之。时婆罗门便作此念:此秃沙门女能作如是妖术之法,拳打尼头,弃之出去。」
(传说)毗奈耶杂事三十二曰:「佛在王舍城竹林园。于此城中有一淫女,名莲华色。衒色为业,以自活命。时有婆罗门来告言:少女好不?我可与汝行欢爱事。报曰:汝有钱不?答言:我无。女曰:可去觅钱后来相见。答言:我觅。便往南方随处经纪,得五百金钱来女处。时莲华色由依尊者目连善知识故,因即出家近圆,得阿罗汉果。(中略)莲华色遂往闇林,于闲静处,宴坐入定,受解脱乐。时婆罗门持五百金钱至舍城,问诸人曰:莲华色女今何处去?答言:彼已于释子法中而为出家向室罗伐。(中略)彼便往就报言:少女先有诚言,今持钱至,汝可与我共为欢乐?报言:婆罗门,我已弃舍罪恶之业,汝今宜去。报言:少女汝虽舍我,我不舍汝,宜可起,来必不相放。报言:汝于我身何处支体偏生爱乐?答曰:我爱汝眼。即以神力抉其两眼而授与之。时婆罗门便作此念:此秃沙门女能作如是妖术之法,拳打尼头,弃之出去。」
目犍连与舍利弗为佛左右弟子
【佛学大辞典】
(杂语)目连为神通第一,神通为定力所使然。故配之于左方,为佛左面之弟子。智度论四十曰:「舍利弗是右面弟子,目犍连是佛左面弟子。」天台净名疏一曰:「若据胜劣身子为左,若据定慧身子为右。」
(杂语)目连为神通第一,神通为定力所使然。故配之于左方,为佛左面之弟子。智度论四十曰:「舍利弗是右面弟子,目犍连是佛左面弟子。」天台净名疏一曰:「若据胜劣身子为左,若据定慧身子为右。」
声闻与缘觉同异
【佛学大辞典】
(杂语)大乘义章十七末言五同六异。法华文句七下言六同十异。法华义疏八言七同十一异。
(杂语)大乘义章十七末言五同六异。法华文句七下言六同十异。法华义疏八言七同十一异。
应身与化身同异
【佛学大辞典】
(杂语)同性经金光明经于应身之外立化身,则二身差别,起信论于应身之外不立化身,又唯识论法华论等于化身之外不立应身。则化身即应身也。(参见:三身)
(杂语)同性经金光明经于应身之外立化身,则二身差别,起信论于应身之外不立化身,又唯识论法华论等于化身之外不立应身。则化身即应身也。(参见:三身)
三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三身也。经论所说,或二身乃至十身,开合多途,然以三身为通途。盖诸身之不同不出三身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四种:法、报、应之三身。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法、应、化之三身。法、报、化之三身是也。(参见:三字部三身)附录。【又】三法身有二种。(参见:法身)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證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證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佛学次第统编】
三身者:
一、自性身 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二、受用身,此有二种:
一、自受用 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
二、他受用 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
合此二种,名受用身。
三、变化身 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名获得诸利乐事。
「三种常住」谓三种常住者:
一、自性常 自性身谓之自性常,其性无为,不生不灭。
二、不断常 自他受用,谓之不断常,有为智品,虽有生灭,无有间断也。
三、相续常 变化身,谓之相续常,机缘不恒,稍有间断,虽不恒会,机缘无尽,虽有间断,化道无绝也。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理法聚名法身者,谓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智法聚名报身者,智即能契法性之智,智与法性相合而成此身也。功德法聚名应身者,由智契理,聚集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随机应现,而成此身也。)
〔一、法身〕,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二、报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智聚方圆;由智契理,报得此身,故云报身。
〔三、应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功德法聚方圆,故能随机应现,说种种法,度诸众生,故名应身。
(术语)佛之三身也。经论所说,或二身乃至十身,开合多途,然以三身为通途。盖诸身之不同不出三身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四种:法、报、应之三身。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法、应、化之三身。法、报、化之三身是也。(参见:三字部三身)附录。【又】三法身有二种。(参见:法身)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證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證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佛学次第统编】
三身者:
一、自性身 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二、受用身,此有二种:
一、自受用 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
二、他受用 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
合此二种,名受用身。
三、变化身 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名获得诸利乐事。
