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不还踵(不還踵)
见“ 不旋踵 ”。
《漢語大詞典》:片甲不还(片甲不還)
见“ 片甲不回 ”。
《國語辭典》:片甲不回 拼音:piàn jiǎ bù huí
形容打败仗,全军覆没。《三国志平话。卷中》:「张飞笑曰:『吾用一计,使曹公片甲不回。』」《三国演义》第五二回:「曹操引百万之,被吾聊施小计,杀得片甲不回。」也作「片甲不留」、「片甲不存」、「片甲无存」。
《高级汉语词典》:流弊不还
流弊不止息
《漢語大詞典》:四向(四嚮)
(1).向着四面;四出。《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 自度不得脱……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嚮。 汉 军围之数重。”《南齐书·孔稚珪传》:“吉日於静屋,四向朝拜,涕泗滂沱。”《新唐书·韩愈传》:“执兵之卒,四向侵掠。”
(2).四周;四方。《北史·牛弘传》:“堂高三尺,以应三统;四向五色,各象其行。” 唐 孟郊 《北郭贫居》诗:“三年失意归,四向相识疏。” 宋 范仲淹 《知郡职方》:“有饥民自四向乡下萃来。”
(3).佛教谓须陀洹(预流)向、斯陀含(一来)向、阿那含(不还)向、阿罗汉(无生)向为“四向”。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为小乘四果,向其果位进修,故谓之“向”。 南朝 梁 王僧孺 《忏悔礼佛文》:“四向四果,八贤八圣。”
(2).四周;四方。《北史·牛弘传》:“堂高三尺,以应三统;四向五色,各象其行。” 唐 孟郊 《北郭贫居》诗:“三年失意归,四向相识疏。” 宋 范仲淹 《知郡职方》:“有饥民自四向乡下萃来。”
(3).佛教谓须陀洹(预流)向、斯陀含(一来)向、阿那含(不还)向、阿罗汉(无生)向为“四向”。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为小乘四果,向其果位进修,故谓之“向”。 南朝 梁 王僧孺 《忏悔礼佛文》:“四向四果,八贤八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