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0
词典
8
分类词汇
11
其它
1
分类词汇
不失
不恨
无失
不弃
靡遗
积众
永志不忘
纤悉无遗
不虚此生
积铢累寸
疏而不漏
《國語辭典》:
不失
拼音:
bù shī
不丧失、不遗落、不违背。《礼记。礼运》:「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高祖虽不以道胜御物,群下得尽其忠;萧曹虽不以三代事主,百姓不失其业。」
分類:
不遗
偏离
遗漏
算得
不失
丧失
失误
不愧
本义
《国语辞典》:
不恨
拼音:
bù hèn
不遗憾、不抱恨。《三国演义》第四回:「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吾今日上报父仇,下为万民除害,虽死不恨矣。」
分类:
不遗
遗憾
抱恨
《漢語大詞典》:
无失(無失)
(1).没有失误。
《
老子
》
:“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汉
董仲舒
《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
:“立成数以为植而四重之,其可以无失矣。”
(2).不遗漏。
《文献通考·经籍十三》
:“顾读者不深考其间,虽或有得於此者,而又不能无失於彼。”
(3).没有损失。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次夜,果有偷匿后园竹中,知有备,无失。”
(4).佛教指酒戒五神之一。
《
法苑珠林
》
卷一○五:“饮酒戒有五神:一名清素,二名不醉,三名不乱,四名无失,五名护戒。”
分類:
佛教
不遗
遗漏
失误
损失
《國語辭典》:
不弃(不棄)
拼音:
bù qì
1.不丢弃。《新唐书。卷二一三。藩镇淄青横海列传。程日华》:「马瘠,士饥死,刺史不弃豪发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里语徵实。卷上。一字徵实》引《避暑录话》:「晏元献平居不弃一纸,虽封皮亦十百为沓。」
2.不厌恶、不嫌弃。《三国演义》第三回:「公若不弃,布请拜为义父。」《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便做道我侄不弃,侄媳妇定嫌憎的。」
分類:
不遗
遗弃
不嫌
嫌弃
《漢語大詞典》:
靡遗(靡遺)
(1).“靡有孑遗”的略语。谓死亡殆尽。 晋
刘毅
《请移江州府于豫章表》
:“自 桓玄 以来,驱蹙残毁,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对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若不曲心矜理,有所改移,则靡遗之叹,奄焉必及。”
(2).没有遗漏;毫不遗漏。 南朝 梁
丘迟
《为范卫军让梁台侍中表》
:“值天地中开, 神武 再廓,麻丝是蓄,菅蒯靡遗。” 明
文徵明
《〈何氏语林〉叙》
:“正史所列,传记所存,奇跡胜跡,渔猎靡遗。”
《
清史稿·选举志二
》
:“凡 中国 向有之经学、史学、文学、理学,无不包举靡遗。”
分類:
遗漏
毫不
不遗
死
殆尽
《漢語大詞典》:
积众(積衆)
谓不遗细小,积少成多。 宋
欧阳修
《祭先河而后海赋》
:“ 河 必居首,取发源而肇兹;海不自大,由积众以成。”
分類:
不遗
细小
积少成多
《國語辭典》:
永志不忘(永誌不忘)
拼音:
yǒng zhì bù wàng
终生谨记,不会忘怀。如:「您再造之恩,在下永志不忘。」
分類:
永远
记住
不遗
遗忘
《國語辭典》:
纤悉无遗(纖悉無遺)
拼音:
xiān xī wú yí
形容非常详尽,连最微小的部分都没有遗漏。唐。李珏〈故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公神道碑铭。序〉:「自婴疾至于捐馆,谭笑言语,宴居自若,口占理命,纤悉无遗。」《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厅上下电气灯点的雪亮,望到地下去,纤悉无遗。」也作「纤芥不遗」。
分類:
丝毫
毫不
不遗
遗漏
《国语辞典》:
不虚此生(不虚此生)
拼音:
bù xū cǐ shēng
这辈子的生命不枉然虚度。表示人生有所满足而不遗憾。如:「能够结交你们这几位重义气的朋友,真是不虚此生。」
分类:
生命
枉然
虚度
示人
人生
满足
不遗
遗憾
《國語辭典》:
积铢累寸(積銖累寸)
拼音:
jī zhū lěi cùn
铢,小钱。寸,长度的小单位。积铢累寸比喻从小处累积起。如:「积铢累寸可以存得一笔可观的款项。」也作「铢积寸累」。
分類:
积聚
不遗
细小
《國語辭典》:
疏而不漏
拼音:
shū ér bù lòu
语本《老子》第七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后以疏而不漏比喻法网虽宽大松散,但绝不会让犯罪者逃脱。《北史。卷九四。高丽列传》:「暨箕子避地朝鲜,始有八条之禁,疏而不漏,简而可久,化之所感,千载不绝。」明。无名氏《寻亲记》第三三出:「天网疏而不漏,张敏这厮呵!你为人太不悛,从前作过,赦后结冤,万剐凌迟谁见怜!」亦指内容简要却不遗漏。《隋书。卷一八。律历志下》:「疏而不漏,纲要克举。」唐。刘知几《史通。卷五。补注》:「范晔之删后汉也,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盖云备矣。」
分類:
简要
法网
不遗
遗漏
无遗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