「三种常住」谓三种常住者:
一、自性常 自性身谓之自性常,其性无为,不生不灭。
二、不断常 自他受用,谓之不断常,有为智品,虽有生灭,无有间断也。
三、相续常 变化身,谓之相续常,机缘不恒,稍有间断,虽不恒会,机缘无尽,虽有间断,化道无绝也。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理法聚名法身者,谓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智法聚名报身者,智即能契法性之智,智与法性相合而成此身也。功德法聚名应身者,由智契理,聚集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随机应现,而成此身也。)
〔一、法身〕,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二、报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智聚方圆;由智契理,报得此身,故云报身。
〔三、应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功德法聚方圆,故能随机应现,说种种法,度诸众生,故名应身。
应病与药
【佛学大辞典】
(譬喻)佛对众生种种之机,说种种之教,犹之医应人之病而与药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应病与药,令得服行。」菩提心论曰:「诸佛慈悲,从真起用,救摄众生,应病与药,施诸法门。」
【俗语佛源】
《维摩诘经·佛国品》谓:「应病与药,令得服行。」众生有「四大不调病」,有「业报病」。「四大不调病」是由一类众生共造的业力所促成的,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臃肿」(《诸经要集》卷二十)等,须对症下药,进行治疗。「业报病」是由众生自己的业力造成的,程度较重,除对症下药外,还要忏悔业障,才可望减轻。以上所说的是「应病与药」的一般意义。从广义上说,众生一切形形色色的烦恼都是「病」。佛菩萨对机说法,用不同的法门去解决众生不同的烦恼,谓之「应病与药」。经中常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有八万四千法门,即此意。《五灯会元》卷十载:文益禅师「调机顺物,斥滞磨昏。凡举诸三昧,或入室呈解,或叩激请益,皆应病与药。随根悟入者,不可胜纪」。「药」,梵语agada,意为「无病」。药到病除,故称「无病」。后多作「对症下药」。如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症下药。」意为针对具体情况解决问题。(李明权)
(譬喻)佛对众生种种之机,说种种之教,犹之医应人之病而与药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应病与药,令得服行。」菩提心论曰:「诸佛慈悲,从真起用,救摄众生,应病与药,施诸法门。」
【俗语佛源】
《维摩诘经·佛国品》谓:「应病与药,令得服行。」众生有「四大不调病」,有「业报病」。「四大不调病」是由一类众生共造的业力所促成的,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臃肿」(《诸经要集》卷二十)等,须对症下药,进行治疗。「业报病」是由众生自己的业力造成的,程度较重,除对症下药外,还要忏悔业障,才可望减轻。以上所说的是「应病与药」的一般意义。从广义上说,众生一切形形色色的烦恼都是「病」。佛菩萨对机说法,用不同的法门去解决众生不同的烦恼,谓之「应病与药」。经中常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有八万四千法门,即此意。《五灯会元》卷十载:文益禅师「调机顺物,斥滞磨昏。凡举诸三昧,或入室呈解,或叩激请益,皆应病与药。随根悟入者,不可胜纪」。「药」,梵语agada,意为「无病」。药到病除,故称「无病」。后多作「对症下药」。如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症下药。」意为针对具体情况解决问题。(李明权)
与手低头
【佛学大辞典】
(杂语)法华经方便品曰:「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即敬礼之轻者。
(杂语)法华经方便品曰:「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即敬礼之轻者。
生死与涅槃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总相,即是生死。圣者之相,即是涅槃。涅槃非相,即就生死,说不生死,是涅槃相。
凡夫总相,即是生死。圣者之相,即是涅槃。涅槃非相,即就生死,说不生死,是涅槃相。
断与修
【佛学次第统编】
断者断除,修者修习,断除一切烦恼,修习一切善法,然后可获解脱,即小乘之出世法,断集修道是也。
断者断除,修者修习,断除一切烦恼,修习一切善法,然后可获解脱,即小乘之出世法,断集修道是也。
报境与證位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凡夫,受种种报境,一切圣人,得种种證位。
一切凡夫,受种种报境,一切圣人,得种种證位。
报相与果理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受报,圣人證果。报有生灭之相,果具真常之理。
凡夫受报,圣人證果。报有生灭之相,果具真常之理。
正报与佛身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有受报之正报,佛具果證之佛身。
凡夫有受报之正报,佛具果證之佛身。
依报与佛土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受托于依报,诸佛自具其佛土。
凡夫受托于依报,诸佛自具其佛土。
秽相与相好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有种种秽相,诸佛具种种相好。
凡夫有种种秽相,诸佛具种种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