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拖欠  拼音:tuō qiàn
久欠不还。如:「他所借银两,竟长年拖欠。」《红楼梦》第六八回:「次日回堂,只说张华无赖,因拖欠了贾府银两,诳捏虚词,诬赖良人。」
《漢語大詞典》:四向(四嚮)
(1).向着四面;四出。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 自度不得脱……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嚮。 汉 军围之数重。”南齐书·孔稚珪传:“吉日於静屋,四向朝拜,涕泗滂沱。”新唐书·韩愈传:“执兵之卒,四向侵掠。”
(2).四周;四方。《北史·牛弘传》:“堂高三尺,以应三统;四向五色,各象其行。” 唐 孟郊 《北郭贫居》诗:“三年失意归,四向相识疏。” 宋 范仲淹 《知郡职方》:“有饥民自四向乡下萃来。”
(3).佛教谓须陀洹(预流)向、斯陀含(一来)向、阿那含(不还)向、阿罗汉(无生)向为“四向”。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为小乘四果,向其果位进修,故谓之“向”。 南朝 梁 王僧孺 《忏悔礼佛文》:“四向四果,八贤八圣。”
《漢語大詞典》:五净
(1).佛教语。谓色界四禅天中已证小乘不还果的圣者所生的“五净居天”。即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和色究竟天。 隋 江总 《游摄山栖霞寺》诗:“五浄自此涉,六尘庶无扰。” 唐 道绰 安乐集卷下:“寄华五浄,风日不萎。”
(2).佛教语。特许信众食用的五种肉食。即火净、刀净、爪净、蔫乾净、鸟啄净。见《毗奈耶杂事》卷三六。 明 徐渭 《设为鱼虾所洁》诗:“三戒严重杀,五浄肉亦权。”
《漢語大詞典》:逋贷(逋貸)
(1).借贷官物,逃匿不还。汉书·武帝纪:“诸逋贷及辞讼在 孝景 后三年以前,皆勿听治。” 颜师古 注:“久负官物亡匿不还者,皆谓之逋。”
(2).指借贷官物拖欠不还。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二》:“赐……鰥寡孤独高年帛,逋贷不入者勿收。”
《国语辞典》:宕户(宕户)  拼音:dàng hù
1.采石的工人。
2.商店称欠帐不还的人。
《國語辭典》:阿那含  拼音:ā nà hán
佛教修行者入圣道果位之一。为声闻乘的第三果。證此果位的人将不再回来,而升到天界,并在天界證涅槃。阿那含可分为阿那含向和阿那含果。阿那含向是已證二果,正趋向阿那含果的境界。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故名『阿那含』。」也作「不来」、「不还」。
《漢語大詞典》:拖债
欠债迟迟拖延不还。例如:不许拖债。
《国语辞典》:漂帐(漂帐)  拼音:piào zhàng
不承认或不还清债务。如:「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怎能漂帐不还呢。」清。徐珂《清稗类钞。娼妓类。上海之妓》:「或不名一钱,或不能清偿,谓之『漂帐』,盖如物之入水而漂去也。」也作「漂账」、「赖帐」。
《国语辞典》:倒债(倒债)  拼音:dǎo zhài
欠钱不还。如:「存心倒债是很不好的行为。」
分类:不还
《漢語大詞典》:不打价儿(不打價兒)
不还价,不减价。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刚才呀,卖衣裳的一张嘴,就要四万五,不打价儿。”
《國語辭典》:倒帐(倒帳)  拼音:dǎo zhàng
1.欠钱不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各钱庄也联名写了一张公启,把钟雷溪从前在上海如何开土栈,如何通往来,如何设骗局,如何倒帐捲逃,并将两年多的往来帐目抄了一张清单,一齐开了个白摺子。」也作「倒账」。
2.收不回来的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况且告的又是二十多万的倒帐,不消说原告是个富翁。」也作「倒账」。
《漢語大詞典》:漂账(漂賬)
旧时谓欠账不还。如:这个人不正派,过去常常漂账,直到现在还是本性不改。
分類:欠账不还
《國語辭典》:久假不归(久假不歸)  拼音:jiǔ jiǎ bù guī
借用他人的东西,迟迟不还。《孟子。尽心上》:「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商功父正气的人,不是要存私,却也只趁著兴头,自做自主,像心像意,那里分别是你的我的,久假不归。」
《漢語大詞典》:免债(免債)
免除债务,不还债。 古连 《八乡山第一仗》:“轰轰烈烈地向地主进行免租、免债、免税的斗争。”
《國語辭典》:驴打滚(驢打滾)  拼音:lǘ dǎ gǔn
一种高利贷款。按约所定之期已到,都仍未还,则利息加倍计算,于是利上加利,越滚越多,如驴子翻身打滚一般,故称为「驴打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