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7
典故
5
词典
27
分类词汇
55
共55,分4页显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吞舌
足言
缄默
衔枚
缄口
囊括
杜口
隐默
卷舌
阙如
守口
默成
噤口
木舌
腹诽
《國語辭典》:
吞舌
拼音:
tūn shé
1.闭口不言。南朝宋。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
:「若使下官事非其虚,罪得其实,亦当钳口吞舌,伏匕首以殒身。」
2.咬断舌头,吞下自尽。《燕丹子》卷中:「向轲吞舌而死,轲遂之燕。」
分類:
不言
《漢語大詞典》:
足言
谓用完美的文采夸饰言语。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
:“ 仲尼 曰:‘
《志》
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陆德明 释文:“足,将住反。” 汉
扬雄
《法言·吾子》
:“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李轨 注:“足言,夸毗之辞。”
分類:
用完
完美
文采
夸饰
饰言
言语
不言
谁知
《國語辭典》:
缄默(緘默)
拼音:
jiān mò
闭口不说。《旧唐书。卷七二。李百药传》:「以为朋党,沉屈者未申,而在位者已损,所以人思苟免,竞为缄默。」《宋史。卷三二一。郑侠传》:「御史缄默不言,而君上书不已,是言责在监门而台中无人也。」
分類:
缄默
闭口
闭口不言
不言
《國語辭典》:
衔枚(銜枚)
拼音:
xián méi
古代行军袭敌时,令军士把箸横衔在口中,以防喧哗,称为「衔枚」。《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秦益章邯兵,夜衔枚击项梁。」《三国演义》第三○回:「军士皆束草负薪,人衔枚,马勒口。」
分類:
衔枚
闭口
寂静
行迹
寂静无声
不言
无声
隐没
两端
喧哗
叫喊
筷子
《國語辭典》:
缄口(緘口)
拼音:
jiān kǒu
沉默不语。如:「一听到敏感的话题,他便缄口保持沉默。」也作「结口」。
分類:
闭口
不言
《國語辭典》:
囊括
拼音:
náng guā
包罗、席捲一切。《文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唐。
陈子昂
〈
感遇
〉诗:「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分類:
囊括
包罗
包含
闭口
不言
《國語辭典》:
杜口
拼音:
dù kǒu
闭口不言。《汉书。卷六四下。贾捐之传》:「夫后官盛色则贤者隐处,佞人用事则诤臣杜口,而文帝不行,故谥为孝文,庙称太宗。」《文选。成公缓。啸赋》:「于时绵驹结舌而丧精,王豹杜口而失色。」
分類:
闭口
不言
《國語辭典》:
杜口裹足
拼音:
dù kǒu guǒ zú
闭嘴不说话,住脚不敢前。形容十分畏惧而不敢进言。《战国策。秦策三》:「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之尽忠而身死,因以是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
分類:
闭口
不言
害怕
《漢語大詞典》:
隐默(隱默)
(1).安静恬退。
《
南史·沈约传
》
:“ 仪 淳深隐默,守道不移,风操贞整,不妄交纳。” 明
归有光
《潘用中墓志铭》
:“君为人温良隐默,外内皆称为诚长者。”
(2).指安静恬退之士。 唐
张籍
《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
:“达人掌枢近,常与隐默同。”
(3).沉默不出;缄默不言。 宋
范仲淹
《奏为荐胡瑗李觏充学官》
:“臣闻臣之至忠莫先於举士,君之盛德莫大於求贤,泰通之朝,岂敢隐默!”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
卷一:“设有以此论为 朱子 述者,当必乐闻其説,亟为改正,无所用其隐默也。”
分類:
沉默
安静
静恬
不出
恬退
缄默
不言
《國語辭典》:
卷舌
拼音:
juǎn shé
1.不说话。《文选。扬雄。解嘲》:「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迹。」北周。
庾信
〈
哀江南赋
〉:「猛士婴城,谋臣卷舌。」也作「捲舌」。
2.将舌尖往后翘。如:「卷舌音」。也作「捲舌」。
分類:
舌头
星名
不开
开口
邪佞
不敢
闭口
敢直
直言
不言
《國語辭典》:
阙如(闕如)
拼音:
quē rú
阙,空缺。如,语助辞。阙如指空下来。《论语。子路》:「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后多用以指散失、遗漏。如:「老成凋谢,文献阙如,使得修史的工作倍加艰辛。」
分類:
缺少
存疑
不言
没有
空缺
不书
何晏
《漢語大詞典》:
守口
(1).闭口不言。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度世去。” 明
陈子龙
《侯君尔济诔》
:“慎约数马,谨亟守口。”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
:“不欲守口,任华土更归寂寞,復自负无量罪恶,以续前尘。”
(2).把守关口。
《清会典·兵部七·职方清吏司》
:“凡官兵出边者,皆达以票,守口官验而出纳之,以报部而覈焉。”
分類:
闭口
把守
闭口不言
守关
关口
不言
《漢語大詞典》:
默成
谓躬行不言,默而成事。语出
《易·繫辞上》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
明史·儒林传一·王敬臣
》
:“初,受 校 ( 魏校 )默成之旨,尝言议论不如著述,著述不如躬行,故居常杜口不谈。”
分類:
躬行
不言
成事
《國語辭典》:
噤口
拼音:
jìn kǒu
闭口、闭嘴。《史记。卷一○一。袁盎晁错传》:「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
分類:
闭口
痢疾
疾患
患者
不言
不想
进饮
饮食
症状
《國語辭典》:
木舌
拼音:
mù shé
1.木制的舌状物,置于木铎内,摇动时因震动而可发出声音。
2.比喻缄默不语。《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
分類:
种病
病症
不言
闭口
舌头
肿胀
《國語辭典》:
腹诽(腹誹)
拼音:
fù fěi
口不言而心非议之。《汉书。卷五二。灌夫传》:「腹诽而心谤,卬视天,俛画地。」
分類:
口里
不言
心中
讥笑
专制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